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宣城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拼音版)

有一个星期去植物园赏杜鹃。只看见路边一路杜鹃花从入口将我一直送到岭畔。杜鹃花是浓烈的。它们集簇出现,或者在路边踯躅,在墙边浓艳,在山中热烈而饱绽芳华。此情此景,你不由得不对这种花刮目相看。

杜鹃有多少种类?我国目前广泛栽培的杜鹃花园艺品种有300~400个。大约分为夏鹃、西鹃、春鹃、高山杜鹃、东鹃等5个品系。

宣城见杜鹃花李白(宣城见杜鹃花拼音版)

杜鹃花有多少种花色?红、白、黄、橙、紫、粉红、洋红、深红、乳白,以及白底红边、红点等10余种。

杜鹃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周代末年蜀帝杜宇常关心庶民农事,死后灵魂化作杜鹃鸟,每逢霏霏细雨,就不断啼鸣:“何不归去,何不归去”,以致“凝成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从此流传了“杜鹃泣血”的故事。

也就是说,杜鹃花得名和杜宇有媒介关系,杜宇死后化成了杜鹃鸟,鸟儿又泣血成花,人们最终为了纪念杜宇宅心仁厚,才给这种花取了一个杜鹃花的名字。原本,它可以叫映山红、山石榴、山踯躅、满山红、山鹃、照山红、应春花、石严、紫阳花。

很多诗人都将杜鹃花和杜鹃鸟放在一起来书写。唐成彦雄《杜鹃花》: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就很好地关联着。杜鹃花鸟并用,强化杜鹃鸟“愁”的意象,两愁并一愁,增添诗作的艺术感染力。李白《宣城见杜鹃花》同样是是此类作品中的典型:“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此类诗歌佐证地还有很多。唐吴融《送杜鹃花》:“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唐雍陶《闻杜鹃》“碧竿微露月玲珑,谢豹伤心独叫风。高处已应闻滴血,山榴一夜几枝红。”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例诗,在诗词当中,杜鹃花单独出现的时候,一般都象征着姣好、热情,而当它与杜鹃鸟一同出现的时候,则与杜鹃鸟相互呼应,一起表达哀愁。

人们为什么喜爱杜鹃花和杜鹃鸟?

杜鹃花之美应当是一种野性美。它长于山间,春风吹来时,百花齐放。它显然不屑于与其它花卉争奇斗艳。它在桃李之后竞放,既不争宠,又不甘于落后。它盛开在4-5月间,拥芳簇宠,冠绝山野,开成大自然的奇芳。满山遍野,霞染丛林。

杜鹃鸟呢,因为和花之间有着传说中“人”(杜宇)的作用,使这种鸟儿脱离一般鸟儿的“鸟性”,有了更玄妙的名称。“布谷布谷”“割麦割谷”,这是催耕催收的声音,四声杜鹃;“米贵阳”,三声杜鹃,“米贵了”,珍惜粮食;另外还有大杜鹃,它的声音有的清脆,有的哀婉,种种声音回荡在春夏之间山头沟谷,充满诗意,充满人文内蕴。

杜鹃鸟,于是成为古诗文中一道鲜明的意象。苏轼“萧萧暮雨子规啼”,凄惨而传情;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则写出杜鹃鸟奇特的穿透力;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写出杜鹃啼血的幽恨。

杜鹃鸟遍布世界各地,和杜鹃花一样,成为世界性的文学意象,陶醉于艺术的园牖中,啸傲在文化林莽里,鲜明,靓丽,而又缠绵,悱恻。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395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