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100首 经典情诗(诗词大全100首短诗)
1.风入松·寄柯敬仲/虞集《50》《235》《403》
诗词大全100首经典情诗(诗词大全100首短诗)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
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
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
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
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主题】虞集寄赠给退居吴下的奎章阁鉴书博士柯九思的,抒写对其思念。
【注释】红袖:妻妾。清酣:清新酣畅。以妻妾之闲写自己之无聊。直:值宿。花里停骖:惹人停住车马流连。书诏:为皇帝起草诏书后。许传宫烛:宫人执灯(将我)送回归学士院。泮:溶解。挼(ruó):揉搓。蓝:蓝汪汪。银字泥缄:指书信。报道句:因为柯九思的到来,花飞雨飘,春意盎然。《177》作未报先生归也。
2.掘冢歌/范梈《23》
昨日旧冢掘,今朝新冢成。
冢前两翁仲,送旧还迎新。
旧魂未出新魂入,旧魂还对新魂泣。
旧魂丁宁语新魂,好地不用多子孙。
子孙绵绵如不绝,曾孙不掘玄孙掘。
我今掘矣良可悲,不知君掘又何时?
【作者简介】范梈(pēng)(1272-1330),江西樟树人,官至闽海道知事。
【主题】对子孙卖祖坟现象的调侃。
【注释】翁仲:秦始皇大力士名阮翁仲,后演变为石像生。好地:好的墓地。
3.寒夜作/揭傒斯《68》《23》《385》《429》《434》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作者简介】揭傒斯(1274-1344),江西丰城人,官至侍讲学士。
【主题】旅客辗转难寐的情形。
【注释】林薄(bó):丛木为林,草木交错为薄。虚:寂静。
4.题芦雁/揭傒斯《289》《328》《436》
寒就江南暖,饥就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主题】对元朝统治者奉行种族歧视政策,凌驾于南人之上作威作福的不满情绪。
【注释】向:又作就,靠近。
5.画鸭/揭傒斯《50》《395》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主题】富有儿童情趣的题画诗。
【注释】解:懂得。
6.女儿浦歌其一/揭傒斯《410》
女儿浦前湖水流,女儿浦口过湖舟。
湖中日日多风浪,湖边人人还白头。
【主题】
7.女儿浦歌其二/揭傒斯《410》
大孤山前女儿湾,大孤山下浪如山。
山前日日风和雨,山下舟船自往还。
【主题】
8.梦武昌/揭傒斯《23》《30》《176》《344》
黄鹤楼前鹦鹉洲,梦中浑似昔时游。苍山斜入三湘路,落日平铺七泽流。鼓角沉雄遥动地,帆樯高下乱维舟。故人虽在多分散,独向南池看白鸥。
【主题】抒写武昌的山川之壮美以及风土之奇异,表达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注释】帆樯句:系舟江浜时,千帆万樯排列得高下参差,令人目不暇接。
9.杨柳青谣/揭傒斯《68》《306》
杨柳青青河水黄,河流两岸苇篱长。河东女嫁河西郎,河西烧烛河东光。日日相迎苇檐下,朝朝相送苇蓠傍。河边病叟长回首,送儿北去还南走。昨日临清卖苇回,今日贩鱼桃花口。连年水旱更无蚕,丁力夫徭百不堪。惟有河边守坟墓,数株高树晓相参。
【主题】写民间疾苦,指责时政。
10.虞美人草词/陈樵《68》
美人不愿颜如花,愿为霜草逢春华。
汉壁楚歌连夜起,骓不逝兮奈尔何。
鸿门剑戟帐下舞,美人忍泪听楚歌。
楚歌入汉美人死,不见宫中有人彘。
【作者简介】浙江东阳人,不仕。
【主题】歌颂虞姬甘作掌握自己命运的小草,胜于宫中被蹂躏鲜花的精神。
11.儿女团圆/杨文奎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作者简介】杨文奎,元代1383年前后。
12.水仙子·夜雨/徐再思《50》《52》《352》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作者简介】徐再思(1280-1330),浙江嘉兴人,元散曲家。
