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发生了哪些惨剧(安史之乱惨状)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历史上,可能再没有那个帝王,像唐玄宗一样励精图治的将一个王朝带入封建王朝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缔造了一个昂扬浩大、如真似幻的盛世。又将帝国亲手至于战乱,自此黄粱梦醒,大厦将倾,如日中天的唐王朝无可挽回地倾颓下去。安史之乱,是
开元盛世,安史之乱。
历史上,可能再没有那个帝王,像唐玄宗一样励精图治的将一个王朝带入封建王朝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缔造了一个昂扬浩大、如真似幻的盛世。
又将帝国亲手至于战乱,自此黄粱梦醒,大厦将倾,如日中天的唐王朝无可挽回地倾颓下去。
安史之乱,是大唐王朝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整个封建时代的转折点。
它为何会爆发?为何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叛乱?又是如何平定的?
且看下文分解......
渔阳鼙鼓因何来
《长恨歌》一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写尽了安禄山、史思明竖起反旗时,沉醉春风的帝王的震惊。
在诗歌之中,从国色天香、骊宫仙乐到屠夫叛乱、渔阳战鼓,仿佛安禄山的叛乱没有一点点预兆,仓促地就在一息之间。
似乎是多情的帝王、贵妃造就了这王朝浩劫。
可事实上,安史之乱的爆发最根本的原因,不在帝王的享乐、贵妃的骄纵,甚至不在于奸佞的猖狂、外戚的奢靡。
虽然这些都是王朝的蛀虫,但能够在短时间内从内部瓦解一个伟大王朝,这是集权制度的崩坏。
是在唐玄宗晚年一系列的昏招之下,藩镇势力已然尾大不掉。
唐玄宗在开元年间进行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军事改革。
实行了包括用募兵制代替府兵制、于边疆广泛设立节度使、赋予藩镇财权在内的一系列军事政策。
而这些军事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强军。
募兵制顾名思义,就是以雇佣的形式征集兵员,招募士兵长期在军队服役,政府为士兵提供武器、资粮、马匹,免除税赋、提供军饷。
募兵制在唐太宗时期即有尝试,这本是一项促进军人职业化,可以极大提高兵力的好政策。
它本不是生来就会培植藩镇割据势力,但当募兵权力下放于地方,募兵制与节度使制度结合起来,藩镇就成了可以割据一方的军事力量。
唐玄宗好大喜功,有吞并四方之志。
在其统治时期,唐廷与周边各族全面开战。
光是开元、天宝年间,唐军与周边少数民族开战就多达54次。
但,游牧民族变动不居,唐廷并没有军事实力可以永久地解决任何一处,王朝被完全拖入战争“泥潭”。
为了解决边疆危机,玄宗史无前例的在边疆设立了长期驻守的“十节度使”。
为了让各个边镇军区的节度使可以更好地抗击外族侵扰,玄宗将募兵的权力,下放给了臣子。
甚至,为了减轻中央养兵的财政压力,也为了满足藩镇的军费需求,玄宗随之将众多的经济“利权”也下放给了节度使。
开元时期募兵制改革完成,天宝元年边疆节度使制度成型,几乎同一时间,掌控众多土地又手握实权的节度使拥有了招兵买马的权力,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彻底结合,藩镇体制正式形成。
藩镇制度的形成极大地破坏了中央集权,节度使集军、政、财大权于一身,长期屯居边境。
从上述的军事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出,玄宗为了开疆拓土,将本只属于中央的军事权力极大地让渡给了地方节度使,但身为帝王,玄宗真的那么相信这些地方大员吗?
玄宗当然不会完全信任他们,但骄傲的帝王自信,通过政治手段,自己可以掌控这些封疆大吏。
天宝年间,边疆势力逐渐演化为西北、东北两大藩镇集团的对立。
这是玄宗的有意为之,是他的“帝王之术”。
西北河西、陇右、朔方三镇以哥舒翰为首;东北平卢、范阳、河东三镇以安禄山为首。
除此之外,安西、北庭、剑南、岭南四镇则游离于这两大藩镇集团之外。
玄宗希望靠平衡西北、东北两大藩镇势力,通过臣子的互相牵制来达到稳固政权的政治目的。
而安史之乱的导火索,就是这两大藩镇集团对峙失衡的结果。
天宝以来,西北藩镇集团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并且要与强大吐蕃争锋,而东北藩镇集团军力稍逊,且无甚战事。
唐廷本应区别代之,加强西北藩镇军力,但,为了平衡两方势力,玄宗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加强东北藩镇集团力量,压制西北藩镇集团,从而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玄宗对安禄山的超规格“宠信”,必然威胁到朝内权臣的地位,宰相杨国忠不满安禄山,屡次进言禄山有反心,甚至联合西北藩镇集团的哥舒翰共同制衡安禄山。
内有宰相杨国忠屡进“谗言”,外有封疆大吏哥舒翰虎视眈眈,又加上东北战事不利,两方平衡的局面顷刻即破......
