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蒜苔怎么做(蒜苔怎么做好吃)

大蒜传入到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至今,在南北各地都已有广泛栽培。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还出现了很多优质栽培区域,并获批地标农产品,成为当地农民朋友增加收入的重要栽培作物。大蒜独特的辛香气味,使之成为很多人情有独钟的餐桌调味品和开胃菜,这一良好的消费市场基础,也为实现大蒜高效栽培奠定了基础。

大蒜适应性强,管理环节不复杂,容易实现规模化和机械化栽培。随着机械装备和栽培理念的改进,大蒜栽培正越来越朝着省力化方向发展,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有助于提高栽培效益。

蒜苔怎么做(蒜苔怎么做好吃)

不过,大蒜生长发育有自身规律,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在掌握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管理,这是大蒜栽培获得丰产丰收的基础。如果忽视大蒜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以机械化为代表的省力化栽培,也将无助于实现大蒜优质高产。

结合多年服务基层农业生产的经验和自身的栽培试验,为卿画眉说三农将大蒜高产优质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为以下6个方面,希望为农民朋友通过科学种植大蒜实现增产增收提供指导。

原创不易,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您关注并评论点赞,这将是我继续做好农技知识科普的强大动力。

蒜种本身的质量优劣,是大蒜栽培能否顺利实现高产优质的基础。在选择蒜种时,要充分考虑将来的目标消费市场需求特点,比如做出口栽培,往往独头蒜的价格和效益更高,而且对蒜头的大小规格和蒜头均匀度要求也更高,这中栽培需要选择个头偏小(一般以3克为宜)且大小趋于一致的蒜瓣做种蒜;如果是常规的多瓣蒜栽培,就需要选择偏大的蒜瓣,单瓣的重量以5克左右比较合适。

除了大小规格要根据栽培目的来选定以外,蒜种本身的质量也是一个必须重视的关键因素,优质饱满、发育良好的蒜种,可以在管理过程省去很多病害防治的麻烦。挑选蒜种的时候,要舍去有损伤、干瘪、腐烂的蒜瓣,并要确保外皮光泽度较好。

如果栽培田的前茬作物病害比较严重,还要对大蒜种子进行处理,以减少被病害侵染和害虫危害的可能,预防病害可用多菌灵、百菌清等广谱性杀菌剂按照说明稀释相应浓度后进行浸种,如果是预防金针虫、蛴螬等地下虫害,可以选用咯菌腈、吡虫啉等按照说明稀释相应倍数后拌种。

良好的土壤环境可以为大蒜的生长创造优越的根部条件,在根系生长发育良好的基础上,才能更高效的吸收水分养分以及往地上部分供给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必要的植物激素,继而确保植株获得良好生长,因此整地环节在整个大蒜栽培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保障作用。

整地前必须施足基肥,基肥要以发酵好的有机肥为主,发酵不充分,有机肥会在土壤中产生有害气体并对根系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里面往往带有病菌和虫卵,会增大根部病虫害的危害几率,有机肥的施用量一般应在3000-5000千克,粘性土壤应加大用量。

基肥中要配合施用适量化肥,不过化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基础来确定用量,以适量少施为宜,因为在越冬前大蒜对速效的化肥的需求是很低的,施的多浪费的往往也就多,化肥中磷肥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因为磷肥有利于生根,也可以提高越冬期间的抗寒能力。

施好基肥后就要及时进行旋耕,深度不要小于20厘米,并且要确保旋耕后的土壤均匀细碎,没有大坷垃,较大的土块会产生较大的空隙,并且其内部透气性也较差,这样会影响大蒜生根的速度,导致大蒜出苗整齐度变差。

目前大蒜的主要播种形式仍然是人工播种,虽然有大蒜机播在部分地方应用,但是在出苗整齐度等方面与人工播种还有一定差距。播种的关键技术要求是要掌握好株行距和覆土深度。

常规多瓣蒜播种的行距一般把握在20厘米左右,株距7-8厘米为宜,覆土的厚度一般掌握在2-3厘米,如果播种密度较大,不但会增加用种成本支出,在大蒜生长过程中还会因为相邻大蒜植株之间争夺光照,地下根系相互争夺养分而难以得到良好生长,收获的蒜头就会偏小,从而降低商品性。覆土的深度对砂性较强的土壤来说可以适当加大厚度,以防发生跳蒜,对粘性土壤来说应该适当降低覆土厚度,以有利于顺利拱土出苗。

