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频繁夜醒怎么回事(十个月宝宝频繁夜醒怎么回事)
1|日程安排不合理
宝宝频繁夜醒怎么回事(十个月宝宝频繁夜醒怎么回事)
2|睡眠习惯:睡眠一致性
人们睡着后,一个晚上都会醒来很多次,但醒来后很快就可以再睡着。可如果周围的环境和入睡的情景发生了改变,可能就难以再入睡。比如你本来在沙发上睡着了,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床上,可能会被吓一跳然后清醒了。或者和老公睡在床上,半夜发现老公不见了……
如果习惯的环境突然改变了,特别是和入睡前的情景不一样,很多人醒来后就会难以入睡。这一点在宝宝身上特别明显。
当把宝宝放上床时已经睡觉了或者已经很困,没有体会到睡眠环境发生变化,但醒来时发现环境不熟悉,就会寻求帮助让自己再次入睡,这也是造成夜醒频繁的一大原因。
解决对策:
要解决这类夜醒,需要让宝宝在自己的床上养成自主入睡的习惯。最好就是从准备入睡开始就自己在床上。可以选择孩子身体状况好,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从开始入睡程序时就在床上,让孩子学会自己入睡。需要注意的是要捕捉孩子的睡眠信号,关于睡眠信号的文章,可以看一下这篇《宝宝哄睡难?教妈妈你两招秘诀,让宝宝快速入睡》。如果睡觉时间已经比较规律了,那可以把宝宝放在床上,准备入睡的时间比平时提前15-20分钟,让孩子有时间去尝试自己入睡。
对于如何解决奶睡问题,大家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宝宝不喝奶就不睡?最有用的戒奶睡指南来了!》
3|营养
宝宝必须满足他们对营养的需求才能睡整觉。如果是月龄比较小的宝宝,进食的时间间隔比较短,特别是3个月之前还没有建立昼夜规律的小宝宝,是需要在夜晚起来进食的,这时是不需要刻意减少夜奶次数的。一般8个月以后,宝宝才会逐渐向睡整觉过度。。
宝宝晚上醒来到底是因为饿还是习惯呢?有两个简单的方式可以区分这两种情况:
1、夜醒的模式
如果每次都是固定时间醒来,可能就不是饥饿的问题而是习惯,因为之前宝宝一醒来就给他们吃奶,所以养成了定点醒来喝奶的习惯;如果晚上醒来的时间不规律,今天两点,明天四点,那就有可能是因为饿了。
2、食物的摄入量
如果宝宝在醒来以后,吃得很多,那的确可能是需要那么多食物,如果只是吃一点就睡了,那几乎就能确定是因为睡眠习惯的问题了。
解决对策:
月龄小的宝宝不用刻意减少夜奶次数,如果月龄比较大,晚上醒来的确也吃了很多奶,可以逐渐增加白天的奶量,同时在十一点以前进行一次梦中进食,也就是在孩子半梦半醒的状态喂一次奶,这样有可能会减少夜间醒来的次数。
如果是大宝宝的习惯问题,而且夜奶也的确影响到了妈妈和孩子的睡眠,想要戒除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夜奶断不断?如何断?》
4|环境
光照:在晚上睡觉前就开始使用黄光光源而不是白炽灯,如果需要照顾宝宝,可以在床头放一个光线较暗的台灯,晚上开台灯而不是大灯。同时让你的房间隔离外界光源,比如可以使用隔光帘,这样室外的光线就不会干扰到宝宝到睡眠了;
温度与湿度:最适宜孩子睡觉的温度是20℃-23℃,湿度在50%-60%左右,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有可能会干扰到睡眠;
噪音:白天有一点的噪音对孩子的睡眠影响不大,但晚上就不一样了,如果在晚上居住环境还是很嘈杂的话,可以使用隔音玻璃等隔音物品帮助降低房间内的噪音。
干扰物品:宝宝入睡的房间物品要尽可能的简化,像是各种电器的光源,电子玩具等有可能会干扰他们的睡眠。如果宝宝有过敏症状,房间内的植物和粉尘可能会干影响睡眠。
平静规律的睡前程序和睡觉时间:让宝宝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在睡觉前进行一些平静的睡前活动,比如洗澡、按摩、读绘本等。
睡前避免吃一些特定食物:有一些食物,如果在睡前摄入的话,可能会影响睡眠,比如冰淇淋、柑橘饮料、辣的食物、豆类食物、巧克力蛋糕、生洋葱、油炸食品、爆米花、西兰花和卷心菜等。可以把这些食物放在早上或中午吃更好一些,如果晚上吃了,就多消化一下再睡觉。
解决对策:
先排查睡眠环境出现的问题,解决了睡觉环境的问题,很多睡眠问题也就相应解决了。
5|发育情况
有些本来睡得很好,或者是醒来后还是可以自主入睡的宝宝,在特定的月龄可能会出现各种睡眠问题,也就是出现睡眠倒退的情况,这些特定的月份包括4个月、8-10个月、1岁或2岁等时间点。
解决对策:
不同的时间导致宝宝睡眠倒退的原因不同,解决对策也不同。如果怀疑自己的宝宝出现了睡眠倒退的情况,可以看一下《一秒破功变睡渣,如何应对宝宝的“睡眠倒退”期》这篇文章。
6|社交或情绪
小月龄的宝宝,特别是1-3个月,妈妈或其它看护人的情感问题会比较影响孩子的睡眠,随着慢慢长大,宝宝自己的情绪也会开始影响睡眠。
产后抑郁:妈妈产后抑郁的情绪可能会影响到宝宝,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的睡眠问题,需要先解决妈妈的问题。
孩子的社交或情绪发展: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有独立的意识和充足的好奇心的时候,他们就想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新技能和探索世界上。
语音发展:很多宝宝在学说话的阶段,晚上也会进行练习,这会一定程度的影响睡眠。
分离焦虑:对于处在分离焦虑期的宝宝,首先要满足情感需求,但增加亲子关系的方法有很多,缓解分离焦虑可以白天进行。在睡眠时主要还是要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主。
解决对策:
如果是妈妈的情绪问题,可以寻求家人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白天可以让宝宝尽情的探索,家长也要多进行高质量的陪伴。当宝宝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睡眠时间也比较规律的时候,一些夜醒问题也就解决了。
关于宝宝分离焦虑的问题,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宝宝“分离焦虑”哭不停?试试这8招!》
7|医学的原因
感冒、发烧、出牙、过敏、哮喘、胃食管反流、中耳炎等。疾病的原因需要先治疗疾病,解决身体的原因。
孩子在健康的时候,一个晚上也会醒来很多次,但睡眠习惯比较好的宝宝,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够重新入睡了。而生病会改变睡眠模式,造成浅睡或经常醒来。如果是生病期间频繁夜醒,就需要家长介入来安抚孩子、帮助他们重新入睡了。
生病时父母在夜间陪伴孩子很正常,只要熬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但孩子生病时间比较长的话,很可能就让孩子养成了新的睡眠习惯。孩子病好了后,重新学会自主入睡就比较困难了。
解决对策:
面对生病孩子的夜醒,在宝宝生病比较严重时,无法安抚自己需要你的陪伴时,的确应该积极的响应,尽可能让宝宝舒服一些。但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比如只是普通感冒的轻微症状,或是疾病严重阶段已经过去的时候,我们就要适当开始在夜晚减少对他们的关注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区分他们晚上夜醒后的哭闹是因为生病后痛苦还是因为习惯性寻找安慰。白天宝宝的精神状态也可以帮助我们鉴别到底是生病造成的夜醒还是因为习惯问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