【主题】写羁旅愁怀,人生愁苦。
【注释】归:归乡。新丰孤馆:当时马周求仕滞留于此。《27》作新丰逆旅。
13.折桂令·春情/徐再思《52》《73》《27》《146》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主题】春怀远的复杂心情。
【注释】盼千句:怀春少女复杂心情。千金:极其珍贵。《345》证候作症候。
14.天净沙。即事/乔吉《52》《126》《360》《385》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作者简介】乔吉(1280-1345),山西太原人。
【主题】写春日的邂逅。
【注释】风韵:妇女风流神态。停当:妥帖。
15.湖州竹枝词/张雨《30》《107》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作者简介】张雨(1283-1350),浙江杭州人。道士。
【主题】渴望爱情之诗。
【注释】《23》是作吴。
16.仲穆墨兰/张雨《236》
【主题】讥讽赵子昂、赵仲穆父子出仕元朝。据说赵仲穆见此诗后,感到惭愧,不再画兰花。
17.万壑松涛/张雨《68》《306》
弁山南下幽人宅,万个长松水一瓢。
月到三层楼上梦,鲤鱼风起驾春潮。
【主题】
【注释】弁山:在湖州西北。
18.柳桥渔唱/李孝光《68》
杨柳桥头杨柳青,西边即是越王城。
城中大官听艳曲,半是美人肠断声。
【作者简介】李孝光(1285-1350),浙江乐清人,官至秘书监丞。
【主题】模仿渔歌,讥讽富贵人家把幸福建立在底层人民痛苦之上的现象。
19.随所寓/邓青阳《409》
人生天地常如客,何独乡关定是家。争似区区随所遇,年年处处看梅花。
【作者简介】邓青阳,元代武当山道士。
【主题】表达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
【注释】争似:怎如。区区:喜悦自得(窃以为)?匆忙?
20.芦花被/贯云石《68》《54》《23》《146》《236》
仆过梁山泊,有渔翁织芦花为被。仆尚其清,欲易之以绸者。翁日:君尚吾清,愿以诗输之。遂赋,果却绸。
采得芦花不涴尘,翠蓑聊复藉为茵。
西风刮梦秋无际,夜月生香雪满身。
毛骨已随天地老,声名不让古今贫。
青绫莫为鸳鸯妒,欸乃声中别有春。
【作者简介】贯云石(1286-1324),北京维族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辞官归隐江南。
【主题】作者用诗换被,借以抒发蔑视功名的胸怀。
【注释】涴(wò):染上。藉(借)为茵:垫作褥子。让:亚于。毛骨:芦苇已枯或渔翁已衰。轻绫句:绣满鸳鸯青绫被不要妒恨主人拿你换芦花被。
21.双调。清江引/贯云石《6》《112》《236》《246》《319》
弃微名去来快哉,一笑白云外。
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主题】写归隐后的自由生活。
22.富池江口夜泊/郭奎《24》
华发青灯共一船,闻鸡独起看龙泉。风云未遂平生志,惭愧周瑜长十年。
【作者简介】郭奎(?-1365),安徽巢湖人,因侄子得罪被朱元璋诛。
【主题】感慨三十岁依然壮志未酬。
23.开岁卧病/郭奎《429》
【主题】作者自比司马相如,表达思乡之情。
【注释】文园:汉武帝拜相如为孝文园令,借指司马相如。人日:正月初七。花朝:洛阳二月二日为花朝节。
24.卖花声·怀古/张可久《50》《52》《56》《6》《146》
【作者简介】张可久(1287-1330),浙江鄞(yín)县人,官至桐州典吏。
【主题】评说历史,伤古叹今。
【注释】卖花声:别名浪淘沙。玉门关: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生民:人民。涂炭:比喻受灾受难。涂:泥涂。炭:炭火。
25.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27》《146》《360》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主题】感叹历史兴亡盛衰,归隐的欣慰和自足。
【注释】人月圆:曲牌始于北宋王诜(shēn),因其词中“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诗眼倦:诗人疲倦双眼。投老:临老,到老。追求心灵归宿的歌声。