在播种时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关键细节要领是大蒜播种的方向,应该保持大蒜的腹部和背部的连线方向与播种的行向一致,这样长出来的两排大蒜叶片的方向就与栽培行向相互垂直,而相邻的大蒜之间叶片排面则保持平行,这就避免了大蒜叶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出现相互遮光而影响正常的生长,从而就提高了大蒜蒜头的整齐度。

适时足量浇水也是大蒜良好生长的基础保障,在具体的浇水时间和给水量,主要依据土壤含水量状况,以及是不是有天然降雨来决定,但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有几水需要格外重视。

首先是定植水,也就是在完成播种后浇的第一水,这一水可以确保大蒜及时生根并在发芽时获得充足的水分,这一水对确保苗齐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是越冬水,也就是防寒水,目的是防止在冬季因为土壤温度下降过多而冻伤蒜苗;其三就是返青水,即在来年开春秧苗恢复生长时浇的一水,这次灌水不但可以给刚恢复生长的秧苗提供充足的水分,而且可以避免倒春寒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四就是膨蒜水,这一水在大蒜收获蒜薹之后浇灌,目的是延长叶片的功能期,促进地上部植株的营养物质向蒜头运输。

仅仅靠底肥往往大蒜的丰产潜力无法充分发挥,追肥则可以有效补充底肥养分供应不及时或不足对大蒜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越冬前一般不需要追肥,初春大蒜恢复生长后,很快就会因为“退母”而让养分的供给出现短暂亏缺,这个时候应当及时追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化肥,来及时补充养分,以缩短因为退母造成养分供应亏缺的时间。

氮肥的种类较多,在各种形态的氮肥中,以硝态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最好,其中以硝酸铵效果最好,而且硝酸铵在施入到土壤中后,不会像硫酸铵、氯化铵那样造成土壤酸化,不过由于硝酸铵具有一定的储运安全隐患,往往不容易获得,这时就可以选择硫酸铵,因为大蒜属于喜硫蔬菜,因此可以减少对土壤的酸化程度,尽量避免施用氯化铵。尿素的肥效较慢,施用尿素需要适当提早。

在开始抽薹以及蒜薹采收后,也需要适时追肥,主要目的分别是提高蒜薹产量和提高蒜头产量,蒜薹生长和蒜头膨大都属于生殖生长,对钾肥需求量比较大,因此这个阶段所施用的肥料要以磷钾肥为主,同样最好选用水溶性较强的冲施肥,以确保快速发挥肥效。

采收包括采收蒜薹和采收蒜头两部分。

蒜头采收得偏早不但产量低而且品相差,难以获得较好的售价,不过如果市场行情好,也可以适当提前,通过价格优势来弥补产量的损失,而且可以提早避免与蒜头膨大争夺养分,有利于提高蒜头产量。但是如果采收过晚,产量虽然较高,但是食用品质大大降低,价格会被压低,难以获得较好收益,蒜薹适宜的收获期以蒜薹顶部开始打弯为宜。

蒜头采收也要适时,如果用作腌制糖蒜等加工用,可以适当提前采收,但对以收获干蒜头为主的常规栽培来说,大蒜的收获就必须把握好时间,较早收获含水量加大,在晾晒过程中失水过多,大蒜会因为过多失水而干瘪,收获偏晚则容易发生散瓣,不但增加收获负担,而且会大幅降低大蒜的商品性。大蒜适宜收获的时间以大蒜外皮明显变薄,但仍保持新鲜为宜。

大蒜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主要关键环节除了以上几点外,还有病虫害防治,常见的病虫害包括细菌性软腐病、菌核病、疫霉根腐病等,受篇幅所限,本文对相关防治方法不进行赘述。同时提醒蒜农朋友,大蒜栽培管理跟其它蔬菜一样,受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掌握以上共性的技能要点的基础上,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通,活学活用才能让知识在生产中绽放光芒。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637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