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简介及背后故事(上党梆子法门寺简介)
2018年2月19日,曾赴法门寺佛文化景区游玩,被法门寺的珍宝震撼,又被唐代帝王敬佛礼佛行为惊叹,后经查资料,了解了一些关于法门寺的前世和今生,今作《法门寺之一:法门寺与唐帝王的历史渊源》以飨读者。
法门寺遗址
法门寺简介及背后故事(上党梆子法门寺简介)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恒帝灵年间,距今约18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法门寺”原名“阿育王寺”,公元555年,西魏岐守拓跋育扩建寺庙,开启塔基,供养舍利,隋文帝时改名“成实道场”,唐高祖时改名“法门寺”。
法门寺的合十舍利塔内供奉着释迦摩尼指骨舍利,舍利背后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
法门寺历史沿革简介
在唐代,法门寺被视为皇家寺庙,在唐朝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中,先后有唐高宗李治、武周皇帝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唐肃宗李亨、唐德宗李适、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每次迎送声势浩大,皇帝顶礼膜拜,绝无仅有。
据说,佛骨舍利“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可以平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法门寺经常会出现佛光普照异象,“三十年一开,则岁丰人和”的说法,与“唐中弱,有女武代王”,武则天登帝的神秘预言有同工之妙,在那个时代,人们特别信奉这种神秘的力量。
法门寺塔在唐代贞观年间改为四层木塔,下有地宫,地宫珍藏除佛骨外,还有很多唐代皇帝心爱的珍宝、法器、锦缎等供品。1569年,法门寺因地震坍塌,明万历七年1579年,明神宗在位期间重建法门寺,新建的砖塔为八角十三层,上有“真身宝塔”四字石匾。
佛指舍利来源网络
地宫来源网络
这批珍贵的文物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能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唐文化、佛文化,并与当时的史料形成“实物”和“资料”的相互印证。
从唐高祖李渊改名“法门寺”开始,便开始了法门寺与唐代皇帝之间的羁绊。
公元619年,时秦王李世民到扶风县,为法门寺剃度了80名僧人,随后,一场大火烧掉了法门寺,大火后,法门寺立即被修缮一新。
唐太宗李世民来源网络
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唐太宗李世民开启地宫,供奉佛骨舍利。
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开启地宫,迎佛骨舍利到东都洛阳宫内供养,并为舍利制作金棺银椁,数有九重。公元662年,护送回寺。
武周皇帝武则天一生参与过两次迎接佛骨的活动,第一次是公元659年,已成为皇后的她奉献了自己的石榴裙。第二次是公元704年,登上皇位的武则天将佛骨迎到了神都洛阳。公元705年,武则天被迫退位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武周皇帝武则天来源网络
景龙二年,公元708年,唐中宗李显送舍利回法门寺。
元和十四年,是开塔的时期,唐宪宗李纯要迎佛骨入宫供养三日,韩愈听到这一消息,写下《谏迎佛骨表》,上奏宪宗,极论不应信仰佛教,列举了历朝佞佛的皇帝“运祚不长”,“事佛求福,乃更得祸”,韩愈不仅没能阻挡宪宗迎佛骨行为,这封朝奏还激怒了唐宪宗,被贬到潮州做刺史。
唐宪宗李纯来源网络
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唐武宗李炎灭佛法难,这是佛教“三武之难”的最后一次大劫难,又称“会昌之难”,唐武宗曾经下令毁碎法门寺佛骨舍利,但被人以复制的舍利蒙混过去了。
唐武宗李炎来源网络
唐懿宗李漼,是唐朝晚期的昏庸无道之帝王,在位期间,荒废朝政,沉迷玩乐。咸通十二年,公元831年,唐懿宗李漼打开地宫,得佛骨舍利,并重修地宫。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李漼延续法门寺地宫“三十年一开”的祖制,再次迎奉法门寺佛骨舍利。群臣阻止他迎佛骨,他说“生得见之,死亦无恨”。李漼大费钱财迎佛骨,与唐代其他帝王相比,其迎佛骨舍利活动盛况空前,他却没有实现长寿愿望,很快就驾崩了。
唐懿宗李漼来源网络
次年,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正月,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依佛教仪规,将指骨舍利与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地宫。
此后1113年,法门寺地宫未经打扰,1987年,考古专家发掘,打开地宫,释迦摩尼佛祖真身指骨舍利与众多皇家珍宝才重见天日。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4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