一面是危机四伏的现实,一面是凉薄如水的君恩,胁之以厉害、诱之以无上权力,安禄山之反,实则已经是形势使然,不得不为。
可以说,安史之乱的爆发,发端于帝王野心的膨胀,注定于中央军权的下移,导火于帝王制衡之术的幻灭。
覆巢之下无完卵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起兵谋反。
内地军队承平已久,叛军却在边疆身经百战。
弱枝强干之下,河北地区瞬息陷落。
而垂拱而治,自信手段的唐玄宗,面对奏疏雨下,竟然直到十一月才相信,安禄山真的反了。
边疆精锐部队鞭长莫及,长安、洛阳临时招募的部队又缺乏战斗经验。
虽有战士拼死于前,将军固守于后,还是无法抵挡叛军的虎狼之师。
同年十二月,洛阳陷落。
玄宗怒杀大将封常清、高仙芝,并任命哥舒翰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率军20万,镇守潼关。
哥舒翰据守潼关数月,安军强攻不下,故隐蔽精锐部队只令老弱残部招摇于阵前,希望以此诱使哥舒翰弃险出战,哥舒翰固守不出。
天宝十五年正月,安禄山称帝。
玄宗的耐心日渐消磨,不顾哥舒翰的恳谏,听信杨国忠谗言,逼迫哥舒翰力战安军。
六月,哥舒翰领兵出关。八日兵败被俘,随即潼关失守。
十三日,玄宗带领贵妃和一众亲信大臣仓皇出逃,一日后行至马嵬坡,六军不发。
愤怒的士兵将杨国忠杀死分尸,一代红颜也在帝王的无可奈何下玉殒香消。
玄宗入蜀避难,留太子李亨北上御敌。
十九日,长安陷落。
七月,皇太子李亨于灵武自行继位,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
八月郭子仪、李光弼奉诏平叛,九月唐肃宗借兵回纥,十一月回纥军与唐军会合,大败叛军,收复河北。
至德二年正月,战争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安禄山被其子所杀,叛军内部陷入混乱。
二月,唐军收复河东。九月,唐军攻占长安,肃宗、玄宗相继回鸾。
十二月史思明降唐。次年二月,肃宗大赦天下,改元乾元。
乾元元年六月,史思明降而复叛,王朝再度陷入战火。
次年正月,史思明称帝,三月杀安庆绪,收服安禄山残部。九月洛阳再度沦陷。
上元二年,叛军再度发生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叛军内部矛盾空前激化,史朝义连战连败。
宝应元年四月,玄宗、肃宗相继驾崩,代宗继位。
十月,唐廷认为时机已到,会集诸节度使兵力及回纥军队讨伐史思明,唐军再度攻占洛阳。
次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传首京师,安史之乱终于平息。
安史之乱是一场属于全体唐人的浩劫。
这场叛乱历时八年,直接把如日中天的唐王朝打入无间地狱。
梦醒时分,帝王掩面,文武仓皇,百姓流离,家国飘摇。
这场战乱被称为自古以来最血腥的叛乱。其间大小战争、兵员消耗无数。
仅潼关之战,唐军死伤就有十九余万。
而为了补充急剧消耗的兵力,唐廷在安史之乱期间,大小规模的征兵无数,甚至出现拉老年、新婚、和未成年男丁入伍的现象。
杜甫“三吏”“三别”等作品,即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征兵情景。
普通百姓在战火之下骨肉离散,命如蝼蚁。
《资治通鉴》记载:叛军每攻破一城,城中的衣服、财物、妇女皆被掠夺。
精壮的男子沦为劳役,老幼病残尽皆屠戮。仅在恒州一地,叛军就屠杀了一万多人。
旷日持久的战争如同一台绞肉机,使得唐朝的人口急剧减少。
据《旧唐书》载,从天宝十三载至元和二年年中,民户数由9619254减至2440254,减少了约四分之三。
战火纷飞之下,人命贱如草芥,而人们曾经安居乐业的大小城镇、村落,也被碾为尘土。
安史之乱期间,洛阳城两度失陷、四次争夺。
