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2022(北京市常住人口总数2022)

欢迎在今日头条关注@城市情报栈。

2022年9月19日,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全国各地的都市圈规划,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我国都市圈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各地要尊重客观规律,不能跨越发展阶段,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推动都市圈建设”。“同时,要依据人口经济联系科学合理确定都市圈空间范围,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这个发言,被一些分析人士解读为是给都市圈热潮踩刹车、泼冷水,会导致很多城市的都市圈梦想破碎。

上海市常住人口总数2022(北京市常住人口总数2022)

显然,这个约束只适用于实力不强的城市,上海这样的经济Top2尖子生并不受限。

果然,2022年9月28日,《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重磅出炉,上海领衔的1+8超级“大都市圈”横空出世!

此前已出现了多个“城市群”、“都市圈”,而此次发布的规划是“大”都市圈,属全国首个!大上海,大都市圈!

这份规划的文字风格,与我们经常研究的北京的各类规划完全不同,没有那么生硬,很接地气,也有那么一点诗意。

文化同源、人缘相亲的文化圈。水脉相依造就了江南人精致柔和的文化调性。历经良渚、马桥文化的发展,再到先吴、古越文化的繁荣昌盛,最终汇聚进入共同的江南文化。同根同源的文化,加之近代大规模的人口往来交流,成就了这个人文相亲、血脉一体的都市圈。

谁会受益?

上海大都市圈,以上海为中心,再加苏浙8个城市,包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为7742万人,圈GDP为11.16万亿元。

有意思的是,杭州并不在内,可能是实力太强了吧,杭州野心勃勃,估计不想给上海当小弟。

规划定位

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建立涵盖顶级全球城市、综合性全球城市、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的多层次功能体系。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

1个顶级全球城市:即上海市区,在全球各领域达到一流水平。

3个综合性全球城市:即苏州市区、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与上海共同组织全球核心功能,携手迈向全球城市“第二方阵”。

6个专业性全球城市:即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南通市区、嘉兴市区、湖州市区、舟山市区,在专业领域发挥国际影响力。

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包括上海的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江苏的江阴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浙江的余姚市、慈溪市、嘉善县、桐乡市,承担全球特色功能。

19个相对独立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服务本土,为全球城市及节点提供有力支撑。

五个协同区

轨道交通网络

上海大都市圈内将形成约7500公里的轨道网络,线网密度达到13公里/百平方公里。

重点织补都市圈层级的轨道网络,与既有普铁共同作为服务都市圈内城际出行的轨道主体;利用国铁干线和跨区地铁作为都市圈内城际出行的补充;推动都市圈轨道实现公交化运营,提升服务品质。

跨区地铁和公交化运营是最大的亮点。

将成立由各市铁路或轨道建设投资集团组成的大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都市圈轨道层级的铁路所有权、经营权下放至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公司,由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公司负责协调规划方案、落实资金、自主建设、运营和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促进大都市圈内轨道设施共建共享。

上海有大都市圈,北京也提出了”首都都市圈“,参考“京津冀协同”八年之后,“首都都市圈”出炉。以超级大都市为龙头建立都市圈,将会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口号都喊出来了,落地效果如何,拭目以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8030.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