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翻译)

杭州西湖,有三条长堤,白堤、苏堤和杨公堤。有了三条长堤,原本平铺直叙的湖面多了许多风情,绿堤如带,桥洞如月,也将西湖分为了里西湖、外西湖和北里湖。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翻译)

苏堤是宋代苏东坡担任杭州刺史时修建的,杨公堤是明朝的杭州知州杨孟瑛修建的,只有现存的白堤,并非是由白居易修建,白居易在杭州修建的长堤名为“白公堤”,已然湮没,杭州人为了纪念白居易,将原本西湖上的“白沙堤”改名为“白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条白沙堤在唐朝时就已经名声在外,杨柳依依,一带长堤将孤山与宝石山相连,一头是白娘子与许仙相会的断桥,一头是写下“妾乘油碧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的名妓苏小小的墓。西湖三大爱情传说,倒有两个故事都与白沙堤有关。另一个梁祝十八相送的爱情故事,则发生在长桥,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个人在长桥上不忍分离,你送我、我送你,来来回回送了十八次,长桥不长情意长,与之对应的,却是白娘子在断桥唱出了“断桥未断情已断”,所以“长桥不长,断桥不断”也算是这两座桥的特点。

在白居易的诗里,也出现过白沙堤的身影: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如果要在历代的历史名人中选一个杭州的代言人,大概白居易是当之无愧的。筑堤蓄水、疏浚湖泥,苏东坡和杨孟瑛都是学的白居易。张岱的《西湖梦寻》中写道:“白乐天守杭州,政平讼简。贫民有犯法者,于西湖种树几株;富民有赎罪者,令于西湖开葑田数亩。历任多年,湖葑尽拓,树木成荫。乐天每于此地,载妓看山,寻花问柳。居民设像祀之。亭临湖岸,多种青莲,以象公之洁白。”可见白居易在杭州深得民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古代有自媒体,那么白居易肯定时不时就会发个关于杭州的动态。

比如:

——今天和朋友去游孤山寺,回来晚了,写一首诗送给你们: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江楼上看钱塘江风景真好啊,我要分享给我的好基友张籍。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

寄水部张员外

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我告诉你们哦,杭州实在是太漂亮了!

答客问杭州

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所嗟水路无三百,官系何因得再游。

——春天的西湖风景真好,可我的任期快要到了,真舍不得杭州……

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乡亲们,我要离开杭州了,舍不得你们!

别州民

耆老遮归路,壶浆满别筵。

甘棠无一树,那得泪潸然。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与汝救荒年。

——离开杭州,我酒都不喝了,诗也不写了,我想驾着小船回西湖……

杭州回舫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我这一生去过许多地方,最想念的还是杭州!

忆江南词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湖是很美的,但是很多人到湖滨匆匆一瞥,就说:“哎呀,西湖不过如此嘛!”我相信他们一定没有仔细观赏过西湖晴天的明媚、雨中的萧疏、雪后的静雅,西湖的美又是雅俗共赏的,她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烟火中,是在延安路打卡美食后,沿着湖滨散步,吹吹湖风的惬意;是秋天里呼朋唤友,在桂花树下喝一壶龙井,聊聊海天,打打扑克的闲适;是三月里带着孩子到草坪上撒野,扎起帐篷野餐,再放放风筝;是情侣在傍晚的霞光里沿着北山路走到白堤,倚在断桥上说说情话。

如此风光莫虚度,人生只合老杭州。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371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