26.墨梅/王冕《6》《诗词大会定稿》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简介】王冕(1287-1359),元代浙江诸暨狂生。
【主题】题咏梅花,保持坚贞操守。
【注释】我家:指王羲之善书,我擅画。《329》: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24》《68》《70》《422》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27.白梅/王冕《6》《50》《422》《445》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主题】赞美白梅的高洁性格。
【注释】著:置入,放进。
28.素梅/王冕《149》《422》
江南江北寒气重,雪花如席蔽天来。
五更野叟敲门报,屋外老梅连夜开。
【主题】对梅花笑对严寒精神的赞美。
29.梅花/王冕《39》《68》《176》《306》《422》《429》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主题】写风吹梅花落满桥的春色。
【注释】见(xiàn):出现。《120》管作笛。
30.应教题梅/王冕《191》《236》《422》
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主题】应朱元璋所写,咏梅之外写国内形势,表达驱逐蒙古渴望太平的思想。
【注释】剌剌:即猎猎。《23》《64》猎猎作剌剌。
31.纪梦/王冕《24》《422》
十有一月三十夜,清梦忽然归到家。对母徐徐言世事,呼儿故故问生涯。庭前修竹不改色,溪上老梅都是花。起坐山窗听茶鼎,又思风雨客三巴。
【主题】以梦境写客中恋母思乡之情。
【注释】故故:屡屡。茶鼎:煮茶的鼎。源自司空图“中宵茶鼎沸时惊”。
32.题梅/贡性之《149》
平生心事许谁知,不是梅花不赋诗。
莫向西湖踏残雪,东风多在向阳枝。
【作者简介】贡性之,安徽宣城人。
【主题】主观上通过咏梅来发抒自己的隐逸之情,但在客观上告诉人们:花期早迟,取决于生长的环境,而爱花的人能否比一般人更早观赏到花,则取决于人对花的认识。
33.咏梅/张庸《149》
拄杖寻春路不赊,小桥流水野人家。
千年老干屈如铁,一夜东风都作花。
【作者简介】张庸,浙江慈溪人。
【主题】对梅花的赞美。
34.登六和塔/张翥《306》《436》《68》
江上浮屠快一登,望中烟岸是西兴。
日生沧海横流外,人立青冥最上层。
潮落远沙群下雁,树欹高壁独巢鹰。
百年等是豪华尽,怕听兴亡懒问僧。
【作者简介】张翥(1287-1368),山西临汾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主题】提前为元亡写好挽歌。
【注释】《68》是作事。
35.感事/张昱《23》《30》《176》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作者简介】张昱(1289-1371),江西吉安人。1356年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1358张士诚略杭州,张昱从此不仕,作于此时。
【主题】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对无家可归的感概,透露出有国难投的悲凉。
36.寄宿旅邸/何明远《24》
旅馆藜床七尺悭,草茵零落布衾单。
五更霜净天如洗,人与梅花一样寒。
【主题】寒士穷且益坚,自比梅花。
【注释】藜床:草名,简陋的床。悭:窄小。
37.京师得家书/袁凯《24》《23》《41》《28》《173》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作者简介】袁凯(1316-?),上海松江人,袁白燕。装佯狂,未为朱元璋诛。
【主题】以家书望归,写思乡之情。
38.客中除夕/袁凯《23》《24》《131》《158》《173》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主题】除夕乱世羁旅之思。
【注释】柏叶酒:辟邪增寿。
39.客中夜坐/袁凯《23》《423》《429》
落叶萧萧淮水长,故园归路更茫茫。一声新雁三更雨,何处行人不断肠。
