cpu怎么超外频(cpu外频可以超吗)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cpu外频可以超吗(cpu怎么超外频)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现在开始把!
1、随着Z590为首的英特尔500系列主板正式发布,除了加入对PCIe0和更多的高速USB接口(USB2G2x2)这些功能性更新外,高端的Z590产品纷纷把升级重点放在升级中,这意味着全新Z590主板能为第十代酷睿和第十一代酷睿带来更强大的超频能力。
2、随着以Z590为首的Intel500系列主板的正式发布,除了PCIe0和更多高速USB接口(USB2G2x2)的功能更新,高端Z590产品已经集中升级,这意味着新的Z590主板可以为10代酷睿和11代酷睿带来更强的超频能力。在超频的发展道路上,随着Intel和AMD在CPU上不断缩小超频范围,只能通过不断升级主板规格,提高散热性能来挖掘超频潜力。
3、不过说到超频的操作方式,厂商推出了很多新游戏。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超频发展道路上的一些不一样的游戏。在开始复习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些CPU超频的基础知识。
4、我们所说的超频中的频率是指CPU的时钟频率,也就是所谓的主频。在当前状态下,主频=外频*倍频要考虑倍频和外频两个参数。前期可以通过同时调整这个参数来实现超频。
5、然而,在Intel和AMD相继将总线频率与外部频率联系起来之后,超频会影响其他PCIe和SATA通道设备,并且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目前可调范围也很小。目前我们的超频主要是调整CPU的倍频。
6、另外,为了达到稳定的超频效果,需要调整CPU的供电参数。硬超频:轮流用拔针锡纸画铅笔线,成就经典与现在普遍通过BIOS和各种软件设置进行超频不同,古代的CPU需要超频,需要主板上跳线等硬超频方式来提高运行频率。后来即使可以在BIOS中调整,也有很多硬件操作加强版超频的经典案例。
7、跳线超频:短接主板电容提升性能
8、跳线超频:短路主板电容以提高性能上世纪90年代初,DIY市场尚未兴起,加上那时候的BIOS并没有提供相关调节选项,超频这种操作自然难以入手,而来自intel的中端产品i486DX-40改变了这一切,那时候的DIY极客们通过各种摸索,使用主板跳线的方式将总线频率从20MHz直接拉升到33MHz,性能幅度超过60%,性能比肩当时的旗舰级产品i486DX-6
9、90年代初,DIY市场还没有兴起,而当时BIOS并没有提供相关的调整选项,所以超频自然很难启动。然而,英特尔的中端产品i486DX-40改变了这一切。当时DIY极客使用主板跳线直接将总线频率从20MHz提升到33MHz,性能幅度超过60%,堪比当时的旗舰产品i486DX-60。
10、但是这种硬超频的方式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自然得不到英特尔官方的支持。一旦操作失误可能导致CPU和主板一起报废,这种硬破解方式自然只会是少数极客玩家手中的黑科技。铅笔解:画一个直接解锁倍频跟前面提到的主板跳线相比,在CPU硬超频历史上最经典也是最简单的一项黑科技就是AMD初代 *** (Duron)上的铅笔解锁倍频大法。
11、与上述主板跳线相比,CPU硬超频史上最经典最简单的黑科技莫过于AMD原装Duron上的铅笔解锁倍频法。当年AMD的CPU正面并没有覆盖任何散热顶盖,DIE和其他电路远期件都是直接 *** 在外面,AMD为了锁定倍频,在出厂前使用激光将控制倍频的L1桥路(bridge)切断,让玩家无法通过BIOS来控制CPU的倍频,不过只要将这个桥路重新通电即可重新控制倍频,而直接 *** 的元件也让DIY玩家们手动接驳提供了可能。
12、当时AMD的CPU正面没有任何散热盖。
13、管芯和其它电路前部直接暴露在外面。为了锁定倍频,AMD在出厂前切断了控制倍频的L1桥,让玩家无法通过BIOS控制CPU的倍频。但只要重新给桥通电,倍频就可以重新控制,直接暴露的元器件也让DIY玩家手动连接成为可能。
14、因为需要连接的电路断点很少,而且很直,不需要太长的连接距离,也不需要改变位置,而且铅笔的主要成分石墨导电性极好。你可以直接用铅笔在L1桥上画一条横线,连接这个断点,解锁倍频,这样低端入门的一代龙就可以直接得到当时旗舰产品的性能。但是这种只需要用铅笔划一下的硬超频方式很快就被AMD封杀了,以后再也没有这么低投入高回报的硬超频了。
15、短接CPU:硬改触点释放潜能
16、CPU短路:难以改变触点以释放电位进入21世纪后,随着厂家封装技术的和主板上元件的模块化发展,上面提到的短接主板和铅笔大法再也没有抬头的机会,不过DIY玩家们在硬件超频上的尝试并没有终止,他们开始打起CPU背部针脚或者触点的主意。
17、进入21世纪后,随着厂商封装技术和元器件在主板上的模块化发展,上述短路主板和铅笔解决方案再也没有抬头的机会。但是DIY玩家对硬件超频的尝试并没有停止,开始想到CPU背面的管脚或者触点。
