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教学评价方式具体有哪些(教学评价方式分为哪三种)

教师的倾听

听、说、读、写是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方式具体有哪些(教学评价方式分为哪三种)

听,也应该是语文老师的核心教学素养。

但我发现,相当多的老师,其实是不会“听”的,主要表现在:

听不懂。有些老师对学生的课堂发言,常常不得要领,因而不能在短时间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重组和加工,因而他们的教学语言就很贫乏,只有“很好”、“你真棒”、“你说得很对”等高频词语。有针对性地教学评价,取决于老师的“会听”。

听不全。有些老师缺乏足够的耐心,不等学生把话说完,就急吼吼地抢过他们的话头,开始自说自话;也有些老师心里惦记着标准答案,听到学生的回答与答案吻合,立刻就表扬,就打住,不再有耐心去等待和追问多种可能性。

听不准。学生的课堂发言,有时候并不完全符合表达的逻辑,颠倒、散乱、啰嗦……是常有的,上课老师就必须认真倾听,及时做出评价,这课堂评价的准确与否,与“倾听”有很大的关系,“听”得准,才能“评”得准。

有鉴于此,我们要重视磨练自己“倾听”的能力。

首先,老师要有很好的倾听者姿态。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的“倾听状”很重要,这首先是对发言人的尊重。所以我认为,老师“远远地听”是不可取的,我习惯走到发言的学生身边去,甚至需要略略俯下身子去“听”,那样做,并非听力不够好,而是如此倾听的姿态,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倾听的姿态,还包括听者的“微表情”,如微笑、点头、侧耳、皱眉……它们都是倾听的“标配”。

其次,老师的倾听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总希望能听到“与教学预设一致”的答案,实际上,学生说不到、说不全、说不准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有时候,学生磕磕碰碰,老师急得要死,答案就是出不来……这才是真实的课堂!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要有足够的定力,静静地等待一朵花的盛开——即使花儿不开,我们依然要耐心等待,语文教学本来就是慢的艺术啊。

还有,倾听有时候是“听一个人说”,有时候是“听几个人说”。比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老师不能置身事外,要到学生中去,倾听小组全体的“说”;比如,在学生自由朗读的时候,老师巡视时,也要用心倾听,在众声喧哗之中,辨别个体朗读的失误。

最后,我们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倾听”的时候,也要用面部表情、眼神或动作,示意和提醒其他学生,与老师同步“倾听”。老师的“倾听”与学生的“倾听”也应该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时候,老师还可以通过“倾听”的示范和“追问”的方式,促进学生“听”得更为专注。

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一定是合格的倾听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564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