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张九龄的的诗作《感遇》(张九龄的的诗作)

张九龄·感遇其一

张九龄的的诗作《感遇》(张九龄的的诗作)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释】

葳蕤(wēiruí):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

【今译】

每逢春天兰花就茂盛纷披,一到秋天桂花则皎洁清新。

那一种欣欣向荣生机勃发,因为各自都赶着美好的季节呢!

没有人想到,山林中隐逸的人,闻到这种芬芳就会感到满怀喜悦。

草木争绿,馨香四溢,都源于它们的天性,怎么会期求观赏者攀折夸示呢?

张九龄·感遇其二

江南有丹桔,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佳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今译】

江南的丹桔真是很不错,冬天也枝叶繁茂,绿色常青。

难道就因为南方的地气和暖吗?其实,丹桔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品性。

我本来想把它推荐给贵客嘉友们,可是这山长水远的如何进献呢?

人生的命运遭遇大都不一样,其中因果循环的奥秘还真是搞不清。

大家只是说要多栽桃树李树,难道就没想过让丹桔也绿树成阴吗?

【解析】

这两首诗是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借物起兴,自比兰桂。

张九龄的《感遇十二首》多以芳草美人为意象,托物言志,抒发自己不会因为无人赏识而失去高雅名节之品行,风度与风骨。

把古体诗写得这么短小,只写八句、十句,却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运用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感遇”其一、其二,被列为唐诗三百首的开篇,很有影响力。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又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张九龄诗歌成就颇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被誉为“岭南第一人”,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

张九龄才思敏捷,文章高雅,诗意超群。他的诗早年词采清丽,情致深婉;被贬后风格转趋朴素遒劲。其五言古诗,除六朝绮靡诗风,诗风清淡,素练质朴,寄托深远。《感遇》《望月怀远》等更为千古传颂。有《曲江集》二十卷传世。

注:喜欢的读者请添加关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7038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