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肉火锅(驴肉火锅怎么做)
对于祖国南边的小岛来说,驴肉这种食材可谓十分陌生,不论是餐桌还是市场,都鲜少见到这种席卷我国华北平原的食物。说起TA我的脑中只弹出一些“驴肉火烧”或是“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这类的碎片印象。
直到飞特“饭醉团伙”群里在讨论海口新开的一家驴肉火锅店,即刻激发起我极大的好奇心:这驴肉到底是什么味?牛肉味?羊肉味?还是卡蹦脆?吃吃看呗!
上到2楼后,看到这颇具“土味”风情的门面,我又乐了:“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slogan质朴低调,看来这已经成为驴肉的统一口号了;玻璃门上很简单粗暴地宣传着“驴汤”的好处;整体红搭绿的配色,相当“接地气”。
驴肉火锅(驴肉火锅怎么做)
进门一看,几个偌大的鸟笼造型首当其冲映入眼帘。创意是好的,但实际坐着感觉桌子和椅子之间距离有些太远了,不方便我“施展拳脚”。
好在里头的卡座和大圆桌也很多,随便拣一处坐下,明亮整洁,宽敞舒适。
夸得这么神乎其神,味道如何?合不合海南人口味?还是试了才知道~
对于这种没吃过的肉下火锅,我有些迷茫该咋吃。生怕自己操作不当,影响了风味或质感可就不好了。所幸,墙上贴心地贴着详细的烹饪时间表——什么部位烹煮多久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老板说,其实就和平时吃牛肉火锅一样吃。Gotit!走起!
汤底一端上来,老板就催着我们先喝汤。和普通的火锅汤底不同,这里的汤底是用一斤半的驴骨腩肉加药膳熬制的。汤底色泽清亮,表面的几乎没有什么油花。刚开始还觉得老板说的“足料底汤”是骗人的。结果汤勺一捞,啪啪打脸——满满一勺的牛腩骨我一只手都有点捞不住。
盛一碗汤先喝了暖暖胃,入口是很熟悉的海口火锅的那种药膳高汤的味道。但估计炖煮的时间还不够长,底味不是很浓郁。不过相比浓汤,我更爱喝这种汤头稍薄的清汤,作为餐前汤,刚刚好润喉清嗓。
牛腩骨上的肉韧性十足,质地厚而软。不过对于我来说,某些肉块有些难咬,需要嚼很多次才能嚼烂。
但我怀疑这可能是我的问题。因为吃法生猛的大壮则一口一块不在话下:嘴角衔着肉块,手指轻轻捏住骨头,下颌角轻轻一动,骨肉便顺利分离了!(可能我真的老了吧)
切成方正长块状的驴腩,像一块块半透明的小肉砖,砌在盘边,存在感很强,感觉又是道“硬菜”。
下锅后才发现,它确实很“硬”。按照“烹饪时长”的安排,驴腩要煮的时间长达10分钟。时长不够就捞出来吃的话,咬掉牙就亏大了。(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但只要火候够了,这一块块小“肉砖”,便能化身成滋味丰腴的美味。夹一小块,塞进腮帮子里,在两侧的后槽牙间交换着咀嚼,皮、肉、脂肪的香气慢慢溢出,在吞咽的那一刻得到升华~此刻一闭眼,便再无所求。
一一将片好的内脏下锅,静候片刻,便可捞出品尝。只要不久煮,夹起时都是鲜嫩柔软的。
在三种内脏中,驴心和驴肺的味道还是很友好的,在蘸酱的掩盖下,便只呈现出嫩滑的口感。只有驴肝稍带我不能接受的“肝味”。但是爱吃内脏的大壮来说,却是难得的口感体验~
环境:就用餐环境来说,这里是很宽敞舒适的。桌面、餐具还有调料台等都比较干净整洁。但我真不得不吐槽一句这里的装修风格,太……混搭了,某些设计有些多余和……土。
菜品:火锅要好吃,一在食材新鲜,二在汤底优秀,三在调料对胃口。从前两点来看,这家的火锅水平还是很不错的。优选从山东运来的肉驴,每天的材料都是当日准备,保证新鲜。汤底是最符合海南人口味的药汤膳味道,温润鲜美。不过在调料上基本只涵盖海南本地特色小料,而北方较流行的麻酱、腐乳都没有,这大概会令某些食客很遗憾。
服务:进店时服务员都很有礼貌,也会主动领座。上餐具和茶水的速度也很快。上菜时服务员会象征性介绍一下菜品,但对于更多的食材信息则了解得不是很清楚,还是要询问老板。这点上可以稍作改进。
价格:驴肉的价格本就比普通牛肉稍高,加之老板是从山东进的驴肉,物流成本高,所以和一般的牛羊肉火锅比起来,性价比稍低。但从尝鲜的角度,值得一试。
其实这一顿吃下来,我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以前只听闻北方朋友夸耀“驴肉火烧”多么美味,现在能在海口吃到“驴肉火锅”也算是一大幸事。如果你也和阿希一样,没吃过驴肉,可以从“驴肉火锅”开始试一试。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呢~
流浪驴驴肉火锅店
地址:海口市坡博路1号虹冠大厦二楼上铺203B
营业时间:10:00-14:00&17:00-22:30
编辑&排版:阿希
摄影&后期:大壮
END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8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