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干什么(清明节干什么事情)
天朗气清,草木繁茂
走过春分,太阳独宠北半球
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节干什么(清明节干什么事情)
清明时节,如期而至
“清”,纯净透明之意,与“浊”相对。古文字形中,清与水有关,“水至美则曰清”;“明”取清晰明亮之意,所谓“日月双悬曰为明”,甲骨文中也以“日、月”发光表示明亮。
清明,三月节,又称踏青节、扫墓节,处于仲春与暮春的交界的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更是中国时年八节之一。《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地被雨水洗涤,一扫积久的浮尘,伴着云卷云舒,沉寂许久的生机再次于春的田野里勃发。
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清明”便因此而来。
此后,白桐花就会开放,喜阴的小田鼠藏得不见踪影,连彩虹,都会在雨后跟你说声“好久不见”。三候,来了——“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
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据传,清明最早起源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争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传统。
而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清明又融合了寒食节的寒食禁火食冷和上巳节的沐浴游青等习俗。
在唐朝以前,清明节前还要过寒食节,据传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被火焚于绵山的介子推,晋文公下令禁火。百姓在这一天不可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但寒食真正的起源,却并非因介子推而起,反而是因为三月山林易起火,为防范于未然,自古就有禁火的习俗罢了。正如《周礼》所记:“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正因如此,“枣饼”“青团”等清明的传统小食也应运而生。
而上巳,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因处于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而得名。人们常于这天踏青沐浴、泼水祈福。所谓:“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
到了宋元时期,清明逐渐融合替代二者,成为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禁火、冷食风俗与上巳郊游等习俗活动相融合的节日。
直到今日,清明,也仍然坚持并发展其在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大节的地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但无论身份地位、年龄阶层,清明,无疑都绕不开扫墓与踏青两大环节。
礼敬祖先、慎终追远。清明的雨在这是总是显得有些萧索,尽管如此,一家人也会不远千里,遥遥相聚,来到先祖的墓地,将其打扫干净,奉上瓜果和佳肴,上火点香,祭拜先祖,追忆往昔,祈求来年的安康与庇护。从古到今,未曾断过。
三月虽是春回大地,但部分地区仍然寒冷,为防止冷食伤身,于是人们便在这时出门踏青游玩,以此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打马球、玩蹴鞠,插柳植树、斗鸡走狗、连秋千都荡在风中晃得枝丫乱颤。正所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柳莺。“
虽说有太阳的偏爱,但冷空气仍不时扰人,气温多变,正是多种慢性疾病躁动之时。
“心火”在此时节中过于旺盛,养肝、清头目的“明前茶”应势而生,不仅能化疾解烦,还可作滋润解渴之用。清明时节的饮食更应注重清肝养肺,如荠菜、菠菜、山药等,以达健脾补肺之效。
中国人讲求“不时不食”。清明前后的艾草鲜嫩,将艾草捣碎,取青汁与糯米粉混合,再依个人喜好,放入豆沙或是炒过的咸萝卜丝,作成青团。清明时节吃青团在江浙地区尤为流行,“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
在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民间,也吃一种青色的食物。将蒿叶剁碎与糯米粉混合,包入腊肠,煎炸或蒸煮而食。这一种食物称作“蒿子粑粑”,在当地有吃蒿粑可以“巴魂”的说法。
学府南路里的春风
春暖大地草木胜
一枝一叶总关情
稚子童心知春意
千言万语诉情衷
国际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福州市暖星儿童发展中心,带领“星星的孩子们”共同感受春的美意。
孩子们的世界,质朴又无邪,在那小小的世界里种下一颗爱的种子,他日再会时,便是一棵棵苍翠挺拔的大树。志愿者与孩子的交流,就像滴在芽叶上的露水,润物细无声。
悠悠乐音包裹着春的气息
和春天共唱和的是协和学子的天籁之音
悦耳动听的声音与春风共舞,与新叶奏鸣
2018级音乐表演专业的同学们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开展了“追梦青春”流行演唱会,奏响春的乐章,不知这声音若是传到天上去,是否也是绕梁三日挥之不去?
透过水滴与光影
闪烁其间的
是清亮的协和
淅淅沥沥的雨
打在窗台
打在屋檐
打在堆积的水洼
透过那浅浅的澄净
是不是可以穿越到另外一个平行时空?
将雨滴拿来做放大镜
看看未曾发现的协和小世界
碧绿的苔藓里
有多少可爱的小精灵?
连日的雨
将星波湖畔晕出颜色
烟雨朦胧间
像是被笔墨晕染的山水国画
同学们已经到家了吗?
不知家附近的公园里的花是不是开得更盛了
草坪上的草是不是已经没过脚踝
燕子还在不在去年的屋檐下筑巢
最重要的是
不要忘记多陪家人噢
和家人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都是值得珍藏的回忆
人们常说
清明过后,天气会暖
春意也越来越浓
枝头舒展身姿的含笑
草地上成片的紫云英
湖边小从的粉花酢浆草
世间万物都沾上了春的味道
枝丫上栖着的小鸟也在唱着春的歌谣
远处的石板路上传来几声欢笑
走过教学区那片杜鹃花盛开的花墙
请允许我暂时告别
去赴一场与春天的约
出品: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新媒体工作室
摄影:摄影部洪紫萍
海报:设计部邱怡欣林伊
撰稿:采编部陈珑佳王晓镕吴琪琳
编辑:新媒体运营部林雨琪
本文编辑:新媒体运营部杨敏
责编:林响(师)刘宝飞(师)陈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4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