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抑云句子简短伤感(网抑云句子摘抄大全)
“今天看了看,30楼好像也不高,人间不值得。”
网抑云句子简短伤感(网抑云句子摘抄大全)
“你来时携风带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
“只要足够自闭孤僻,就不会轻易爱人了吧。”
“你不要嫌弃我衣上烟味,寂寞时谁也不会皱着眉。”
……
这些摘自网易云音乐的热门评论,被不明就里的人想来,能一字一句地敲出这些评论的人一定是深度抑郁症患者,黑灰色的情绪笼罩在字里行间,仿佛下一刻就要与这个世界说再见,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伤。
然而,正如这样“丧”的言论却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随处可见,似乎每个人都是抑郁症患者。不知从何时起,以主打文艺范儿评论的网易云音乐变成了“丧文化”聚集区,由于在评论区中存在大量抑郁情绪发言,把无病呻吟视作文艺,强行丧,强行抒情,强行抑郁,网易云音乐也被网友以谐音梗称为“网抑云阴乐”。
“12点了家人们,打开网抑云,开始哭!什么?12点01了?王者荣耀上号,组队上分!”
8月9日晚,在郑州某高校男生寝室里,几位要好的舍友互相开起了“网抑云”玩笑,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网络上一个新冒出来的梗,玩一玩有益健康。
网易云音乐评论区截图
他们当中的小张(化名)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早在2015年,他就开始用网易云音乐听歌了。“打开软件,上面显示我的个人歌单创建于2015年4月7日,应该是比较早的一批用户了吧。”
据小张回忆,曾几何时,网易云音乐评论区并没有网友现如今描述的那么不堪。在早些年的歌曲评论区,热评前几条一般都是关于这首歌的讨论以及自己与这首歌的故事,那时的评论区还没有那么多抑郁的人。“可能后来大家发现抑郁、悲伤、失恋、丧的评论容易被网友点赞,顶在评论区前列,这几年热门歌曲的热评大部分都是这种调调,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编的。”小张顿了顿,“谁不想上热评呢?”
网易云变“网抑云”,官方也有责任
在被网友诟病的评论中,被反复提及最多的就是那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日本作家太宰治《人间失格》中的一句话,其意为“我错不该诞生于世,很多时候自己活着就是给人添麻烦了”。然而却是这句话被“深夜情感哲学家”们奉为圭臬,进行无病呻吟式的矫情发言。
网友笑言,他们可能没读过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甚至可能将太宰治的名字错记成太宰冶、大宰治、大宰冶,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自己生而为人感到十分抱歉。
在B站,有不少up主制作了小视频对当下“网抑云”现状进行了讽刺,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B站搜索网抑云发现,如果按播放次数排序,最热门的视频已有691万播放,远高于该up主的其他视频。其余的也有611万、570万、406万播放。在网友们看来,“网抑云”只不过是一群年轻人在为赋新词强说愁。
“热衷于搞这些,说明我们的孩子们生活还不错。等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那才真叫一个欲说还休。”一位知乎答主表示。
在网络上有一种声音,那就是许多网易云音乐用户无论自己是否真的是抑郁症患者,都要把“抑郁症”当做金光闪闪的一个标签安在自己身上,没有抑郁症都不好意思发言了。只有厌世的发言才能上热评,这也是当下网易云音乐评论怪象所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导师端子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人都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但从医学上来说,抑郁症有许多心理和生理的指标,有一个很严密的测评系统,需要做好几百道题才能确诊。“有的孩子情绪低落,去网上随便搜一个抑郁自测表,二三十道题随便一做,发现自己是抑郁症,其实都是不准确的。”
B站有关“网抑云”视频截图
端子认为,“网抑云梗”的出圈,暴露出来社会对抑郁症患者是戴着有色眼镜的,在许多人观念里,抑郁症只是心情不好而已,遇到了一点小事,没必要矫情。然而在抑郁症患者眼中,所谓的“小事”其实比山还重。“对玩梗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根稻草,但对抑郁症患者来说,也许是压死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排除有很多人躲在抑郁症标签后面,持病傲娇。”端子说,这部分人普遍认为,是你们伤害了我,对不起我,要弥补我,补偿我,不愿意通过正确方式排解自己。
比惨,是当下互联网上许多年轻人在互联网平台上排解悲伤方式之一,有人苦恼待遇不公,有人为升学发愁,也有人因爱而伤。尽管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我们都很惨,同时天涯沦落人。
网友玩梗,诞生了大量的表情包
