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什么降火(什么降火效果最好)

大家好,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玉龙,最近天气干燥,很多朋友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上火症状,比如说脸上长包、口腔溃疡、牙疼头痛、眼干眼涩、烦热口渴等。

什么降火(什么降火效果最好)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大家第一反应就是吃败火药。

你看,大家其实都明白这个道理,上火了需要降火。思路是对的呀,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是往往吃了败火药后,却并没有效果,原因何在呢?

因为人体其实是复杂和矛盾的,有时候你看到它表现的是上火的症状,可实际上它却是虚症导致的,你用寒凉的药物去降火,不仅降不下来火,反而会加重体虚的症状。

中医治疗火邪讲究定性、定位、给出路。所谓定性,就是认定火邪的来源和性质。所谓定位,就是要搞清楚火邪凝聚侵害的主要脏腑。所谓给出路,就是让火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

中医认为火邪具有燔灼、炎上、耗气伤津、生风动血等特性。

火性燔灼,会让人高热面赤;

火性炎上,会让人头痛目赤、口舌生疮;

火性伤津耗气,会让人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气虚乏力;

火性生风动血会让人抽搐出血;

火性易致肿疡,会引起部红肿热痛;

火性易扰心神,会让人烦躁失眠……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

实火表现为高热、头痛、目赤、渴喜冷饮、烦躁、腹胀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干或起芒刺,脉数实,甚或吐血、鼻出血等。治疗时应以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为原则。

虚火一般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证型。阴虚火旺表现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表现为少气懒言、四肢疲惫、气短声低、周身乏力、头晕目眩,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

中医根据火邪产生的位置,将其分为5大类。

一、心火

心实火——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烦躁、舌尖红。治疗时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常用黄连泻心汤、牛黄清心丸、导赤丸等加减治疗。

心虚火——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口干、舌尖红。治疗时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常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等加减治疗。

二、胃火

胃实火——胃脘灼热疼痛、按之加重,反酸、烧心,容易饥饿,食入即吐,伴有牙龈肿痛溃烂、牙龈出血、口臭等表现。治宜清热解毒,常用清胃散或玉女煎加减治疗。

胃虚火——胃脘隐隐灼痛、胃胀,自觉饥饿但不想吃东西,饮食减少,可伴有唇燥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表现。治宜滋阴润燥,常用麦门冬汤合益胃汤加减调理。

三、肝火

肝实火——眼睛红、肿、疼,烦躁,易发火、口渴,大便干燥。治宜清泻肝火,常用龙胆泻肝丸或泻青丸加减治疗。

肝虚火——胸胁隐痛、眼睛发涩,手脚心发热,内心烦躁,后半夜睡着的时候出汗。治宜滋阴柔肝,常用一贯煎和芍药甘草汤来加减治疗。

四、肺火

肺实火——通常伴随感冒,咳黄痰、咽鼻喉疼痛干燥、咳嗽时胸口疼痛、口渴、大便干燥,喜凉食。治宜清热解毒,常用清金化痰汤或银翘散加减治疗。

肺虚火——久咳不愈,咳嗽无痰或少痰。治宜养阴清肺,常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

五、肾火

肾脏一般不言火旺,一般都是因虚而导致火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相火旺动。主要症状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腰膝酸软,面赤颧红、小便黄、遗京、xing欲妄动、或骨蒸潮热。

治宜滋阴降火,常用知柏地黄丸或滋肾丸加减治疗。

肝火旺——口苦咽干,脾气大。

心火旺——心烦睡不好,心悸心慌。

胃火旺——胃灼痛或胀痛、口臭苔厚,牙龈肿痛。

肺火旺——口鼻咽喉干燥,咳嗽痰多。

肾火旺——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

所以以后再有上火症状,千万不要盲目用药,先静下心来回忆一下自己的详细症状,经专业医师辩证分析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用药。我是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玉龙教授,有健康问题可以找我@中医陈玉龙教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621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