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翻译及赏析)
唐代诗歌作品关于酒的数不胜数,除了诗人醉酒之后抒发自身感情和抱负的诗,还有一些是专门题写在酒店或酒旗的诗作,使其成为酒文化传播的又一媒体路径。
文人嗜酒,酒之于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表达。因此他们或在酒店内小饮独酌,或与友共饮,酒酣之时创下流于后世的千古佳作,尽兴之时更会题诗于此,潇洒而豪情。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翻译及赏析)
李白诗作《金陵酒肆留别》即为在赴扬州的临行之时,与友人在酒店酌饮而作:“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店内酒香四溢,吴姬捧出美酒,劝客人品尝。春风沉醉、柳烟迷蒙的江南三月,置身于酒香浓厚的店内,如沐春风,令人陶醉。于是便将其中著名诗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一联题于酒店,可见其爱酒之深,更极大地提升了酒店的文化内涵。
文人爱酒,常至酒肆开怀畅饮,饮至酣处,便会题诗于酒肆内,对佳酿大加赞誉,诗人岑参写到“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钱沽”,郑谷亦写有“竹巷溪桥天气凉,荷开稻熟村酒香”的诗句。诗人韦应物题诗《酒肆行》:“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还有唐代诗人钟离权,才华横溢,更是十分爱酒之人,其在酒后曾作下《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得见清平有几人。”
题于长安酒肆之诗句颇具仙道意境,携酒在身,饮酒小酌,闲致而淡雅,亦使得长安酒肆声名远扬,同时其也作为一种传播载体进一步宣传了酒文化的无限魅力。
此外,为了招揽顾客,唐代的酒楼亦有将诗人的诗句题写在店门口或店内的,如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长流”、“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还有《醉酒歌》中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千杯饮尽刘伶愧”,《开愁歌》中的“旗亭下马解秋友,请贳宜阳一壶酒”等,被当时众多酒肆引用。他们或将酒之诗词题写于酒肆门口,或挂于店内牌匾之上,以彰显酒肆深厚的文化底蕴,借著名文人之势打造酒肆文化,以使酒肆生意兴旺。
因为唐朝酒肆众多,分布广泛,而其本身又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其亦作为一种媒体路径,具有很大的传播价值,进一步推动了酒文化的深远传播。
在唐代文学中也有很多关于酒旗的描写。酒旗,又称为酒幌子、酒望子、酒帘、酒招、酒标、酒幔、酒榜、风帘等等。酒旗的大小以及数量都代表着酒店的规模与经营的情况,可以说酒旗也是酒店的招牌,亦是我国悠久源长的酒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酒旗直观形象,是传播信息、吸引顾客的有力宣传载体。至唐代,酒旗遍布各处,极为普遍,异彩纷呈。在许多文人佳作中亦可以看到当时酒旗发展的繁荣,如杜牧的“水村山廓酒旗风”、白居易的“酒旗摇水风”、刘禹锡的“酒旗相望大堤大”、陆龟蒙的“酒旗风影落春流”等等。而这一时期酒旗标志较为简单,多为一个“酒”字,但亦有将文人题词或有关酒的部分词句悬挂到上面的,如“碧疏玲陇含春风”、“与尔同消万古愁”、“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杏花村”等等。店家常常将酒旗挂在屋顶或置于酒店门匾之上,抑或立杆扯旗,使其扬在半空。酒旗位置醒目,顾客往往从很远都难看到,因此有很好的招揽生意的作用,且酒肆众多又分布广泛,传播效果明显,亦丰富了酒文化的传播路径。
除了酒旗,古时酒肆的店家还喜欢贴酒联,即在酒店门前两边的对联,作为一种招揽顾客的广告形式,以引起文人墨客的喜爱,酒客望联进店而饮酒。所以酒联的内容大多为赞誉店内酒香醇厚或饮酒至酣之句,如“猛虎一杯山中醉;蚊龙两盏海底眠”、“沽酒客来风亦醉,卖花人去路还香”等。有的文人饮酒后,因其酒口感香醇,或是豪饮尽兴而抒情,亦会挥笔而题赠酒联,“十里闻香三里醉;一杯进口五云飞”、“一酌千忧散;三杯万事空”、“陈酿美酒迎风醉;琼浆玉液透瓶香”、“泥坑酒来凤仪醉;欢宴人去路还香”、“刘伶问道谁家好,李白回言此处高”等等,或大赞美酒佳酿,或酒酣而情至,有感而发,极大地丰富了酒联文化。
据载唐朝兴建的湖南岳阳楼上这样一副酒联:“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吟诗把酒,无我无人”,将酒之意蕴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可见酒联在唐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除写酒香之联,还有记录文人墨客饮酒酣醉之后醉态百状的对联,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如“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账;艄公摇橹;作揖打躬讨船钱”、“红白相兼,醉后怎知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贾岛醉倒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等等,题材丰富多样,意蕴十足。
在文人之风和饮酒之风的推动下,酒文化不断升华,并物化于酒具之上。有关于酒具上的诗文,题材多样。有的酒具上直接标注明确的酒名,如“美春酒”;有的则题上诗句,如在湖南省馆藏的唐代青釉褐彩“春水春满池”的诗文酒壶上,就题有“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的五言诗,美景佳人,佳酿相伴,诗趣盎然。在“去岁无田种”的诗文酒壶上,题有“去岁无田种,今春乏酒财。恐他花鸟笑,佯醉卧池台”的诗句,以无酒之窘迫反映出诗人的落魄和贫苦。还有“古人车马不谢,今时寸草须酬”等诗句,将酒文化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大地推动了酒文化的深远传播及流传。
来源:中国酒业协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6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