【主题】抒发秋夜游子思乡之情。
【注释】《22》《350》淮作江。
40.淮西独坐/袁凯《23》《191》《350》《429》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主题】离人眼中处处皆愁绪。
41.江上舟中闻笛/袁凯《24》《423》
谁家吹笛依江楼?江上行人夜未休。
独有思家两行泪,为君挥洒下扬州。
【主题】思乡之慨叹。
42.扬州逢李十二衍/袁凯《23》《350》《429》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主题】描绘友人年轻饮酒欢聚和年老同床共眠的画面。
【注释】东吴城郭:指苏州。
43.题李陵泣别图/袁凯《71》《39》《23》《173》《191》《429》
上林木落雁南飞,万里萧条使节归。
犹有交情两行泪,西风吹上汉臣衣。
【主题】写苏武归国李陵泣别。
【注释】汉臣:苏武。
44.白燕/袁凯《24》《23》《154》《173》《435》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主题】以白燕自比,零落无所依。杨维桢大赞此诗,人呼袁白燕、
【注释】月明句:因为它洁白,导致皎洁月光笼罩的汉水辨认不出它身影,白雪覆盖梁园也看不清它,《30》认为因其在南方未回。春天来了,以为它在柳絮纷飞池塘边入梦,停留在冷意袭人梨花遍地的庭院里。我劝白燕千万别飞到昭阳殿,因赵家姐妹生性嫉妒。
45.沙湖晚归/朱德润《39》《68》《176》《306》《429》
山野低回落雁斜,炊烟茅屋起平沙。
橹声归去浪痕浅,摇动一滩红蓼花。
【作者简介】朱德润(1291-1365),江苏昆山人,代理长兴州尹。
【主题】写傍晚沙湖的景象。
46.题宋徽宗白头翁图/成廷珪《68》《381》
栀子红时人正愁,故宫衰草不胜秋。
西风吹落青城月,啼得山禽也白头。
【作者简介】成廷珪(1292-1362?),江苏扬州人,不仕。
【主题】观图怀古伤感之作。
【注释】青城:汴京南青城,北宋投降处。
47.篱间小花/周霆震《68》《429》《436》
小小闲花分外红,野人篱落自春风。
江南多少繁华地,尽在寒烟蔓草中。
【作者简介】周霆震(1292-1379),福建安福人,不第。
【主题】小处着手,写江南兵燹(xiǎn)。
【注释】闲花:野花。
48.西湖竹枝歌其一/杨维桢《23》《191》《354》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作者简介】杨维桢(1296-1370),浙江诸暨人,官至儒学提举。入明不仕。诗歌主张写个人性情,铁崖体。铁笛道人。
【主题】赞颂西湖风景。
49.西湖竹枝歌其二/杨维桢《68》《23》《30》《112》《306》《354》
劝郎莫上南高峰,劝侬莫上北高峰。
南高峰云北高雨,云雨相催愁杀侬。
【主题】渴望美好的爱情。
50.西湖竹枝歌其三/杨维桢《68》《112》《354》
湖口楼船湖日阴,湖中断桥湖水深。
楼船无柁是郎意,断桥无柱是侬心。
【主题】一首男女爱情诗。
【注释】柁通舵。
51.的信/杨维桢《22》《23》
平时诡语难为信,醉后微言却近真。
昨夜寄将双豆蔻,始知的的为东邻。
【主题】歌咏了一个活泼真挚的少女形象。
【注释】的:的确。诡语:假话。微言:悄悄话。豆蔻:少女。东邻:指美艳女子。
52.秋千曲/杨维桢《23》《64》《112》《306》
齐云楼外红络索,是谁飞下云中仙?
刚风吹起望不极,一对金莲倒插天。
【主题】写一个荡秋千的女子形象。
【注释】刚风:强劲的风。
53.漫成/杨维桢《23》
西邻昨夜哭暴卒,东家今日悲免官。
今日不知来日事,人生可放酒杯干?
【主题】发出“人生无常、世事不测”的人生感慨。
【注释】酒杯:指享乐生活。
54.相思/杨维桢《23》《146》
深情长是暗相随,月白风清苦苦思。
不似东姑痴醉酒,幕天席地了无知。
【主题】以女子口吻写相思之苦。
55.习舞/杨维桢《23》
《十六天魔》教已成,背反莲掌苦嫌生。
夜深不管俳场歇,尚向灯前踏影行。
【主题】描写舞妓们刻苦的艺术追求。
【注释】苦嫌生:苦于不熟悉。
56.漫兴/杨维桢《429》
今朝天气清明好,江山乱花无数开。
野老殷勤送花至,一双蝴蝶趁人来。
【主题】写春意盎然的春景。
57.梧桐树/钱宰《23》《24》《309》
梧桐树,一叶堕秋风,一叶委秋霜。
明年二月新叶生,还在今年叶飞处。
汉宫飞燕近承恩,零落班姬不如故。
君不见,梧桐树?