端子说,在网上比惨是年轻人在寻找归属感和求认同。“看到你很惨,我就抛出自己的惨事,同时还能换回来更多的惨事,最后一比发现还好,我不是最惨的,这样就平衡多了。”端子坦言,尽管不失为一条解压途径,但要注意度的把握。如果每天看到的都是乌云惨淡的负能量,那么就会让整个人的背景情绪和基调都变得很糟。
网友玩梗,诞生了大量的表情包
8月4日,@人民日报评论官方微博针对“网抑云”现象发表评论指出,莫让虚假共情扭曲了音乐共鸣。评论认为,一个“云村”评论区,其实跟当下的社会一样多元,既有失落也有快乐。评论区出现悲春伤秋的文字,体现的是年轻人面对孤独、焦虑的自我排解乃至宣泄,这很正常。但也提醒我们,网友真实的情绪表达值得重视和善待,虚假编造的内容必须摒弃和治理,这是互联网平台应该答好的命题。时刻关注,善加引导,采取措施促进网友心理健康,惟其如此,“网抑云”也会变成“网愈云”。
“网抑云”,源于网易云音乐。那么,像这样充满抑郁、负能量以及不知真假的情路故事,仅仅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中存在吗?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对市面上热门音乐软件进行了查看。
QQ音乐热评摘选
结果,在QQ音乐热门歌曲的评论区中,同样充斥着“网抑云”风格的评论。在《浪子回头》中,热门第一条就是不知真假的爱情故事,并在最后特别加上一句,“如果这条评论被淹没了,就当我是个傻子吧”。热评第二条,则是用拆字法解释了“孤独”一词,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当然很热闹,可是有什么用呢?这些都与你无关,这就是孤独。然而《浪子回头》歌词讲的是兄弟友情。
有趣的是,在《说散就散》的评论区,热评第一条也是不知真假的爱情故事。尽管评论与原曲都是关于爱情,然而在评论结尾,同样有那样一句,“如果评论被淹没就当我是个傻子”。
在虾米音乐app的评论区,其中也不乏“网抑云”式的评论。
记者随便翻看了几首热门歌曲,高赞评论的关键词基本都是“分手”、“伤感”、“自虐”、“恐惧离别”,大部分与歌曲旋律与内容无关。其中有一条评论尤为“精彩”,男孩为了忘记女孩,填写了戍边申请书,“既然你决心离我而去,我选择去边境线上把对你的爱转换成对国家边境的守望。”评论主如是发言。哦,忘了说,这条评论还把戍边打成了“戎边”……听着歌配评论,我脑海中居然浮现了一出画面,仿佛MV一样。
尤先生是虾米音乐深度用户,已经使用近4年之久。早两三年前他就发现,虾米音乐的热评基本上都是以情感故事为主。“用非常细腻、写意的笔法去描述一段感情,一看就不是真事,编的无疑。”
虾米音乐app部分热评摘选
虾米音乐app部分热评摘选
在他看来,这些看似真假难辨的故事仿佛是给这首歌配了一段文字说明,抑或是在看一段小说,歌曲倒成了背景音乐。“倒是有一种相辅相成的效果。”尤先生说,“既然有那么多人点赞,就说明的确有不少人愿意在这个音乐下看那些故事。”
有着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郑女士也是“云村”中的一员,她也和其他“云村”小伙伴一样,喜欢听歌看评论。“小小的评论区,展现的是年轻人的生活百态。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你在生活中看不到的那一面”,她这样描述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
“网抑云也好,网易云也好,如果你不把这些病娇评论当成事实,而是拿对待故事会、知音、段子一样的态度去看待它,其实还是挺有趣的。这些情感小故事,即便很丧,很抑郁,甚至有些荒诞,但对于音乐来说,无疑是一道佐餐小酒。首先你要知道,你来这里的首要需求是听歌。”郑女士如是说。
“听着歌看着小故事,文字通过歌曲会在听歌人的脑海中形成画面,就像放电影一样,或许这是人的真实情感共鸣。因为你也知道,电影演的其实就是故事。”
在现实生活中,抑郁症患者其实并非个例。采访端子老师时,她告诉我,对于真正的抑郁症患者而言,在网上表达心绪其实是一件挺好的事,因为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在生活中,有很多患者不被家人和朋友所理解,正如前文所言,他们会觉得你心眼小,情绪化,反而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他们也没有倾诉的渠道。正所谓,不如意事十八九,可语人者无二三。
真正的抑郁症患者活着是很辛苦的,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病患”,也不希望外界认为他们是“抑郁症患者“。他们要努力让自己在生活中表现地很正常,也会努力装成正常地样子,精力与体力的内耗,也让他们不堪其累。
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恰巧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你喜欢这首歌,我也喜欢,尽管这个共通点不是很强烈,但我们之间依然有这样一个共通点。一条宣泄情绪的评论,被看到,被点赞,被回帖,能让他们找到一丝丝安全感。
在小小“云村”里,有些人是装抑郁,有些人是真抑郁。然而用无节制玩梗的方式讽刺前者,同样也会无差别地攻击到那些真正需要一个倾诉渠道的人。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不要盲目跟风,因为你不知道会刺痛谁。“网抑云”梗并不好玩,在评论区里编故事博眼球的人也收手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0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