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2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纪检)
近日
北京法院组织开展了
第一届司法政务技能比赛
2022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22优秀党务工作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纪检)
经过层层选拔
优中选优
51名干警脱颖而出,荣获“标兵”称号
为充分展现标兵风采
京法网事开设
“标兵是怎样炼成的”专栏
专题发布各专业领域的标兵代表事迹文章
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启
向标兵看齐的学习之旅吧!
“党务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在人民法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要在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上走在前、做表率。”谈及自己的工作,北京法院第一届司法政务技能比赛党务专业标兵第一名、三中院组宣处干部郭文骁是这样诠释的。在她看来,党务干部虽不在司法为民、定分止争的第一线,但默默保障审执主业,用党务干部的方式服务人民群众、助力发展大局,就是他们深耕的热爱。
永葆政治忠诚,助力政治机关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讲政治是具体的,不仅要有鲜明的态度,更要有扎实的行动。政治部要认真思考新时代法院建设中,究竟怎样才能让‘抓党建带队建促工作’的理念落地生根?”三中院党组多次在工作部署会上提要求、做指示。
六年的党务工作经历,让郭文骁对“抓党建带队建促工作”的理念有了初步的思考。在她看来,党建是统领,要通过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引领广大干警勇挑重担、坚毅前行。因此,她常说,“党建工作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我们要引导广大干警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在大家眼中,郭文骁在讲政治上的自我要求更严。入职以来,她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头等大事。不论面临多么繁重的工作,她都有每天坚持理论学习的好习惯。书桌上、床头前,都放着厚厚的一摞书。好的文章,来不及抄下的,就用剪刀裁剪下来贴到装订好的大册子里。翻开她的笔记本,一笔一划记下的,是一名党务干部对党忠诚的赤子之心,更是她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在推动各支部加强政治建设方面,总有郭文骁积极参与的身影和付出的汗水。她先后参与制定三中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措施》,参与建立党支部书记考核评议正、负面清单,推动实现抓党建成效与选拔任用、奖励惩戒挂钩,三中院还被评为全国法院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工程“优秀组织奖”……
正是在这些急难险重的党建工作中,她提升了站位,历练了业务,发掘了潜能,致力成为推动司法政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法院建功新时代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她撰写的10余篇党建经验文章先后被人民网、《法院队伍建设》等发表,执笔的党建调研报告、示范案例也在北京市获奖,她个人多次获个人三等功、嘉奖奖励,还先后被评为院“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三中榜样”等称号。
正如她所言,“法院党务干部要把岗位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坚持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首都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持续为司法事业作贡献!”
强化党建赋能,助力审判职能延伸
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新设立的首个中级人民法院,为更好护航新时代首都发展,三中院党组提出创建首都及全国一流法院的发展目标,以及“12568”总体框架。
如何助推三中院更好履行新时代首都法院职责?如何为“双一流”法院创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全院上下全面开启创建新征程时,在领导的指导下,郭文骁一直在思考。
“在我看来,新时代人民法院,应始终牢记‘国之大者’,不仅要忠实履行审判职责,更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认知下,郭文骁积极搭建平台,助力审判职能延伸。
“这次线上普法活动非常好,法官精准普法,对我处理当前遇到的难题,有很大的帮助,感谢活动组织方!”后台群众真挚的留言让郭文骁长舒了一口气。
这事儿还要从一周前说起。暑假即将来临,不少社区群众通过三中院法官工作室提出建议,希望法官能够针对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开展一次普法活动。为了更好满足大家的法律需求、提高活动辐射力,郭文骁主动与团市委联系,共同开展了一次“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线上主题活动。
前期精心细致的组织策划赢得了大家的广泛好评。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近500家社区青年汇、收获点赞人数超26万、群众满意度达98.6%。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她深受启发,脑海中也萌生了“党建引领,赋能诉源治理”的想法。
灵光一现的想法,实践起来需要诸多谋划。考虑到三中院“法·治”双报到党建品牌已在驻地街道初见成效,如何创新深化,是摆在郭文骁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处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她决定把“法·治”双报到党建品牌搭建成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马克思主义读书班”的实践基地,通过党建引领,“一小组一点位”精准助力辖区及全市市域基层治理,引导广大青年干警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成效体现在人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上。
经过数周的筹备、沟通,三中院在全市法院率先与北京团市委共建“社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司法服务延伸覆盖至全市500家社区青年汇,得到社区群众的点赞好评。在党建引领下,三中院各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深化首都中院诉源治理新模式,出台“诉源治理12项机制”,固化“双接”联系法官服务群众机制,示范裁决进社区、进街道释法调解等机制不断完善。截至目前,三中院一审收案量同比下降49.48%,辖区法院一审收案量平均降幅超16%,有效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积极助力首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党建引领宣传助力讲好新时代法治故事
早上七点,正值北京地铁的早高峰时段,地铁15号线的乘客被车厢内的视频吸引了目光。视频里,三中院干警用时下流行的网络热梗,提示大家注意预防养老诈骗。视频播完,车厢内的一名乘客说道,“这条普法视频做得好,灵活生动、贴近实际,得让我妈来好好看看,别再上当受骗了!”
听到大家的讨论,郭文骁的心中有自豪、有感动,她真切地感受到了法院党建宣传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于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意义,这也让她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新时代法院党建宣传工作中。
用情用力讲好法治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法院和法官形象,是新时代法院宣传工作的重要政治任务。“虽然不在审执一线,但作为一名党务干部,我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为了做好新时代法院宣传工作,入职6年,郭文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爬了数不清的格子,同时,她还创新合作交流机制,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与总台云听、《法治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以及北京交通委等单位加强党建共建,三中院新闻宣传工作不断改进和提升:普法短视频多次入选微博热搜榜,公共空间宣传实现了全网全线路覆盖,单月宣传覆盖4.5亿人次,《法治日报》、最高人民法院宣传报道。她说,“党建工作就是要把每个人的付出聚集起来,以倍数的效应为司法事业作贡献。”
郭文骁的付出和奉献,只是三中广大党务干部的一个缩影。对每一名党务干部来说,从懵懂新人到成熟骨干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倾注着汗水与热爱。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依旧会用属于自己的方式描绘属于他们的“诗与远方”,为擘画法治事业的壮美画卷贡献智慧与力量!
供稿:北京三中院
编辑:江婷姚日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