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赞美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句子(赞美医护人员的句子)

面对新冠疫情的扑朔迷离

赞美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句子(赞美医护人员的句子)

很多的医务工作者,因为专业的限制

并不比普通人多出太多的认知

也没有与之对抗的“秘笈”

甚至是趁手的“武器”

他们的身上

更多的是被需要时的担当和勇气

是应势而行、因需而变、闻令而动的迅急

是战病毒、除病痛的努力、再努力

是遭遇顽疾、面对难题的不退缩、不放弃

是每个岗位、每个角落的加班加点、倾尽全力

是很多很多份的不容易……

为了那里的山河无恙、人间安乐

——致敬支援核酸采样的中心医院人

当疫情警钟敲响,沈阳市、灯塔市亟需对重点地区和风险人群进行扩大范围排查时,我院医务工作者迅速集结,火速奔赴,支援核酸采样,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有一种速度,叫中心医院速度

3月22日,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下午2:50,市卫健委通知有紧急核酸采样任务,医院护理部立即发出通知,15:10,8名护理工作者——呼吸与危重症一科李宏博、手术室屈煜涛、普外七科许婷、消化中毒科关晓倩、呼吸与危重症二科王睿凡、肿瘤内二科高妍、内镜室张蒙、院前救护队刘健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仅仅20分钟!全部到齐!正忙着工作的手术室老党员屈煜涛甚至来不及换衣服,穿着工作服就出发了。

3月26日,再次接到紧急任务,支援灯塔市全境核酸检测筛查。护理部紧急从各临床科室抽调29名护理骨干,40分钟集结,立即奔赴,下车即投入工作。

4月3日晚,我院接到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关于紧急调派医务人员支援沈阳市4月4日核酸采样工作的通知》特急电通知要求,即刻召开党委会,不到一个小时即在人手已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调集85名医疗护理精兵强将。4月4日晨5:20集结出发,其中35人是由支援灯塔直接转战沈阳。

还有数不清的医生护士下夜班接到任务后立即转战各个社区、村去支援核酸采样,经常工作至深夜……大家用“若有战、召必至”的迅捷共同印证了什么叫中心医院速度!

有一种奉献,叫舍小家顾大家

3月22日,直到坐上大巴车,大家才知道此行是前往灯塔市为当地居民筛查核酸以防止疫情进一步扩大,“当时内心是有些忐忑的,那里疫情怎么样?防护装备够吗?什么时间回来啊?”2019年参加工作的肿瘤内二科高妍说,“但这样仅仅念头只闪现了几秒,看到身边姐妹每个人目光坚定,顿时觉得充满信心。我们是战士啊!灯塔我们来了!辽阳,必胜!”

救护队护士刘健爱人是一名医生。坐上出发的大巴车,她立即给爱人打电话:“孩子怎么办?”爱人说可以将孩子送到外婆家,于是她草草说句“注意安全”就挂断电话直奔灯塔。

“虽然心里牵挂担心家人,但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员,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职责所在。疫情就是命令,防范就是责任。我要不顾风险,不惧艰辛,奋斗于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普外七科许婷说,“别人说我们是身着白衣、心有锦缎。我说我虽是身着白衣,但却是一身铠甲,让爱与使命同行!”

导管室护士长张阳曾于2020年奔赴武汉雷神山医院支援,此次家乡出现新冠疫情,她再次毫不犹豫地加入到支援队伍中来。

关键时刻,大家用无私无畏、坚毅果敢展现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医者担当。

有一种坚守,叫“为了你”

为了方便群众,大家身着“大白”饿着肚子工作到深夜甚至是下半夜是常事。每个人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痕,又累又饿又渴,却谁也没有喊停。对居家隔离的、行走不便的就上门采样。无论多远多偏僻,没有车就步行坚持,做到应检尽检、规范采样。

