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人家景色诗句(小桥人家歌曲)
达州火车站夜景
小桥人家景色诗句(小桥人家歌曲)
5年前,在达州火车站站前广场南侧,还有一片低矮破旧的砖瓦房,成为达城西外片区“棚户区”改造被遗忘的角落,但这里却每天上演着繁华与喧嚣。“远看像香港,近看如乡场”。这是市民对火车站“棚户区”中自由市场的兴旺与杂乱的真实描绘。而今,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昔日脏乱差的棚户区,华丽蜕变为达城高大上的窗口形象展示区。昨日,记者走进达州火车站,亲身感受了火车站片区的巨大变化。
昔日景象:“香港”般繁华下的脏乱差
2015年7月,记者曾写过《达州火车站棚户区调查》的报道。那时呈现在记者眼前的模样是,在火车站广场南侧约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一幢幢低矮而陈旧的砖瓦房,纵横交错的大小巷道与乱搭乱建的五花八门的商铺“点缀”其间。仅铁北巷、铁西巷这一大片区域,就有40余幢建修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十分陈旧的砖瓦房。这些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如迷宫般环绕的小巷多达12条,巷道最宽的四五米,最窄的仅有一两米。
不知从何时起,这些小巷房屋的底楼和乱搭建的棚户,都变成了门市,形成了见缝插针的自由市场。卖百货的,卖副食的,卖蔬菜的,卖鸡鸭鱼的,开饮食店的,开麻将馆的等等应有尽有,俨然一个“小乡场”。每天到这里来“赶集”的人络绎不绝,拥挤不通,好不繁华热闹。
四合头社区负责人说,火车站区域的棚户区布局凌乱,密度高,巷道小,C、D级危房居多。乱建棚舍,结构安全隐患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用电私拉乱接,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缺乏雨污水管道,污水横流,环境卫生极差。
火车站棚户区拆除
规划改造:火车站棚户区迎来改建机遇
火车站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达州火车站棚户区的落后面貌和脏乱差乱象,十分影响城市的形象。
据了解,火车站棚户区,涉及铁路、四合头社区、钢花社区等部门,常住人口5万多人。该棚户区除了有庞大的自由市场外,还有两个农贸市场、学校和幼儿园。
为全面改善火车站片区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2016年底,市委市政府启动了该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用地148亩,涉及征收1003户居民商业、生产、办公、仓储、住宅用房及附属建构筑物和央属、省属、市属、区属16户单位,以及2个农贸市场。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截至2020年10月,棚户区域内的所有房屋已全部拆除完毕。招商自建项目、还建项目和公共交通代建项目先后开工建设。
华丽蜕变:“棚户区”变身城市靓丽窗口
据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火车站“棚户区”改造项目分开发地块、还建地块和公建地块三部分。
“片区改造项目”开发地块包含住宅、商业建筑共8栋,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所有项目全面建设完成,商业外立面也装修结束,德克士、华为、麦香村、华市集生活超市、家家福生活超市等上百家商铺开始入住。购房居民也已开始接房。
“还建项目”用地面积约9.4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地上及地下室主体施工全面结束,正在进行内外装修,完工后移交成铁局和达州军供站投入使用。
“公建项目”规划为公共交通用地,用地面积约33亩,主要建设火车站新建公交首末站及地下停车场,配套建设管理用房、市政道路、市政管网等工程。项目于2020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市政道路及管网已全面建成,新建的公交首末站于本月17日投入使用。
新公交站
棚户区变高楼
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改善火车站片区周边环境,在进行棚户区改造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启动了火车站周边环境整治工程。
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而有序的施工,目前火车站周边旧房“穿衣换装”等工程也基本全面结束。
1月17日,记者来到焕然一新的达州火车站看到,昔日脏乱差的“棚户区”已消失不见,代之而起的是整洁宽敞的街道、时尚靓丽的高楼大厦、舒适宜居的小区、商铺林立的繁华商业街,老旧建筑摇身一变换新颜,与新建楼房相得益彰的融为一体。夜幕降临时,华灯初上,五颜六色的霓虹闪烁,将改造后的达州火车站装点得金碧辉煌,如梦如幻。行走在站前广场和繁华宽敞的商业街区,仿佛真的进入了美丽的香港大都市一般。火车站棚户区改造竣工,让一个全新靓丽的城市窗口横空荣耀面世,不但改善了火车站片区人居环境,而且极大地提升了达州的城市形象及品位,必将成为达城的又一网红打卡之地。
夜景美轮美奂
达州火车站新貌
旧房打造焕然一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4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