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项目概述怎么写模板(公司项目概述怎么写)

作为一名B端产品经理,日常做的最多的,可能就是项目。

项目都会有需求方,可能是业务方、可能是甲方、可能是老板。

那么对这些需求方来讲,如何保证项目的可控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项目概述怎么写模板(公司项目概述怎么写)

毕竟没有人喜欢原定计划被打乱。

接下来,就介绍下,自己日常项目经验中沉淀的,自觉比较有效的7个关键点:

目标沟通,是项目的起点,发生在需求方与实施方之间。

可控是相对预期而言的,而预期又是相对共识目标而言的。

所以实施方和需求方针对目标的共识,是尤为关键的。

目标基于需求方的交付描述,即在什么时间内交付什么样的东西,达到什么标准的要求。

如果实施方承接这个目标,那么需求方的预期就形成了。

这时候,项目后续所有的努力,都要奔着这个预期去推进。

按照目标完成,符合预期,无惊无喜;超过目标,那就是高于预期;没有完成目标,那就是预期没有达成。

这时候,所有项目过程中的努力,对面结果,都会显得格外苍白,哪怕是客观原因。

是的,就是这么残酷,人性使然。

所以,在目标沟通时候,除了对需求实现的精准描述之外,对时间点要格外重视。

一般情况下,对大项目,我们并不要轻易去瞎拍个时间,粗拍个时间也仅仅最好只对内不对外。

个人建议,需要等到第5步“时间评估”完成之后,再回执更新时间。

这时候,我们心中有数,承诺起来也会更有底气。

另外,目标沟通时候,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对目标的底线进行确认。

即,如果发生风险,在需求层面哪些是可以放弃的,哪些是决不能放弃的,或者约定另行沟通的机制。

这个步骤,其实不知不觉,会在需求方心中建立一个“更低”的预期。

2、规划立项:

规划立项,分情况,可以是需求方主导,也可以是实施方为主导。

这个步骤,更多是官宣,立项基本代表着万事俱备。

所以,规划立项之前,项目owner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工作。

提前对项目的收益、资源、节奏、风险做深入的了解与推演。

在这个环节,立项会更多的作用,是共识项目参与成员。

告诉大家这个事情为啥做,必须做,基本就是把大家拉到一个船上,锁定资源和优先级。

有时候,一些项目没有立项,没有仪式感,就比较容易受到很多变量的冲击。

PS:规划立项,有时候可以把时间目标留白,当然也可以放在第5步之后,等到时间评估差不多了再开立项会。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即可。

3、系统总览与把握关键点:

这个步骤,基本就到了产品主导的步骤,也是产品设计的第一步拆解。

我认为,系统总览与把握关键点,是整个产品+开发阶段,最能决定整个项目是否会失控的因素。

有人会有误解,总觉得复杂的事情一定要非常非常精细化地理完所有的细节,才具备掌控性。

但现实情况,肯定是不允许我们在定规划时候,把一切细节都研究明白。

所以,如何科学精准地评估,就变得至关重要。

实际上,无论多么复杂的项目,都可以做到内聚非关键细节,做颗粒度转换,再按照关键用户与关键信息流的方式进行串联的。

从顶层到底层,从宏观到微观,在做任意颗粒度去观测的时候,总成把关键点透出来。

对关键点的把控,一定要不断地串流程,串可行性,串配合资源,串时间,串影响点。

真正的高手,必须要具备这个能力。

关键点不一定是非常大的点,也可能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细节如果miss掉或无法实现,可能对整体项目影响巨大。

我们有个业务VP,在过去合作过程中,他总会向我来求证一些东西。有时候是大的逻辑,有时候是一个非常小的细节点。但事后你会发现,他关注的这些点恰恰都是可能会影响全局的关键点。

我很是佩服。

4、风险预案:

风险预案,对关键点来讲,格外重要。

尤其是依赖外部的关键点,一定要时时刻刻保持关注,并且要找到对应兜底的planB。

兜底的方案,可以是人工方案,或其他成本高的方案,或体验可能不太好的方案。甚至是降级的方案,这样至少能确保最低的交付水平。

另外,在产品阶段,也要关注到主观风险。有时候,产品会对设计中的某一点没想清楚,这时候就会先放下去推进其他确定的事情,把风险留在了最后。

到了最后,突然发现,没想清楚的点,恰恰就是有问题的点,这时候可能会造成整体方案的倒塌。

所以,千万不能任由模糊的、没想清楚的内容存在,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集中精力优先解决这类问题,而不是花精力去推进其他可控性很强的事项。

5、时间评估:

时间评估至关重要,除了需求内容,就是交付时间了。

项目负责人同学,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都应该具备一个能力。

那就是基于一个粗框架的项目,给出一个相对准确可参考的大概排期时间。

这个不是说让大家随便拍脑袋,而是基于负责人对团队成员战斗力的理解,以及对系统实现成本的理解。

其实有时候,项目规划就是要粗着排,要想完全精准,其实不太可能。

就像国家的航天工程,动不动就是几十年的计划,这里面有多少的困难,多少的未知,没有人能预料到。

所以,粗排的时间,我觉得能保持70%的准确即可,其他的30%变量就交给目标驱动吧。你要坚信,团队会为了这个目标去想尽各种办法。

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做到像精密机器一样,精准到跟计划完全一样。

但是,这正是团队基于目标驱动最好诠释的机会。

当然,适当的buffer也要预留。凡事不要拍死,相对保留一点余地。但是这又不代表消极或故意宽松对待,这是两回事。

6、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的核心,就是基于规划把控进度和解除风险。

核心逻辑就是周期性check资源和节奏是否出现与规划的偏差并及时修正,避免积小疾而为大患。

另外,对于超大项目,项目管理要拆成一个个里程碑,便于团队有节奏感,不至于一根弦儿绷得太久容易出问题。

7、预期管理:

预期管理,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伴随着项目整个过程。

它其实起到一个修正目标的作用。

预期管理,要及时能将风险(不可抗拒或外力)变动进行同步,给出影响评估并说明下一步应对举措。

千万不要一直是一切顺利,最终产生了问题。

尽管客观上没有人喜欢被预期管理,但至少预期管理相比突然的变化也算体验好一些的。

信息同步,最好是固定周期同步进展,让相关人员都能做到心中有数。

及时信息主动同步,不止是拉齐大家已发生的过去信息,更多是基于现有信息,让大家再次调整阵型。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做躺平式的预期管理,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开始去聊改变目标,更多情况下,我们应该是还做完了所有主观努力之后再去聊。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负责人)也应该要尽到责任,周期性及时追结果,尽可能去提前发现风险。

以上7点,就是我认为对项目可控比较有效的关键点或步骤。

作者|四书五经六小艺产品能力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产品经理就是善于解决问题并创造价值的人。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913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