内镜室张蒙说:“到灯塔的第二天,我们组三个人到村里采样,大约有1600人左右,意味着每个人要采500多人。连续工作4个多小时后,午饭在驻地倚墙吃一口。之后又拿起箱子挨家挨户去为居家隔离的、行动不便人员上门采集。”为了高效工作、节省防疫物品,即使工作到深夜,大家也往往坚持工作结束后再吃晚饭。

呼吸与危重症一科李宏博说:“在短短的一周内,我们就先后到灯塔市葛西河社区、西马峰镇五一村、西大窑镇二台村、柳条子寨北李村、万宝桥街道金澜社区、幸福家园社区、五星镇杨家村等。可以说从主城区到乡镇村里,都留下我们“大白”的足迹。”作为首批赴灯塔核酸采样的队长,除了做好核酸采样,她还要做好组织队员每日晨起自采核酸工作、物资发放、采集核酸信息登记统计,清点出勤、安返情况、联系酒店后勤等工作。每天她第一时间将上级安排任务进行分解、传达并监督执行。对防疫物资进行分类、清点、分发、统计,使防疫物资有效利用。针对出现问题,及时协调沟通、上报、保证采集核酸工作的效率。同时还要督促队员在核酸采集过程做好个人防护,对群众进行防疫措施宣传。了解队员们思想情绪,及时疏导沟通……工作到下半夜成为日常.

神经内三科护士长李惠在支援灯塔市采集核酸的同时,还放不下科室的几十名病患。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与科室同事联系,询问科里的患者情况特别是重患病情,安排协调护士闭环期间的工作,帮助大家解决存在问题。

第二批赴灯塔支援的领队张钟尹、赴沈阳支援的领队邢丽娜不仅要负责核酸采集工作,还要身兼数职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突发问题,指导当地居民做好防护。

赴沈阳支援的队伍中,有的已经离开临床多年,为了完成好核酸采样任务,她们早早就开始“备战”,每天“勤学苦练”,让自己尽快“成手”。持续一天的采样,每采一个标本,就要抬起一次手臂、进行一次手消、每十个封袋,一个个循环往复的动作,双臂酸痛、双手失去知觉,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到了饭点,仍然坚持为等待的百姓做完。

有一种感动叫倍感值得

虽然早春的天气持续阴冷,但是在核酸采集现场,大家经常被一声声“谢谢”所感动。内镜室张蒙在一次上门采样时,一个小姑娘从大门的门缝里塞出来一包暖贴要送给她,说“这么冷的天,你们在外面一呆就是几个小时,这个暖贴送给你们,可以取取暖。”张蒙说:“虽然天是寒冷的,可听到这样一番话,瞬间觉得再苦再累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也是值得的。”

消化中毒科关晓倩还清楚地记得,在灯塔的第二天,在一个村子里,得知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便开车带着她到村民家采集核酸。在离开村子,村干部还专门开了简短的感谢会......“他们做的细节让我感动不已,心里不停重复:值得值得……”

呼吸与危重症二科王睿凡说,当村民说:“看见你们就安心了”,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争当“最美逆行者”!

在沈阳榆树屯社区采集核酸的护士高楠,虽然年纪不大,却是采集核酸的“元老”,从核酸检测点成立伊始她就奋战在那里。娴熟的技术、热情的服务、严格的手消令一起工作的其他医院同行赞叹不已。期间一位小男孩就是冲着她笑个没完,却怎么也不肯张嘴,反复劝说下,历时10分钟左右终于采集成功。家长竖起大拇指,连连夸奖辽阳的“大白”了不起,并深深地鞠上一躬………

灯塔市居民王洪武赋词一首感谢医务人员:

西江月?白衣战士

冠疫红尘施虐,仲春小镇维艰。何人舍命忘饥寒,彰显一腔肝胆。砥柱中流播爱,金梁架海擎天。舍生忘死卫民安,那是白衣铁汉。

还有居民作画送给医疗队员

考验如火,淬炼真金。疫情面前,辽阳市中心医院人再一次挺身而出,为古城,为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835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