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是细菌还是病毒)
正值过年放假期间,急诊科值班医生宋医生以为会轻松一点,没想到病人说来就来,而且是疑难杂症一例。
尿频尿急尿痛
这天,宋医生正在值班,一位年轻的女性搀扶着一位老人来到门诊,一起来的还有一位老太太。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是细菌还是病毒)
“怎么了?”值班医生问道。
“发烧,还有就是尿路感染。”年轻的女子答道。说完把老人扶到了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做过检查了吗?怎么知道是尿路感染的?”医生问道。
听到医生这么问,年轻女子把手里提着的病历袋打开,翻出了几份检查单,都递给了医生。
医生接过病历资料,边看边开始询问病史。
经过了解,老人今年77岁,在4天之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颜色很深。随后出现发热,在家里老太太给量了体温39摄氏度。
老爷子高血压多年,发烧了以后出现明显的畏冷寒战。
急诊科
正好家里有退烧药,老太太就给老爷子吃下,很快烧就退了。可是不久之后,再次发烧。
老太太就把情况告诉了女儿。女儿十分担心,于是和老太太一起把老爷子送到了当地的社区医院,经过查尿常规和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尿常规暂无异常,考虑尿路感染。
但是家属仍不放心,于是带着来到了市里医院的急诊。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医生翻看病历资料后,开始为老人进行简单的查体。
老人除了血压有点高,其余均正常。
“暂时来看就是一个泌尿系感染,血压有点高,还是住院治疗吧!”宋医生对着家属说道。
年轻女子好像已经做好了住院的打算,连忙点头。
入院后,给予抗生素和平衡液治疗。
输液治疗
为了进一步查明老人具体到底是什么感染,医生为老人进行了生化、肾功能等检查。
结果发现肌酐等肾功能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这可不好,提示有肾损伤。”住院部医生看到这个结果有点惊讶。
但是很奇怪的是,尿常规却没有看到白细胞升高。
同时,凝血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都是轻度升高。
住院部的医生又开始想:“难道是感染得不重?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肾功能问题呢?”
第二天,患者再次发热,体温显示39摄氏度。
医生赶紧给予退热处理,好在患者很快退热至正常水平。
腹部CT的结果这时也出来了,有膀胱结石,前列腺增大。
赶紧请了泌尿外科会诊。
会诊
会诊医师看了病历资料后表示:前列腺炎脓毒血症尿潴留,分析患者前列腺增大,尿液流动差,蓄积膀胱,引起感染,建议加用高级抗生素,当场建议留置尿管。
医生根据会诊意见,立马进行了留置导尿,可是奇怪的是,并没有尿液流出。
“难道是休克了?”医生此时后背已经是一身冷汗。
赶紧摸了摸患者四肢,发现温度尚可。量了血压151/90mmHg,心率103次/分。
患者神志清楚,就是表示犯困,想睡觉。
医生考虑可能是因为患者发热,未进食水,大量出汗,所以没有尿液。
于是嘱患者进食,多喝水。
到了第三天,医生一早查房,发现导尿室仍然是没有尿液。
依然发热,38.4摄氏度。
这时候,老人开始昏昏沉沉的,不愿意搭理人。
医生交接班时,医生汇报了这个病例。经过讨论可能是因为抗感染效果不够,依然存在血容量不足的问题。
于是继续补液,加用抗生素,并复查肾功能。
没想到的是,血肌酐竟然翻倍升高了。
继续肾损伤
急性肾损伤!
临近中午的时候,患者再次发热到39摄氏度,并且开始胡言乱语。
家属慌作一团,大声呼救:“不行了不行了!”
医生丝毫不敢放松,急查头颅CT。
结果一切正常。
医生不敢懈怠,为保险起见还是请了神经内科会诊。
神内医生到了床边,抬了抬患者的脖子,出奇的硬,抬了四肢,也是肌张力明显增高!
加上高热、胡言乱语狂妄!颅内感染啊!
神内医生赶紧表示,需要进行腰椎穿刺查脑脊液,明确是否为颅内感染。
但是家属商量了一番之后,表示要转院。
之后电话随访:到了上级医院之后,立马进行了腰椎穿刺明确诊断为颅内感染。
头颅CT
上级医院的医生分析认为,老人可能是免疫力下降,尿路感染后导致颅内感染!
住院部的医生感叹道:一直以为是泌尿系感染,结果却是脑袋出了问题!
PS:尿路感染:以病原微生物入侵尿路导致的感染,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发生尿流感染后,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大量饮水,同时需要进行足够疗程的抗生素治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6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