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怎么办(孩子说话晚怎么办才好)
戳↑关注,你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丸子爸是个智障,已经是官宣的事实了。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孩子说话晚怎么办才好)
我记得那会儿小丸子满月体检的时候,长高了5cm,丸子爸掐指一算,说:“小丸子这一个月长5cm,一年可就长60cm呢!”
看着他眼中流露的沙雕之光,我都不忍心戳穿他。嗯,照这个速度,现在我就应该能收获一个姚明了。
不错,油腻中年男,你很有想法!
除此之外,他还问我为什么小丸子4个月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是不是发育有问题?怎么得,你是想让她给你来一段配乐诗朗诵还是来一段rap?
虽然丸子爸是个傻子,但是孩子说话晚确实是很多家长纠结的问题。
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孩子说话晚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引导。
我个人认为,除了胖这种技能是与生俱来且完全不需要学习以外,其他技能都要学习。
所以想让孩子说话,多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别管孩子能不能听懂,会不会回应,你都得多和他说话。只要他在努力发出不同音强、音调、音质的声音,那就说明孩子准备说话,你回应得越多,越把它们当成真正的讲话,越能激发孩子交流的欲望。
不要觉得现在不说也没关系,反正以后慢慢就会了。
之前我也有类似的想法,觉得不着急挣钱,以后慢慢会有钱的。
除了沟通少,还有一大原因就是不给孩子发挥的机会。
现在几乎家家都有一个“高级翻译家”。孩子不需要说话,确认过眼神,就知道你想要什么。
我们家的“高级翻译家”是奶奶,小丸子那会儿根本不需要说话,只要哼哼两声,奶奶就知道她要干嘛,破译能力简直max。这就直接导致小丸子觉得说话这事儿没用,越来越懒得说。
所以说,大家别觉得你能成为最懂宝宝的人还挺自豪的,等她越来越不愿意说话的时候,锅都是你的。
既然原因已经知道了,那么孩子说话晚到底应该怎么引导呢?主要看以下6步。
多和孩子沟通。
6~7个月之后,孩子就开始积极地模仿说话的声音了,所以大家要做的就要尽量多和孩子说话,帮他将语言和见闻结合起来。
比如给孩子拿东西的时候,不要默默地递给他,而是用语言说明这是什么。告诉他“这是西瓜,这是南瓜,这是傻瓜,啊不是……这是你爸”。让孩子能够将词汇和物品进行对应。
拒绝做“高级翻译家”。
比如当孩子指着玩具发出“嗯啊”的声音时,大家即便明白了他想要玩具,也可以故意拿给他绘本。这时,孩子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会想办法表达。
不过,用这个方法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让孩子太长时间都达不到目的,以至于大哭大闹,这样会打击他的积极性。
大家可以在故意拿错一两次之后,拿起玩具,向孩子强调:“哦,宝宝原来是要这个玩具啊!”这样孩子就能明白,下次想要玩具时,得说出“玩具”这个词才行。
使用小技巧进行引导。
多让孩子参与。
不管是为孩子读绘本还是跟他讲话,要创造大量机会让孩子参与进来。提些问题等他回答,或者让他来主导。
如果孩子说“嘎嘎嘎”,你也跟着“嘎嘎嘎”,孩子说“哈哈哈”,你也跟着“哈哈哈”,虽然这个画面看起来没什么意思且很是沙雕,但是这会让孩子知道,交流是双向的活动,是有互动和回应的。
有耐心、包容孩子的错误。
千万别觉得教人类幼崽说话是最容易让人不耐烦的事情,等你的孩子上了学需要你辅导作业的时候,相信我,你会怀念这段美好时光的。
因此,多给孩子一点耐心,你觉得无聊又烦躁的一遍遍的重复,一遍遍的纠正,对于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除此之外,也要包容孩子的错误。有时孩子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并不准确。对孩子来说,一个“词”就是指任何固定代表同一个人、同一个物体或事情的音节,所以即使孩子每次要吃奶的时候说成“来”,你也要像对待一个正确的词那样尊重对待。
由简单到复杂的表达。
等孩子2岁以后,就要逐渐让他开始尝试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这个意思也要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
我举一个小丸子的例子。比如,吃饭时间到了,我就告诉小丸子:“小丸子,去叫爸爸吃饭。”虽然丸子爸已经知道了她想说什么,但是依旧故意提问:“你来找爸爸做什么呀?”
这样,就给了她机会重复我说的话:“叫爸爸吃饭。”慢慢地,就可以提高交流难度,问一些题外话,像是今天晚上吃什么、小丸子喜欢吃哪些饭菜、除了爸爸还有谁要吃饭等等。
让孩子学会思考,且能独立表达。
小编说
关于说话。
为了让小丸子能追上语言发育的进度,所以丸子爸跟个永动机似的不停歇地和小丸子说话,聒噪到让小丸子无比嫌弃。
每次听不下去的时候,小丸子就会冲她爸摆手,一边摆一边说:“爸爸,你别说了!”
某天,勤劳的老父亲伤心了,佯装生气地说:“小丸子,你不能这么对爸爸,爸爸会不开心的!”
小丸子想了想,默默地收了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一边摆一边说:“爸爸……我就想给你比个6!”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