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春笋的营养价值(春笋的营养价值与禁忌)

在春雨滋养下,在春风呼唤中,春天不但风光无限好,还是人间好“食”节,在温州的春天时令蔬菜中,有一道来自春天的特有美味——竹笋。

春笋的营养价值(春笋的营养价值与禁忌)

竹笋

WENZHOU.

它被誉为春天的“菜王”,尤其是在清明前后的一个月里,是食用竹笋的黄金季节,它是可荤可素,可炒、炖、煮、煨的佳肴,而且春笋鲜嫩肥美,营养价值高,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

春天的味道是什么?懂得春日尝鲜的餐桌上,少不了春笋这道来自大自然的美味。

在温州市区较有名的产笋地———瓯海区瞿溪街道下辖的林桥、岭背、大岙、泉东川村等村看到,沿着盘山公路两侧分布着广茂的竹林,竹林深处,春笋有的破土而出,有的则跃跃欲试,林中随处可见拿锄头找笋、挖笋的身影,及挑着挖好竹笋下山的村民。

在这里,到处可见挖笋的村民。

找笋和挖笋要凭熟练的经验,需要先观察毛竹叶,毛竹叶颜色青翠的竹林下开始找,找地上泥土出现微微隆起开裂地带,这些地下容易寻找到新笋。

另外,笋的质量取决于土壤及出土程度,一般埋在黄泥深土层下的“白茅笋”,又嫩又甜,如果出了土,顶部叶子变绿变黑了,变老了,味道差了。

所以,长笋季,每天要到竹林走动观察,春笋冒头就要尽快挖了,否则冒头的春笋很快长高就不好吃了。

据介绍,一般每年的春分到立夏前是出笋季,其中清明前后一个月笋最多,价钱也最便宜,口感也最好。

瞿溪素称浙南古镇,古镇以三溪河主流瞿溪河而得名,曾以盛产竹笋而声名远播。

这里的食用笋主要产自大川片,大川片竹林面积共有4000多亩,食用笋基地面积1500多亩,年产竹笋约175万公斤。

2006年,瞿溪就成立了以大同村为主的食用笋专业合作社,申报了食用笋商标,产出的竹笋直销温州菜篮子市场,笋也成为瓯海的地方特产,并以“色白、体肥、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出笋季,每天清晨,山上的笋农开始挖笋,并将笋运到山下瞿溪街道宁屿路附近的岩门角春笋集散市场出售。在岩门角春笋集散市场看到,沿路200多米约有40个鲜食竹笋临时摊点,有批发、有零售。

笋农介绍,这个集散地是村民自发形成的,已有几十年,一般清明前后销售约1个月时间,瞿溪辖内及周边十多个村庄的村民所挖的鲜食竹笋全部汇聚在此,是正宗的本地笋销售地,非常新鲜,吸引了市区的酒店、农家乐等餐饮企业及瞿溪周边的市民前来选购。

为了打响瞿溪春笋招牌,2019年,瞿溪街道还举办了首届“节节高”笋文化节,吸引游客来观竹景、挖竹笋、品竹笋。

温州气候温暖湿润,十分适宜竹子种植,种植历史悠久。在温州菜及典故中,有关温州竹笋的历史故事记载,温州本地竹笋味道鲜脆,有笋同肉价之说。1876年温州开关后,温州港成了浙南物资集散地,温州市朔门街、麻行、西郭外开设了许多“山货行”,每年都有大批用竹排打捆起来的竹笋干远销国内外市场,深受客户喜爱。可见,竹笋是温州传统的一道时令特产。

温州全市约有70万亩毛竹林面积,可产食用笋的竹林面积约达10万亩,温州的永嘉有溪下、黄南;乐清有智仁;泰顺有黄桥、竹里;瓯海有瞿溪、泽雅;平阳有顺溪、青街;苍南有桥墩、腾垟等地均分布有食用笋规模产出乡镇。近几年,温州各地在推广毛竹的“一竹三笋”高效栽培技术,是指竹材和春笋、鞭笋、冬笋,其三笋统称毛竹笋。

在瓯海区泽雅镇垟田村,这里是传统优质高产毛竹笋用林产区,2014年起,开始实施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先后被列入温州市林业“四新”推广项目和“一亩山万元钱”示范基地,经过多年建设,已成功地实现了笋用林的高产和早产。

通过高效栽培项目,在温州,冬季到次年2月份出产毛竹冬笋;清明前后,出产毛竹春笋和雷竹小笋;5月——10月是绿竹产出的马蹄笋;还有夏、秋季的毛竹鞭笋,温州几乎一年都能吃上各种鲜食笋类。

除了鲜食笋,温州人也喜欢晒笋干,笋干是以新鲜竹笋为原料,经煮熟或腌制后晒干,干制使竹笋制品具有良好保藏性。也有文成、永嘉等地的百姓,喜欢将笋进行腌制,也赋予了笋特有的风味。

挖笋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1)挖笋时,不能伤到春笋本身,以免水分流失影响味道。

(2)挖春笋时不能离笋子太近,要离笋子半米左右的地方开始挖,要往深处挖,当深到半米左右再逐步往笋子靠近,见到笋根以后,先把笋子周围的泥土挖掉,再挖断笋根,然后把笋子用手提起来。

(3)不可滥挖,应保留一些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笔直如宝塔的春笋做苗,使其长成竹子,确保来年竹子产量。

(4)笋挖出后,一定要将土填回,防止竹鞭受到影响,确保第二年可能再生

延伸阅读

温州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瓯越鲜风”,是温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位一体”改革,加快农产品品牌向高端化迈进的重要举措。“瓯越鲜风”品牌传递的不仅是温州人舌尖上的鲜风追求,还有温州人时代弄潮儿的先锋追求。

通过对“瓯越鲜风”品牌的不断运营,全力助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加快形成生产有基地、产品有特色、销售有渠道、运营有团队的新格局。

通过品牌赋能和政策支持,让温州的农产品品质更优、卖的更好、走的更远、附加值更高,最终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832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