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原因(心肌缺血的原因和恢复方法)
心肌缺血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吸烟、熬夜,这几年,年轻人患心肌缺血的几率在增大。心肌缺血如果不及治疗,严重的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我们要及早发现。今天,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心肌缺血的有关知识。
心肌缺血的原因(心肌缺血的原因和恢复方法)
心肌缺血是指某些原因导致心脏血液灌注量减少,心脏供氧量不足使心肌代谢异常,无法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疾病。心肌缺血一旦发生,对心脏以及身体都会带来极大影响。
由于氧气是身体必不可少的物质,它主要通过血液运输给心脏细胞,当心肌缺血,身体氧气不足,会使心肌细胞代谢减弱,让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
01突然出现心动过缓
如果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突然性的心动过缓,或血压降低的现象,严重者甚至还会出现昏厥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了。
02无故疲乏,且心前区感觉疼痛
工作或学习后,身体易出现疲惫无力、胸闷、精力不足等情况,且心前区有时还发生持续性的紧缩性疼痛、闷痛,甚至肩部也会被疼痛影响,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肌缺血引起的。
03突然感觉心悸,憋闷
心肌缺血患者容易在睡觉时突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的情况,需要经过站立和走动缓解。或者在吃饱后,气温低时突然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的现象,经过静坐后可以恢复正常,如果身体出现这样的症状,千万要引起重视。
04体力活动时容易感觉呼吸不畅
当身体耐力变差,即使轻度的体力活动后,也会出现心跳加速、呼吸不畅的情况,感觉身体非常不舒服。
1、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男性,以及处于更年期之后的老年女性人群。
2、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者,同时伴有这些诱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发生心肌缺血性胸痛。
3、家族中有患过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有研究表明,如果父亲在55岁之前或者是母亲在65岁之前患有冠心病,其子女患冠心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保持健康饮食
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多吃红薯胡萝卜等蔬菜,这些都是能提高患者身体抵抗能力的食物。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量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还可防治动脉硬化,但不宜过浓。每天坚持吃些黑木耳,能有助于降低血粘度,改善心肌缺血。
一天的睡眠不应少于7-8小时。血压正常或偏高的人要在睡眠时把腿部的床稍垫高7-10厘米,使双腿和下肢稍高于心脏的水平线,有助于迅速入睡。
注意气候变化
天气炎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加之大量出汗,血液黏稠,容易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要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冬季则应注意保暖,防止血管因天气变冷而收缩。
不要过度饮食
心肌缺血的患者在日常注意不要吃过多的食物,尤其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使腹部胀气,膈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因为消化食物的需要,全身血液大多集中在胃肠道,使塞状动脉供血更加不足,从而加重了心肌缺氧缺血。严重者还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从而危及到生命。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确实身患心肌缺血,或有上述症状但不确定,还是应该到医院做专业检查,让医生来诊断和干涉,尤其不要在网上查了资料后觉得靠谱就自作主张。最靠谱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就医。
注明:该文章转载于@药联健康服务微信公众号,侵权立删。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