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简要)
大家好,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简要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和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简要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在积雨云内,0°C层以下的云层由水滴组成,0°C层以上的云层由过冷却水滴组成,再高一些的云层则由过冷却水滴与雪花和冰晶等混合组成。如果积雨云中上升气流时强时弱,当上升的冷却水滴与上空的冰晶或雪花相碰,过冷水滴就冻成冰雹的核心。冰雹形成后,或因上升气流减弱,或因其重量较大而下降,当它降到0°C层以下后,又有一部分水滴粘于其上,这时若上升气流增强,它又被带到0°C层以上的低温区,雹核表面的水又被冻成冰,当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时,它便落到地面,成为冰雹。
拓展资料
冰雹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为了削弱不良影响,就有了人工消雹。人工消雹方法大体有两种,一是催化法,二是爆炸法。
催化法是用飞机、高射炮、火箭等运载工具把碘化银、干冰、液氮等催化剂送进冰雹云中的过冷(-15~-5℃)部分,根据人工影响冰雹的研究结果,云中-15~-10℃处的强雷达回波区,是人工影响冰雹的的主要部位。这些催化剂在云中产生大量的冰晶,每克干冰能产生100亿~1000亿个冰晶,每克碘化银在-10℃左右的云中能产生1000亿~1万亿个冰晶。这些冰晶吸收云中水汽并不断增大,从而增多了冰雹云中胚胎的数量,这些新生的雹胎不断分食云中水分,从而使云中原来已经长得较大的冰雹不断“饿瘦”,云中后只能形成小冰雹。小冰雹在下落过程中有的融化成雨滴,有的即使降到地面也造不成大的灾害,这就是所谓的\”争食理论\”,或叫做“利益竞争”或“冰雹,雹胎竞争假说”。
爆炸法是用高射炮、火箭等把炮弹等爆炸物射入云中爆炸,或者发射空炸炮弹在低空爆炸以达到防雹目的。
冰雹形成的原因
夏天冰雹形成的原因:
冰雹是热湿气流强烈上升时产生的。夏天天气炎热,太阳把大地烤得滚烫,容易产生大量近地面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快速上升,温度急速下降,有时甚低到-3℃。热空气中的水气碰到冷空气凝结成水滴,并很快冻结起来形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云层中上下翻滚,不断将周围的水滴吸收凝结成冰,变得越来越重,后就从高空砸了下来,这就是冰雹。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形成的原因如下:
1、产生冰雹需要有一个条件,必须是强对流天气,我们都知道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比如在天山上的雪线大概在3500-4000米附近(纬度差异会有高度变化),即超过这个高度,就有可能存在常年不化的积雪,而云层则明显在这个高度之上,因此高空的积雨云中存在冰晶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2、如果没有强对流天气,积雨云中形成的凝结核成水珠之后就会下落或者被对流天气推高反复形成比较大的雨滴,比如毛毛雨或者大雨或者暴雨!或者没有凝结核,更低温形成的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都会重新融化成水滴。
3、如果雷暴雨云中存在强对流天气,那么在高空雷暴云中形成的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会被上升气流反复推高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入水滴与重新凝结大块冰,这就是冰雹的的来历,而上升气流越强,导致的冰雹就可能越大!
冰雹: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夏季或春夏之交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中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尤其是北方的山区及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气多变,冰雹多,受害重,对农业危害很大。猛烈的冰雹打毁庄稼,损坏房屋,人被砸伤、牲畜被砸死的情况也常常发生;特大的冰雹甚比柚子还大,会致人死亡、毁坏大片农田和树木、摧毁建筑物和车辆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冰雹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冰雹降落的同时,往往还有 “雷暴”天气与之相伴。
冰雹的形成过程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的直径达5毫米以上的固态降水物,有球状、锥状、和不规则形状等。冰雹云个体高大,很像耸立的高山。冰雹云是雷雨云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它的云层一般很厚,云中对流很强,云顶高度可达10000米以上的高空,温度一般低零下30—40℃。云体的下部是暖云,距地面1000米左右,温度较高,多为水滴;云体的中、上部是冷云,主要由冰晶、小雪花和过冷水滴混合组成。冰雹云中上升气流很强,它将云下部不断增长的水滴送到云的中部成为过冷水滴。
云中的下沉气流可将上部的冰晶、雪花带到中部,过冷水滴与冰晶或与雪花碰撞在一起,逐渐增长而形成霰或自然冻结成冻滴。冻滴和霰就是冰雹的核心。由于云中含水量较为丰富,上升和下沉气流在云中不断地起伏运动,大量的过冷水在冻滴上或霰上冻结或凝华,冰雹核就形成了。
冰雹核在云中0℃层随上升和下沉气流不断升降、运动和增大,就像“滚雪球”越来越大,当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不断增大的冰雹时,便降落到地面,成为我们所看到的冰雹了。冰雹形成的时间很短,一般仅有5—10分钟左右。其直径一般为5—50毫米,大的可达30厘米以上。
冰雹分类
根据一次降雹过程中,多数冰雹(一般冰雹)直径、降雹累计时间和积雹厚度,将冰雹分为3级。
1.轻雹:多数冰雹直径不超过0.5厘米,累计降雹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不超过2厘米。
2.中雹:多数冰雹直径0.5~2.0厘米,累计降雹时间10~30分钟,地面积雹厚度2~5厘米。
3.重雹:多数冰雹直径2.0厘米以上,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冰雹的形成过程,供参考!
好了,关于冰雹是怎样形成的和冰雹是怎样形成的简要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90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