【作者简介】钱宰(1299-1394),浙江绍兴人。
【主题】以树起兴,叹息循环的悲剧。
【注释】委通萎。
58.宫词/王旬《23》《30》《381》
南风吹断《采莲歌》,夜雨新添太液波。水殿云房三十六,不知何处月明多。
【作者简介】王旬,明初诗人。
【主题】描绘宫女的怨恨。
【注释】《30》作《采菱歌》,房作殿。
59.峨眉亭/张以宁《23》《30》《173》《422》
白酒双银瓶,独酌峨眉亭。不见谪仙人,但见三山青。
秋色淮上来,苍然满云汀。欲将五十弦,弹与蛟龙听。
【作者简介】张以宁(1301-1370),福建古田人,官至侍讲学士。小张学士。
【主题】游峨眉亭,缅怀李白。
【注释】峨眉亭在当涂县。白酒句:白酒独饮双瓶。三山:山名,南京西南三个山峰。
60.过辛稼轩神道/张以宁《203》《422》《429》
长啸秋云白日阴,太行天党气萧森。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渡心。年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树林。
【主题】概括辛弃疾生平大节,追怀惋惜。
【注释】辛稼轩神道:辛弃疾葬于江西上饶。太行天党:指辛弃疾当年在北方带兵聚义、共谋恢复中原的上党地区。《阴符》:兵书。宰:坟墓。《6》日作石。年作岁。
61.对酒/倪瓒《23》《344》《146》《306》《429》
题诗石壁上,把酒长松间。远水白云度,晴天孤鹤还。虚亭映苔竹,聊此息跻攀。坐久日已夕,春鸟声关关。
【作者简介】倪瓒(1301-1374),江苏无锡人,画家、诗人。有洁癖。
【主题】与世无争闲淡心态。
【注释】虚亭:空亭。息跻攀:停下攀登之念。双关。
62.烟雨中过石湖/倪瓒《23》《381》
姑苏城外短长桥,烟雨空濛又晚潮。
载酒曾经此行乐,醉乘江月卧吹箫。
【主题】忆往事添新愁。
63.题郑所南兰/倪瓒《23》《22》《146》《191》《377》《381》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主题】赞美民族气节。
【注释】郑所南,宋灭改名思肖,思趙也,画无土兰花,表达对故国的思念。源自屈原: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气:王气。
64.北里/倪瓒《30》《23》《68》《176》《195》《236》《344》
舍北舍南来往少,自无人觅野夫家。
鸠鸣桑上还催种,人语烟中始焙茶。
池水云笼芳草气,井床露净碧桐花。
练衣挂石生幽梦,睡起行吟到日斜。
【主题】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65.上蔡/傅若金《176》《344》
上蔡城头黄叶多,闻鸡看剑起长歌。徒怜丞相东门犬,犹忆将军半夜鹅。树底衣裳沾雾雨,马前灯火动星河。凉风满路吹行驿,那似金门听玉珂。
【作者简介】傅若金(1303-1342),江西新余人。师从范梈。
【主题】羁旅怀古之作。
66.春暮/郯韶
春色三分都有几,二分已在雨声中。
墙东两个桃花树,恨杀朝来一番风。
【作者简介】郯(tán)韶,浙江湖州人,辞官。
【主题】题图赞美春光。
【注释】《68》又《题倪元镇春林远岫图》,倪瓒,字元镇。
67.泊虹桥口占/顾瑛《39》《68》《344》《436》
三江之水太湖东,激浪轻舟疾若风。白鸟群飞烟树末,青山都在雪花中。
【作者简介】顾瑛(1310-1369),江苏昆山人。少时轻财结客,三十折节读书。
【主题】诗中描绘纵目所见之壮丽河山。
【注释】三江:具体何指,古来说法不一。《176》《429》作《泊垂虹桥口占》。
68.发阊门/顾瑛《68》《176》《306》
阊门西去是阳关,叠叠秋风叠叠山。
便是早春相别处,如今杨柳不堪攀。
【主题】借秋柳衰败,写出离别之时的凄清,表现了诗人的孤苦与伤感之情。
69.五折泉/宋濂《423》《445》
一汲复一汲,有若步云梯。终然投东意,万折不肯西。
【作者简介】宋濂(1310-1381),浙江金华人,著名政治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主题】表达百折不回的决心。
【注释】汲:从井里打水。
70.题倪元镇耕耘图/宋濂《24》《393》
看院留黄鹤,耕云种紫芝。天下书读尽,人间事不知。
【主题】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注释】紫芝:菌名,食之长寿。
71.越歌/宋濂《377》《423》《435》
恋郎思郎非一朝,好似并州花剪刀。一股在南一股北,几时裁得合欢袍?
