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言律诗100首(八言律诗硬笔书法作品)
不论是律诗还是绝句(本文的绝句均指律绝)都由“律句”构成。律句即是遵循一定平仄格式的诗句。律句讲求平仄相间,平仄交错,这样不但可以使一句诗的声调多样化,而且能让诗句形成抑扬顿挫的效果。
五言律句的四种句型:
(一)、仄仄平平仄
八言律诗100首(八言律诗硬笔书法作品)
(二)、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平仄仄
(四)、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句的四种句型: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绝句由七言律句构成:
首句平起平收式: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平收式: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三)、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管是五言绝句还是五言律诗,其格律跟七言无二,因此本文只举七言为例。绝句中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都要求偶数句尾字入韵,而且限押平声韵,由此一来绝句的偶数句末尾必定以平声字收尾。首句以平声字收尾的也可跟随偶数句入韵,也可不入韵。值得注意的是,四种基本律句平声收尾两个,仄声收尾两个,在一首绝句四句诗中为了偶数句押韵,二四两句必须平声结尾,那么遇到首句平声收尾入韵时怎么办?这不意味着平声结尾句型的重复使用,而是仄声结尾句型本句中平仄调换位置。如平起平收式的最后一句本该是“(一)、平平仄仄平平仄”,可是第四句不能用仄声结尾,所以将最后一个仄声与第五字平声调换位置,不与第六字调换乃是由于近体格律诗的格律可放宽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以两字为一步,每一步都必须踩到点上,因此末尾仄声与第五平声换而不与第六平声换。
七言律诗由七言律句构成:
首句平起平收式:
(四)、平平仄仄仄平平,(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平起仄收式: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首句仄起平收式: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三)、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首句仄起仄收式: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仄仄平平平仄仄,(四)、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仄仄平平平仄仄,(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律诗和绝句一样都要求偶数句押韵,且限押平声韵,所以偶数句必以平声收尾,若一首律诗首句平收入韵,那么偶数句必有一句末尾字平仄需与第五字平仄换位置。押韵方面律诗有别于绝句的是,律诗的奇数句之间不能押韵,若奇数句押韵就犯了“撞韵”。除了这些之外,律诗两句成一联,每一联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要求联内平仄对立,即是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联与联之间必须要黏,即是上句对句要与下句出句平仄相同,因为每联都是仄起平收,上句对句与下句出句平仄必不能完全相同,因而放宽至只要求第二字平仄相同即为黏。律诗的中间两联除平仄方面的对仗外还要求词性、句式相同,单独拎出来也必须是一副成功的对联。对联也讲求仄起平收,这大概因为平声悠扬,读来有余音绕梁之感。
汉语声调从发现四声到再分平仄后挟“格律”长期统治诗坛,对后世诗词曲创作均影响深远,就算到了今天,以新平仄去填旧格律者不在少数。以新声调填旧格律实难得其质,欲将新调赋新词,还得另辟途径。若将近体格律诗放到中国诗歌发展史中去看,不失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变革,但正如龙榆生在《中国韵文史》中所说一样,“而不善者为之,往往流于平板庸腐;此其得失利病之大较也。”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1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