18、以经典的英特尔奔腾E2140为例。玩家通过金属短触点和屏蔽触点的方式,强制CPU外部频率超过333MHz(默认为200MHz)。在倍频等设置的加持下,会从6GHz双核处理冲击到3GHz甚至4GHz的水平,直接达到那个时代高端处理器的水平。
19、不过这种方式虽然很少能对超频能力有所贡献,但是,后面的各种魔变接口和跨代兼容都充满了生命力,LGA775魔变LGA771,100/200系列芯片组配合第八代和第九代酷睿系列处理器等,软件超频:全面提升BIOS体验
20、软件超频:全面提升BIOS体验即使各大主板厂商在图形化BIOS上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BIOS中的超频设置还是有一定的操作门槛的。而且如果需要反复开关机,更好直接在桌面端超频设置。所以桌面端超频开始成为厂商发力点。
21、桌面端微调:英特尔XTU(英特尔极限调优实用程序)适用范围:英特尔酷睿K系列处理器
22、适用范围:英特尔酷睿K系列处理器说到桌面软件端超频,英特尔的XTU(IntelExtremeTuningUtility)算是市面上历史最悠久的工具,早在2007年就在英特尔的X38芯片组上得以实现。它也是目前英特尔平台各种桌面端软件超频工具的技术基础,这款软件通过特定的软件接口将桌面端直接连接与BIOS进行连接,不用进入BIOS即可支持进行各种运行参数调节和系统性能监控。
23、谈到桌面软件的超频,英特尔XTU(英特尔ExtremeTuningUtility)是市场上最古老的工具,早在2007年就在英特尔X38芯片组上实现了。
24、也是目前Intel平台上各种桌面软件超频工具的技术基础。该软件通过特定的软件接口将桌面与BIOS直接连接,无需进入BIOS即可支持各种运行参数调整和系统性能监控。经过多年的演变,这个软件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可调参数,可以基于各种通用参数进行调整。
25、与硬件兼容性极佳,桌面和移动终端均可使用。有了调节测试的便利,高端超频玩家也会选择这款桌面软件来实现微调。如果要说缺点的话,那就是这个软件的图形界面比较一般,正式版还是不支持中文,主板厂商提供的具体功能也无法设置,所以操作体验可能会略逊于厂商自己的专用超频软件。
26、一键精细超频:英特尔IPM(英特尔性能更大化器)适用范围:桌面版第九代、第十代酷睿K系列处理器
27、适用范围:台式机版第九代和第十代酷睿K系列处理器在2019年的中国台北电脑展上,英特尔在发布支持全核自动睿频到0GHz的酷睿i9-9900K的同时,还推出了全自动超频工具IntelPerformanceMaximizer(简称IPM),这款软件的操作逻辑是通过预置的调试程序不断微调CPU的运行参数来进行稳定性测试,并通过测试模型确认CPU在当前条件下(包括主板和散热器性能)能实现的更佳稳定运行频率。
28、在2019年中国台北电脑展上,英特尔发布了支持全核auto-turbo至0GHz的Corei9-9900K,同时还推出了全自动超频工具英特尔PerformanceMaximizer(IPM)。这款软件的运行逻辑是通过预设的调试程序不断微调CPU的运行参数进行稳定性测试,通过测试模型确认CPU在当前条件下(包括主板和散热片的性能)所能达到的更佳稳定运行频率。
29、由于是通过不断运行模型进行实际测试,IPM的更佳超频频率和设置参数会比主板BIOS上的AI智能超频识别的参数更加准确和稳定,对于入门超频玩家来说,这个软件拥有比其他一键超频更准确和稳定的超频表现,可以准确地挖掘现有条件先的CPU超频潜力,不用进行复杂的细节调整,整个过程基本是一键傻瓜式操作。
30、由于实际测试是通过连续运行模型进行的,IPM的更优超频频率和设置参数会比AI智能超频在主板BIOS上识别的更加准确和稳定。对于初学超频的玩家来说,这款软件拥有比其他一键超频更精准稳定的超频性能,可以在现有条件下精准挖掘CPU超频潜力,无需复杂的细节调整。
31、整个过程基本都是一键傻瓜式操作。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由于是官方应用,该软件得到的超频结果趋于保守,一般比手动调整得到的极限状态低100~200MHz。
32、用户不能在超频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微调,而且它只支持第九代酷睿之后的英特尔K系列处理器的部分桌面版本,用户不能在超频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快速调整:AMDRYZENMASTER使用范围:AMDRyzen系列处理器
33、使用范围:AMD锐龙系列处理器除了英特尔,AMD也为自家的锐龙系列处理器准备了专属超频工具RYZENMASTER,除了可以设置CPU的超频参数,还可以在同一软件中设置核显的性能,可调节选项会略少于英特尔的XTU,不过满足超频玩家的基本需求也绰绰有余了,而且支持一键超频,小白和高手均可使用,软件界面也保持家族软件的设计风格,人机交互比较不错。
34、除了Intel,AMD还为其锐龙系列处理器准备了自己的专属超频工具RYZENMASTER。