【主题】表示对爱情的渴望。
72.薤露歌/刘基《23》《24》《157》《175》《350》《385》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阿。
【作者简介】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
【主题】写志士的愤慨。
73.玉阶怨/刘基《52》《346》《429》
长门灯下泪,滴作玉阶苔。年年傍春雨,一上苑墙来。
【主题】描写宫女的痛苦。
74.古戍/刘基《24》《52》《110》《132》《173》《191》《328》《423》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九州犹虎豹,四海未桑麻。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主题】描写萧索景色,对国家人民的担忧。
【注释】新城:河南地名。殷:震响。虎豹:乱军。
75.拜新月/刘基《157》《423》
月生花始开,月圆花渐落。花开人少年,花落人可怜。
女儿拜新月,望圆不望缺。夫圆望不休,既圆应更愁。
【主题】
76.春蚕/刘基《22》《23》《64》《154》《445》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虫不畏人。
【主题】对朱元璋诛杀功臣的畏惧与无奈。
【注释】蜚通飞。
77.题画猫/刘基《24》《423》
碧眼乌圆食有鱼,仰看胡蝶坐阶除。
春风漾漾吹花影,一任东郊鼠化鴽。
【主题】讥讽在其位不谋其政。
【注释】鴽(rú):小鸟。一任句:老鼠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
78.北风行/刘基《102》《191》《377》《435》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主题】讽刺官兵不同的待遇。
79.五月十九日大雨/刘基《23》《64》《30》《102》《435》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主题】写大雨前后的景象。
【注释】殷:震动。
80.采莲歌/刘基《143》
十五女儿花正开,随群逐伴采花回。
浓妆笔似花娇艳,引得黄蜂队队来。
【主题】写美艳的采莲女。
81.雨后慰池上芙蓉/徐贲《22》《23》《30》
池上新晴偶得过,芙蓉寂寞照寒波。
相看莫厌秋情薄,若在春风怨更多。
【作者简介】徐贲(?-1379),江苏苏州人,犒劳不及时下狱卒。
【注释】托物言志,对寂寞、高洁的芙蓉进行慰藉。
宿云如墨绕湖堤,黄柳青蒲咫尺迷。
行到画桥天忽醒,谁家茅屋一声鸡。
【作者简介】李晔(1314—1381),浙江杭州人。
【主题】黑夜挥手告别的瞬间。
【注释】湖一作沏。
83.夜泊/贝琼《24》《424》
四更风露静,欹枕独无眠。野阔天斜倚,江清月倒悬。谁家横塞笛,有客荡归船。可惜云深处,凄凉不及前。
【作者简介】贝琼(1314-1378),浙江桐乡人。
【主题】写旅途夜泊思乡情。
84.寒夜/贝琼《424》
月落江天黑,长风正怒号。灵鸡寒失次,别雁瞑呼曹。
击柝征人起,鸣鸡征妇劳。所思千里隔,十二碧峰高。
85.春雨/郭钰《68》
日夜雨悬悬,问春春可怜。好花俱薄命,似我负芳年。
云气低帘外,江声到枕前。何时是寒食,早已禁厨烟。
【作者简介】郭钰(1316-1375),江西吉水布衣。
【主题】写清寒家境及淡泊心情。
86.宜春赠别/郭钰《68》
微茫烟浪浦帆开,一曲琵琶泪满腮。
江水不如潮水好,送人东去复西来。
【主题】写离别之情。
87.题梅/贡性之《68》《306》
平生心事许谁知,不是梅花不赋诗。
莫向西湖踏残雪,东风多在向阳枝。
【作者简介】贡性之(1316-1379),安徽宣城人,元末任和县令。
【主题】借梅寄托自甘贫寒之意
【注释】王冕画梅贡题诗,否则不贵。《绝句》:王郎日日写梅花。写遍杭州百万家。向我题诗如索债,诗成赢得世人夸。
88.涌金门见柳/贡性之《68》《306》《395》
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主题】写西湖柳树报春。
89.吴山游女/贡性之《68》《306》
十八姑儿浅淡妆,春衣初试柳芽黄。
