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四化是哪四化(干部四化是哪四化)
八旗的子孙
文/大民
八旗子弟
贵州四化是哪四化(干部四化是哪四化)
在喇嘛茄子(长山村)北面的山上有个大架子,地理位置和海拨都是古鲁站(古龙镇)是最高的山了。
山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安装上了一个大铁架子,应该是解放以后安的,是军事还是水文用途就不得而知了。
虽然大铁架子不见了,土山依然在那?任何的风云变幻,也憾动不了我对大铁架子的思念。
大铁架子有我童年的回忆和美好的向往,上到大铁架子上能看出很远的风景,有登天的感觉。
在铁架子下抓蝈蝈,找鸟窝,找老瓜瓢儿,采各种颜色的野花。南有韩家窑,北有大铁架子之说。
喇嘛茄子最长寿的老人还得数老付大姨夫。老付大姨夫名叫付景荣,他今年八十五岁了。
身体能自理的他,除了耳朵有点背(听力下降),别的啥毛病没有,真是前世修来的福。
几百年前,老付大姨夫的祖先们来到了古鲁站,他们就是古驿站上的站丁。在那峰火狼烟的时代,站丁们负责打马送信,八百里加急歇马不歇人。
重要的军事情报和物资送往京城。站丁是“三潘”之乱的部卒,他们应该是军籍,否则就是罪犯。负责打马送信那就是官差,现在叫邮递员,站丁养家种地自给自足。
那么站丁就是双重身份?战时是军人是兵将,闲时是农民以种地为生。老付大姨夫他们家是满族人,就是满八旗。是蒙族人就是蒙八旗,是汉人即为汉八旗。
大姨去世
老付三哥小名叫老虎,是他的父亲老付大姨夫给起的。我们两家是前后院,两边的小土墙围着自家的园子。哪时候的房子清一色的土房子。
在我的记忆里,老付三哥家没有什么家俱,外屋地上有个柱脚和一个倒刹子(一个小屋),西屋南北两铺大炕,炕席是用高粱杆子自己编的。
我们家杀猪了,我把邻居小伙伴还有老付三哥,请到我们家里来拉拉馋。猪肉吃得哪叫一个香,高梁米饭在泡上杀猪烩菜更是香上加香。把我们的小肚子吃得饱饱的,我们吃得是相当的开心了。
老何大姨是蒙古族人,老付大姨夫是满族人。蒙满联姻是我爷爷给牵的红线,搭的鹊桥当的红媒。老何大姨性格才好呢,我和老付三哥在她们家咋玩咋造都不烦我们。
后来老何大姨就有病了。那是个春天的一个下午,外边不冷也不热,我们都穿着单衣服。
老何大姨就口吐鲜血,心脏停止了跳动,那时大姨才三十多岁。当时是老付三哥看家,照顾老何大姨。
十来岁的小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是好。老付二哥回来后就把三哥一顿打,你是怎样照顾的?妈妈去世你都不知道,一天天就知道玩。说完哥俩抱头痛哭,我也不停地流着眼泪。
文革运动
有一年的冬天,外面刮着西北风。我们全家上阵编着炕席,三间土房子都开始忙乎起来了,也编织着我们老崔家幸福的梦。
老付大姨夫就来了,在屋地上一站。双手往衣服袖子里一插说,老崔大叔我听说又来运动(政策)了。不让搞投机倒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更不让编炕席和种园子。
我爷爷用镰刀刮着高粱杆只是笑,奶奶和妈妈在南炕上一边编炕席一边说,这不是投机倒把,我们这叫编出康庄大道。
我的姑姑们都拍着手欢呼,编出康庄道,幸福万年长。这声音在喇嘛茄子的上空回响,久久地不能散去,是哪个年代生活路上的最强音。
有一天,老付大姨夫骑自行车,到革拉屯的同学家办事。喇嘛茄子到革拉屯也就三十里地,没有公路全部是土路。他一边蹬着自行车一边想着老同学外号徐黑子的热情,没感觉累挺就到了革拉屯里了。
义顺公社就在革拉屯(革志村)。那时候不管自行车新旧都得上税,是国家让地方征收的,五角到一元不等。他骑自行车就被收税的人徐志富(己故)给挡住了,自行车上税。老付大姨夫忙说我上你家,我和你爸是同学,我来看老同学来了。
徐志富说,提爹也得拿钱来。老付头一看提同学也不好使,索性说大侄子自行车我不要了行吧。自行车我给你了,放下自行车就向徐志富家走去。
老付头和老徐头俩位老人家见面格外高兴,老徐头让老伴整菜喝酒。一人喝了一瓶原浆白酒,很是尽兴面色红润。老付头说我的自行车被大侄子截住了,提你也得拿钱来。
黑脸的老徐头眼睛一瞪说,还有这事我的面子都不给了,走我领你去要自行车去。俩个人找到徐志富,老徐头把儿子一顿臭骂,乖乖地把自行车推给了老付头。
幸福晚年
老付大姨夫在生产队里是领工员(带领社员干活的人)。种地,铲地,割地,样样都是打头的,生产队里的活是没少干。
大干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军事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简称大干四化。
老付大姨夫年青的时候,是一米八几的大个,现在人老了也有点驼?背了,还拄着拐杖了。
老年的老付大姨夫,只能给三哥看个家望个门了。有时间和喇嘛茄子的几个老年人打打麻将,打的是二分钱的麻将,输赢无所谓,最主要的是能唠唠嗑,?消磨消磨西下的好时光。
我回老家长山必须先看老?付大姨夫,大姨夫从西屋拄着拐棍走出来。三哥三嫂沏上茶,边喝茶边问长问短,和我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老付大姨夫站在窗户下,望着前面的韩家窑的大泡子,思绪仿佛回到了从前。老何大姨和老付大姨夫手牵着手,走进了婚礼的土房子。
在洋油灯下蒙族姑娘和满族小伙,拥抱在了一起。心与心的交流,爱与爱的缠绵,为付氏家族的壮大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
老付大哥,老付大姐,老付二哥,老付三哥,老付老姐的出生给付氏家族带来了农家的欢乐,更给喇嘛茄子屯带来了无限的希望。?
老付大姨夫努力地望着远方的远方,手搭凉亭思绪在心里飞翔,他用手擦了擦泪水,向前方微笑着。这时三嫂说,爸,好饭了。
三哥也说,爸,你喝不喝酒?老付大姨夫回到炕边坐下,拐棍往炕沿上一挂。我和大民喝点酒,我们爷俩说说话。
作者:大民,原名:崔大民酷爱文学创作。曾在媒体做记者十余年,新闻,故事,小说、诗歌等在国内各大媒体发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6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