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诗句革命(红色诗句五言绝句)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无论大人、小孩都能信手拈来几首诗词。革命诗词是中国诗词中的瑰宝,这些诗词是革命者心境的自然流露,经过历史洗礼,穿越时空隧道,革命诗词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我们品读革命诗词,在领略诗词本身魅力的同时,更应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诗词背后蕴藏的一颗颗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初心。
面对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诗词中有深沉的思考。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腐朽的清政府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被迫与各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外国列强不断的蚕食、剥夺下,中国逐渐由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力日益衰弱,江山风雨飘摇,民众生灵涂炭。几经周折,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但国家并没因此而统一,一时间,豪强层出不穷,军阀混战不止,各种政府更替频繁,上演一出出“你方唱罢我登台”的人间闹剧。面对这千疮百孔、四分五裂的国家,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纷纷诉诸笔墨,写下了带有深沉思考的诗篇。比如,毛泽东在《清平乐.蒋桂战争》中指出:“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周恩来在《春日偶成》“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等,都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红色诗句革命(红色诗句五言绝句)
直面血雨腥风的严峻考验,诗词中有不屈的头颅。毛泽东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既然是革命,肯定会触动一部分人的核心利益,特别是既得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他们会对革命采取一切手段,阻击革命、围歼革命、扼杀革命,所以,中国革命一直处于反动集团的围追堵截之中,参加革命,意味着危险随时降临,意味着生命随时终止,面对各种风险和考验,革命者一路艰险、一路向前、一路高歌,阅读这一时期的诗词,心中油然而生敬意。比如,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表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威武不屈;叶挺在《囚歌》中痛斥“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表示绝不与敌人同流合污,变节变色。
经历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诗词中有必胜的信念。因为反动派绝不会拱手让出政权,反而利用其掌握的庞大国家机器,对革命队伍进行残酷镇压,在吃过若干苦头后,共产党人清醒地认识到,同反动派谈民主、谈民生,无异于与虎谋皮,“枪杆子里出政权”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为了以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随后,秋收起义、平江起义、白色起义等相继暴发,共产党有了自己的军队,从此,革命的暴力与反革命的暴力针锋相对、势不两立,拉开了决战决胜的序幕。在战斗中,革命者写下了记录战争的诗篇,阅读这些诗词,我们仿佛又回到战火纷飞、炮声震天的岁月。比如,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忆秦娥·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等,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行军图,表现了革命者从容不迫、敢于胜利的气度和胸怀。
凝望并肩作战的革命战友,诗词中有真诚的友谊。国民党对共产党进行“污名化”的同时,常常骂共产党人没有人情、缺乏人伦。但他们所说的“没有人情”,一般都指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不顾家庭、不顾妻儿、不顾父母,不为亲朋好友谋利等等。他们觉得,一个人只要当了官,就可以光宗耀祖,就可以鸡犬升天。他们永远理解不了共产党人发自肺腑的人间真情。读这些流露出人间真情的诗句,心中一定会随着作者的思绪而起伏。比如,毛泽东在《虞美人.枕上》中写道:“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表达了对战友兼妻子杨开慧的深深思念;在《七律.吊罗荣桓同志》中写道:“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缅怀了罗荣桓同志光荣一生,抒发了作者内心无限思念之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