三三五五东风里,去上吴山答愿香。
【主题】写杭州游春的女子。
90.山雨/偰逊《23》《350》《429》《435》《445》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
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
【作者简介】偰(xiè)逊(1319-1360),维族人,元末江苏溧阳人。
【主题】明处写雨,暗写内心的凄凉苦寂,隐含着对时局的忧患。
91.步月/刘崧《22》《23》《173》
乘凉步月过西邻,草露霏微湿葛巾。
一径竹阴无犬吠,飞萤来往暗随人。
【作者简介】刘崧(嵩)(1321-1381),江西泰和人,官至吏部尚书。
【主题】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92.啄木鸟/刘嵩《24》
啄木鸟,嘴长翼短栖木梢。
空山时时闻一声,木皮剥落非尔情。
此鸟不肥莫弹射,木中有蠹无人识。
【主题】主张保护益鸟。
【注释】木皮句:你的本意不是损伤树皮。
93.岳阳楼/杨基《39》《24》《23》《196》
春色醉巴陵,阑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嶷青。空阔鱼龙舞,娉婷帝子灵。
何人夜吹笛,风急雨冥冥。
【作者简介】杨基(1326-1378),江苏苏州人,官至山西按察使。元末苏州四学士。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岳阳楼》境界最为开阔,人称之“五言射雕手”。
【主题】写岳阳楼上望洞庭无边春色及感受。
【注释】《50》《52》《173》《350》舞作气。《173》《191》《350》《429》娉婷作婵娟。阑干指北斗。九嶷帝子,指湘夫人。
94.天平山/杨基《22》《23》《107》《154》《173》《429》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主题】写苏州天平山风景。
【注释】茸茸:细雨蒙蒙貌。
95.故山春日/杨基《24》
千花万芳委尘埃,只有荼蘼独自开。应是邻家更零落,过墙蝴蝶又飞来。
【主题】层层递进写民生衰隐敝,与却疑春色在邻家相反。
【注释】《309》芳作萼。
96.梦游西湖/杨基《23》
采莲女郎莲花腮,藕丝衣轻难剪裁。
瞥然一见唱歌去,荷花满湖风雨来。
【主题】以美女突出西湖多彩多姿。
97.登岳阳楼望君山/杨基《23》《154》《173》《350》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主题】洞庭湖和君山相映成辉的壮丽景色。
【注释】巴陵:指岳阳。
98.长江万里图/杨基《6》《23》《24》《173》《309》《350》《429》
我家岷山更西住,正见岷江发源处。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江水东流万里长,人今漂泊尚他乡。烟波草色时牵恨,风雨猿声欲断肠。
【主题】题图诗,寄托漂泊他乡对故土的思恋。
99.春草/杨基《30》《50》《120》《24》《216》《346》《385》
嫩绿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主题】借题发挥,写出诗人对生命意义哲理性审视。
【注释】南浦:水滨,指送别处。《23》绿作碧。
100.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杨基《23》
门外春泥一尺深,窗间云气十分阴。寒毡溜雨衾如铁,湿灶凝烟火似金。酒解驱愁时强饮,诗多感旧懒长吟。贫家不愿千金粟,但得阳乌照晚林。
【主题】写贫困交加的苦涩生活。
【注释】阳乌:太阳。
101.咏鸡鸣/朱元璋《194》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作者简介】朱元璋(1328-1398),安徽凤阳人。明太祖。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9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