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宗旨怎么写(社团宗旨简短)
移风易俗唱复兴,赳赳老秦永向前。正值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带着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殷殷关怀和三秦父老的深情厚谊,为了更好的做强做大百年易俗社文化品牌,弘扬百年易俗社“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办社宗旨,8月31日,由西安市委宣传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国华夏融媒联合主办,陕西省英才委员会、西安易俗社承办的西安易俗社成立110周年北京座谈会在中宣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成功举办。
座谈会以“喜迎党的二十大·传承创新再出发”为主题,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艺术交流,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的时代光辉。
社团宗旨怎么写(社团宗旨简短)
座谈会前,首先播放了易俗社文化街区改造宣传片。西安易俗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艺术团体,与莫斯科大剧院和法国芭蕾舞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作为第十八任社长、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掌门人”、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惠敏莉分享了“千年大秦腔,百年易俗社”的文化发展历程。
惠敏莉将三秦大地、梨园古都6个剧种进行了普及传唱,通过边分享边演唱的方式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戏歌《送你一个好心情》、秦腔《三滴血·虎口缘》、汉调二簧《汉江游女》、陕北道情《单等喜迅报门庭》、碗碗腔《姓姚居住姚花村》、眉户《梁秋燕》、秦腔《易俗社社歌》、秦腔《三滴血·祖籍陕西韩城县》等让参加座谈会的领导和嘉宾近距离感受到了秦腔高亢嘹亮的艺术魅力,让一群游子回乡到易俗社街区感受浓厚乡愁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惠敏莉通过详实的课件讲述了易俗社百年的发展历史。接近两个小时的座谈会,惠敏莉展示的秦腔秦韵的美以及她对秦腔和易俗社的热情,感染了在场的听众。
在随后举行的分享会上,现场嘉宾先后分享了与百年易俗社和惠敏莉社长的往事情、师生情、老乡情、同学情,总结了易俗社的艺术成就。
易俗社是由辛亥革命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160位社会进步人士创办的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为一体的新型表演艺术团体。自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烽火余波中诞生后,易俗社筚路蓝缕,坎坷前行,于军阀混战中脱险求生,在抗日烽火中高呼“还我河山”,历百余年沧桑而弦歌不辍,名家频出,至今仍是西北秦腔重镇。110年来,易俗社始终以浓浓的家国情怀,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更是将古老的秦腔艺术发扬光大。
来源:北京陕西企业商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9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