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小儿预防针时间表(2022年预防针时间表)

4月25日,

小儿预防针时间表(2022年预防针时间表)

是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关于儿童预防接种,

你是不是也有很多疑问?

哪些疫苗免费?

哪些收费?怎么选?

小金和你一起来看看

[送心][送心][送心]

哪些疫苗免费,哪些疫苗收费?

目前我国把疫苗分为免疫规划疫苗(俗称一类疫苗或免费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俗称二类疫苗或收费疫苗)。

(一)免疫规划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不收取任何费用。

1.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

3.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有哪些?2021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点击「链接」,查看详情。)根据最新版程序,广东省儿童建议按下面接种时间表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二)非免疫规划疫苗:指由居民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广东省目前提供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包括: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流感疫苗、EV71疫苗、狂犬病疫苗等,还包括进口的乙肝疫苗、五联疫苗等。

上述疫苗可用于预防水痘、肺炎球菌病、轮状病毒感染的腹泻、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肺炎、流行性感冒和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等疾病。

除此之外,条件成熟时,地方政府也会将部分非免疫规划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如广东省正在积极研究适龄女生HPV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对于新手爸妈来说

可能有不少疑问

↓↓↓

问:免费疫苗和收费疫苗怎么选?

首先,无论是免费还是自费的疫苗,都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认为“免费疫苗预防的疾病重要,自费疫苗预防的疾病不重要”,是错误的。该如何选呢?

答:情况A:有些疫苗只有免费的,直接接种。

情况B:当一种疫苗既有免费也有自费时,免费疫苗同样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家长可以结合自身实际选择。

情况C:有些疫苗只有自费的,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接种。

国内多地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发病监测数据显示,居前列的疾病包括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以及易导致重症的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而预防水痘、流感、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疫苗都属于自费疫苗。如果在孩子生病与接种费用之间进行选择,这个决定就不难做了。

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少折腾?

答: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中我们看到,在孩子6岁前,仅是免疫规划疫苗,需要接种22-25针次(部分疫苗选用灭活或减毒活疫苗接种的针次有差别),其中17-18针次集中在一岁半之前。

如果加上非免疫规划中的水痘疫苗、肺炎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流感疫苗、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等,孩子上小学前大约需要接种40针次。这意味着孩子出生满月后就得频繁跑接种门诊打疫苗。

怎样才能少跑接种门诊呢?有两个办法:一是一次跑门诊接种多种疫苗;二是减少接种总针次。

(一)一次跑门诊接种多个疫苗

1.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版)》,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国家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

2.免疫规划疫苗和已投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的非免疫规划疫苗,在不违反国家免疫程序、疫苗说明书等前提下可同时接种;

3.已投保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之间,在不违反疫苗说明书等前提下可同时接种。

也就是说:孩子去预防接种门诊,一次可以注射多种疫苗,还可以同时接种口服疫苗。其中左右上臂、左右大腿都可以作为接种部位。

(二)减少接种总针次

选择联合疫苗:比如既往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这3种疾病,要分别接种3种含相应成分的疫苗,累计接种6针次,而随着疫苗研发技术的发展,目前仅需接种一种麻腮风疫苗,该疫苗将多个疫苗种类联合在一起,同时预防3种疾病(麻疹+风疹+腮腺炎),仅需2针次,达到相同的防病效果。因此,当有联合疫苗可以选择时,家长不妨留意。

问:儿童接种新冠疫苗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答:首先,儿童会比较频繁地出入幼儿园、培训机构、游乐园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而他们的防疫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很难自觉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或者一直佩戴口罩,因此存在着比较高的感染风险。同时,幼儿园、学校等场所一旦有疫情发生,极易造成快速扩散。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高效安全的防护手段。

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应该至少大于14天。不过如出现了动物咬伤、外伤等特殊情况,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狂犬病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时,应该立刻接种,可以不考虑与新冠疫苗的接种时间间隔。

问:什么情况下不宜接种疫苗?

答:1、发热、各种急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病期。

2、对疫苗或疫苗中任何一种成分过敏。

3、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4、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5、经现场接种医生评估,认为不合适接种的其他情况。

根据目前的临床试验安全数据,3-17岁儿童和青少年接种疫苗后最常见的反应为:注射部位红肿疼痛,少数人会有发热、乏力、恶心、头疼、肌肉酸痛等反应。这些症状和接种一般疫苗的不良反应相仿,并没有格外严重。但是家长不用特别担心,因为这些仅仅是“反应”而不是“疾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几天后会自行缓解。如果持续出现不适,应及时就诊,请专业的医生来进行诊断。

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疑问

可直接咨询相关的

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哦~

接种疫苗

是孩子预防疾病最好的手段

也是新手爸妈的“头等大事”

家有宝宝的

别忘了根据接种时间表

按年(月)龄尽早接种哦~

来源丨金湾区疾控中心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121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