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诗书法作品硬笔(七言律诗书法作品楷书)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曲江二首》是两首七言律诗,写于758年,是一篇“惜春之作”。因诗人在诗里把曲江和大唐的盛衰荣辱融为一体,以曲江比大唐,把暮春的落花和大唐遭受“安史之乱”造成的衰败景象以及自身“仕不得志”情绪低落联系在一起,把全部的哀思、忧愁、无奈都寄托在字里行间。
七言律诗书法作品硬笔(七言律诗书法作品楷书)
这两首七律既可分而独立,又是内容相连,都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第一首是诗人面对大唐因战乱造成的衰颓短时间无法恢复发出“风飘万点正愁人”的感慨,细推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竟然道出了应该及时行乐,不应让浮名束缚住手脚的无奈;第二首则是紧承上首末句“何用浮荣绊此身”而来,面对自己被肃宗皇帝疏远不得志,开始借酒浇愁,甚至下朝回来典当自己穿的衣服换酒喝,无非是为了麻醉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诗人的一句千古名言作了回答:“人生七十古来稀。”即是说人生本来很短暂,既然不得行其志,那就今朝有酒今朝醉吧!这虽是愤激之言,但也是诗人的真情流露!据史载,此诗成后两个多月,杜甫即被免去那个从八品以上的谏官“左拾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可见诗人当时处境之艰难。
但综观这两首诗,是诗人因不得志而作,是写暮春之景而抒发惜春、留春之情,但对深广的社会原因,通篇又写得非常“含蓄”,秘而不宣,只是赏景、吃酒,借景抒情,处处留有余地,不露破绽。仔细揣摩、体会,才会发现言外有意,弦外有音,这才是诗人的高明之处。
这幅书法用四尺仿古描龙宣纸书写,属练手之作。
——武锋(一峰)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3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