35、除了设置CPU的超频参数,还可以在同一个软件中设置核显的性能。可调选项会比英特尔XTU略少,但满足超频玩家的基本需求绰绰有余。此外,它支持一键超频,小白和大师都可以使用。
36、软件界面也保持了家庭软件的设计风格,人机交互相当不错。但是,它的缺点也是相当明显的。这个软件之所以没有直接设置BIOS参数,可能是因为RYZENMASTER调整的参数重启后会失效。
37、如果需要保留该参数,需要每次开机后打开设置一次,关闭后软件失效。打算超频长期使用的玩家还是要进入BIOS进行设置。这个软件比较适合在进入BIOS进行设置之前进行超频参数测试。
38、优秀的人机交互:各主板厂商的软件军械库机箱(华硕),易调(千兆字节),微星龙中心(微星)适用范围:对应主板+兼容CPU+适用GPU
39、适用范围:对应主板+兼容CPU+适用GPU相比由英特尔和AMD推出的软件,由各大主板厂家推出超频软件在人机交互上会更加出色,随着各家都在整合自己的各大产品线,目前厂家推出的超频软件一般都会跟灯效控制、驱动管理、系统监控等模块集成到同一个软件当中,而且一般都会配备一键超频或者游戏模式,对于小白来说非常友好,而且能调节各家主板里的特殊设置,超频和游戏配置都能跟BIOS中同步,易用性和人机交互都非常不错。
40、相比英特尔和AMD推出的软件,各大主板厂商推出的超频软件在人机交互方面会更加优秀。由于各公司都在整合自己的主要产品线,目前厂商推出的超频软件一般会与光效控制、驱动管理、系统监控等模块整合到同一个软件中,一般会配备一键超频或游戏模式,对小白非常友好,可以调整各个主板中的特殊设置。
41、超频和游戏配置可与BIOS同步,使用方便。但是厂商推出的超频软件更大的缺点就是可调范围有限。一般可以设置自动超频或者调节倍频。
42、除了一线厂商,它很少提供完善的软件支持,高端游戏玩家几乎不会用这些软件进行超频。蓝牙超频:华硕RCTweaKit适用范围:ROGMaximusIIIExtreme+之一代酷睿
43、适用范围:ROGMaximusIIIExtreme+之一代酷睿在软件控制超频调节方式上,华硕曾在Maximus系列主板上通过挂在蓝牙控制模块的方式实现手机控制超频,购买了这款主板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需安装RCTweaKit,支持S60和安卓)实时控制CPU的运行参数,甚至可以在游戏进行实时调节,日常使用时也可以直接将手机作为系统监控仪表盘。
44、在软件控制超频调整的方式上,华硕以前是通过挂在Maximus系列主板上的蓝牙控制模块来实现手机超频的。
45、购买了这款主板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控制CPU的运行参数(需要RCTweaKit,支持S60和Android),甚至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实时调整。在日常使用中,他们也可以直接用手机作为系统监控仪表盘。由于这是超频方式是使用主板拓展模块直接对BIOS设置进行调节,可调节的内容甚至比如今很多桌面端丰富,虽然也有不少MOD玩家也可以通过各种定制化配件,使用外接设备实现类似的功能,但是像华硕RCTweaKit这样的便捷的套件至今还没有成熟的后来者,如果能继续发展到现在,说不定还能通过各种智能家居套件对CPU进行超频了。
46、因为这是超频的方式,直接利用主板的扩展模块调整BIOS设置,可调整的内容甚至比现在很多桌面终端都要丰富。虽然许多mod玩家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定制的配件和外部设备来实现类似的功能,但华硕RCTweaKit这样方便的套件还没有成熟的后来者。如果能继续发展到现在,甚至可能通过各种智能家居套件超频CPU。
47、因为这种超频方式需要特殊的控制模块和主板接口来实现,而且考虑到实现这一功能的成本和稳定性,华硕在ROGMaximusIIIExtreme(M3E)之后没有推出支持这一功能的主板,这还是一个遗憾。总结:软件更容易使用,但创新性较差回顾这些超频方式,看不出这几年软件超频的提升主要集中在软件上。虽然软件界面越来越好,但核心操作方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
48、过去硬件超频的乐趣几乎是不必要的。另外,现象级的超频神器已经缺席多年,超频领域似乎更加小众。不过,展望未来,在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类似华硕这样的手机超频探索或许在未来还会重现。
49、与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硬件以及更方便的辅助外设的联动,都可能给这个市场带来一些不同的东西。希望各厂商能再接再厉,在应用层面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本文关于cpu外频可以超吗(cpu怎么超外频)的知识就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9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