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用户投稿

高度近视多少度(高度近视多少度可以免体测)

人类近视度数的极限是多少?1000、2000还是30000?答案让人细思极恐。

高度近视多少度(高度近视多少度可以免体测)

近视眼的最高度可以达到3000~4000度左右。

一般情况下,人眼近视50度,这是一个可以称得上近视的度数,基本对视力没什么影响,300度以下,称得上是低度近视,视线开始模糊,300到600度,称为中度近视,600度以上的度数都属于高度近视眼,800度到1000度高度近视眼的人比较多见,超高度的近视比较少见,近视的度数越高,它的眼轴就越长,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紧密程度就越不牢固,可以出现玻璃体的后脱离,或者是牵拉视网膜而引起视网膜的脱落。

近视具体的机制不清楚,但是目前影响近视发展的因素还是知道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

先说遗传吧。现在已经发现很多基因位点,其中高度近视位点有8个。尤其是高度近视,遗传所占据的因素更多一点。

所谓的遗传因素并不是说你有这个近视的基因,生下来就得是近视(先天性近视除外)。而是同等的用眼条件下,你比别人近视的概率要大。什么意思呢?好比两个人,一个有近视的基因,一个没有近视基因,两人每天生活的条件、用眼的条件、用眼的时间啥都是一样的,有近视基因的比没有近视基因的更容易发生近视。一旦近视形成了,有近视基因的比没有近视基因的近视发展的更快(度数涨的更快)。就是基因(眼睛)的耐受性不一样。这个就跟长寿基因一样。

基因是我们决定不了的因素。但是环境因素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环境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近距离用眼的时间,户外活动时间长短,用眼的姿势,照明的亮度,阅读字体的大小,营养差异等等等。在近视的防控中,被提及的最多的就是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间,这两者是环境因素占比比较高的两个因素。

国内外都做过成年人近视会不会涨的调查研究。2013年做过2000多人的为期两年的研究,调查的人群主要是医学、法律、工程学这些高强度近距离用眼的成年人。平均年龄18.3岁。男女比例1:1.06(通常认为女性在生理上的发育早于男性,所以近视度数的稳定也要早于男性)。

该研究显示,两年间近视率从78.5%增加到了84.1%。平均屈光度从-2.52±2.13D度到了-2.84±2.16D(P<>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69226.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