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罐和拔罐的区别视频(走罐和拔罐的区别图片)
在上一篇《中医药的“苦”有谁知道——近现代中医的艰难历程(三)》中我们谈到,来自政策法规层面的长期压制,尤其是执业医师准入制度的实施,几乎将中医事业逼入了绝境。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中国还在为中医科学不科学争论不休,为要不要大力支持和推广犹豫不决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加紧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应用中医、发展中医了。
近现代这一百多年,中华传统医学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已经在世界各地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甚至有反哺中国的趋势。
走罐和拔罐的区别视频(走罐和拔罐的区别图片)
片段四:海外中医
2014年底,我在上海的一家中医诊所,遇到一位正在开展中医讲座的法国人。是的,你没听错,是一位外国人在给中国人讲中医。这位法国女士已经从事中医诊疗事业很多年,是一位早年旅居法国的老中医的弟子。据组织讲座的中医诊所的工作人员介绍,她到中国来的目的,就是要把真正的中医再送回中国。
面对这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一开始我心里还在想:这是不是有点太狂了,中华民族的瑰宝,什么时候轮到外国人在这里指手划脚了?
可是,看着她站在台上用流利的中文,头头是道地讲解着中医理法,还进行现场答疑、实操诊病,而坐在台下的,却是一群懵懵懂懂认真听讲的中国人。在现场的我,慢慢地就觉得有点恍惚:中医到底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
原本我一直认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语言方面的障碍,外国人应该不会对中医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可是,后来一了解,才吃惊地意识到,海外中医是中华传统医学能够在这个世界留存、延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气脉,实力不容小觑。
在英国,有中医诊所3000多家,针灸医师7000多名,并受到英国皇家的信赖;
俄罗斯目前有中医师约2.3万人,看中医已经成为时尚;
德国每年接受中医治疗人数超过200万,拥有官方针灸证书的医师超过5万;
美国50个州中,已有46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立法,让针灸行医合法化。针灸师(相当于国内的中医师)人数已超过4.5万人,还有3万多家中医诊所;
匈牙利政府为中医从业者颁发欧盟行医许可证。在布达佩斯,很多中医诊所都开在市中心最漂亮、最干净的地方,当地的民众有百分之八十接受过中医药治疗;
在乌克兰,学过中医的大夫十分受欢迎;
……(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罗列了。)
还有一些的海外高校或医学院,开设有中医专业或中医课程,或直接开办中医学校教授中医,一些医院也希望中国能帮助他们建立中医科。
据统计,仅在2011~2014年间,就有30多个国家提出与我国一起在海外建设中医医院、开展中医医疗合作。近年来,还在不断增加。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了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
早在2000年5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就通过了中医注册法,并由州政府拨款成立中医管理局,主管各项中医事务。而那时,中国国内的监管执法部门正在依据《执业医师法》,热火朝天地“打击”着“非法行医”的民间中医。
波克特教授正在为患者把脉诊病
兼通中西医学的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波克特(ManfredPorkert),在一次媒体采访中被问及“当前中医药发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时直言:“最大的问题是,中国自己把自己的宝贝当作垃圾忽视,甚至丢掉了,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
当然,海外中医的发展也并非易事。今天中医在全球遍地开花的局面,并不能抹去当初背井离乡去海外创业的中医志士们所经历的艰辛和磨难。他们在国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使中医实现了从非法到合法、从被歧视到受尊重的蜕变。这是他们为中医事业做出的贡献。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海外的特殊环境下,顽强地保留和发展了纯正的中医。
英国中医药学会会长汤淑兰,是国医大师王绵之的学生。她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在国内学习中医是分科的,而且要和西医结合学习,而在国外的中医,必须是全科,什么都得懂,什么病都要会看,不仅要会用中药,还要会针灸走罐,而且不允许沾一点点西药,因为用西药是违法的。看病也必须要有效果,不然病人就不来。所以英国的中医在现实的磨炼之下,就像是回到了几千年前,是最地道的中医。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中医反而在海外。”
而在中国,直到2017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中才明确表示,中医诊所不得提供西医西药服务。而在国内的各大中医院,西医西药依然大行其道。
当中国的中医人才不断流向海外的时候,国外的中医爱好者也在不断地涌向中国。近十几年,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从世界各地到中国来学习中医,或者接受中医诊疗,而且这种趋势一直有增无减。
有人曾预言:洋中医回中国任教是大势所趋。事实上,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想像一下,如果站在中国各大中医学院讲台上的,是一批来自西方国家的洋教授,用带着口音的中文或流利的英文,为台下的中国学生讲授着中医的理论和技法,我们将做何感想呢?
海外中医的发展势头为什么能够如此强劲?除了西医的缺陷逐渐暴露、中医的优势逐渐被认识等因素外,在我们看来,还另有更深层的原因。
与很多中国人寻求中医帮助时,往往抱有“死马当活马医“或试试看的心态,常表现出无奈和怀疑的状态不同。当我们与国外的中医爱好者们,包括那些前来接受中医诊疗的患者在一起时,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眼中闪着渴望的光芒,脸上露出专注的神情,内心的敬畏和热爱溢于言表。这样的状态,有时会让我们这些中国人突然倒吸一口凉气:如此修学中医,岂有不成之理;如此敬畏中医,疗效岂能不好。
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洋中医,都对太极、气功、中国功夫等,有着深切的爱好和实践热情。而这正是被国人所忽视或丢弃的中医内核和精髓——中医内证修持功夫的实现形态。如此发展下去,若干年后,海外中医很可能会与中国本土中医拉开巨大的差距。
另一方面,与国内中医大都习惯于使用中草药治病不同,海外中医更多地应用了针灸、推拿等技法,因为在一些国家,中草药作为治疗性的处方药物是不被认可的。这也助推了国外中医在针灸、推拿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创新发展。而针灸、推拿无疑是中医治疗方法中,最为便捷简易和效果突出的,同时也是最容易与中医师的内证修持功夫相结合的方式。
虽然没有做过严格的统计对比,但我们总有一种感觉:中医在国外的应用很可能比国内的效果更好。因为在与中医界人士的交流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听到“有本事的中医都去了国外”这样的说法。尽管这个“都”字有点言过其实,但不可否认的是,2000年之前,由于国内中医发展环境不佳,确实有不少中医人才流向了海外。另一方面,外国人对待中医的尊重程度和内心状态与国人不同,在接受中医治疗时,他们能更好地落实中医师的治疗方案,这是取得好的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在海外拼搏的中医师必须要用好的效果来征服当地民众,因而,他们对中医内证功夫修持的重视程度和对中医业务的钻研精神,也与国内的中医师,尤其是那些被西医化了的中医师大不一样。
2019年11月28日,《中医文化蓝皮书——中国中医药发展报告(2019)》在北京发布,其中谈到:
“中医针灸在国内治疗的病种有所减少,但却在国外得到了发扬光大,可以治疗包括痛症、不孕症、肿瘤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多种病症。由于受到处方权的限制,国外的中医师不能开西药处方,也就逼着他们必须只能使用中医针灸治病,这样反而使他们提高了运用纯中医手段治病的临床水平,也扩大了中医的疾病谱。
因此,在未来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数量还会大幅度增加,而其增加病种的方式极有可能是‘出口转内销’。”
放眼望去,似乎全世界都在疯抢中医,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未完待续)
视频:从“废止”到“振兴”——近现代复兴中医的艰难历程(四)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9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