叛军与回纥部队在东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就连“官军”也大掘都城,掠夺百姓。
郭子仪面对触目惊心的洛阳惨剧,怒言唐军之暴戾无异于贼。
同东都洛阳一样,作为当时都城的长安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潼关失守、玄宗出逃后,叛军占领长安,大肆收刮、诛杀王族。
京师附近,尽是流移失所的百姓。
安史之乱平息后,洛阳、长安两都,已成空城,终唐一朝也再未恢复往日繁华。
此外,北方许多城市如运河沿岸的汴州、宋州、贝州、魏州也惨遭兵祸,“疮庚末复,城邑为墟”是当时所有饱受战争荼毒的地区的真实写照。
中原腹地的百姓难以偷生,而远在边镇的人民,也正在遭受着来自异族势力的残害。
为了应对中原战场的叛军,唐廷不得不抽调河西、陇右、朔方的军队。
西防空虚之际,吐蕃趁机蚕食唐王朝的西域领土。
中央无暇自顾之下,边镇的百姓成为了无人理睬的弃子,男子被屠杀,女子被淫辱,白居易笔下的《西凉伎》,故事背景就始于此。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战争的毒火之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繁华如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平凡如地方城镇、乡间村落,无一幸免。
白首相逢征战后
安史之乱的平息,过程曲折非常,是很多内外因素错综影响的结果。
最为直接的原因,应是安史集团内部的矛盾重重。
安庆绪、史朝义戏剧性的先后杀父自立,自乱阵脚,引得叛军内部四分五裂,互相倾轧。
尤其是史朝义兵变后,叛军军心已散,连战皆北,唐军乘胜追击,史朝义最终被逼厮杀。
而唐廷内部,为了平定叛乱,也是不计后果、不遗余力。
数次大规模征兵、尽调边防军队、借兵回纥、以藩制藩......这些军事行动虽然为王朝埋下了众多祸端,但在危急存亡之秋,确实于短时间内增强了唐军战力,使唐廷渐渐掌握了战争主动权。
此外,郭子仪、李光弼两位挽狂澜于即倒的名将也在平叛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同时经郭子仪的推荐,李光弼也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两颗将星冉冉升起。
在叛乱发生初期,李光弼、郭子仪主要在北方集结各路兵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复失地。
天宝十五年四月,李光弼、郭子仪败史思明于九门,切断了叛军交通线。
唐肃宗即位后,两人会师,军队精英全部由郭子仪带走,前去收复长安与洛阳。
而李光弼则带领5000弱旅奔赴太原,阻止叛军西进。
接着李光弼又在太原,以绝对的劣势兵力再度击溃史思明,保住太原,阻断了叛军西进的步伐。
而郭子仪则带领精锐部队与回纥军会师,几番苦战下,最终收复两都。
但,这些都不是安史之乱得以平息的根本原因。
叛乱的平定,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心未散,是大唐子民与叛军不死不休的斗争。
虽然帝王后期沉溺声色,任用奸佞;虽然中央军权几乎丧尽,甚至要与回纥借兵;虽然叛军虎狼之师,平叛旷日持久......
但,那个昂扬向上的大唐去日非久,忠臣良将仍然效忠于内御敌于外,而大唐的军民们,也愿意为了为了恢复那个盛世,毁家纾难,舍己救国。
睢阳之战中,为了阻止叛军南下,保住江淮半壁江山。
张巡、许远以不足万人之众,固守城池十月之久。
叛军前后四围睢阳,其间大小战争百余次,站至最后,城中粮尽,甚至出现杀亲人以劳飨士卒的人间惨剧。
在雎阳发生食人情况后,睢阳守军只剩六百余人,有来攻城者,张巡仍竭力以顺逆之理分说,竟也先后说服两百余叛军不顾生死前来归顺。
在第四次围剿中,睢阳陷入绝境,城中人“相食殆尽”,犹不肯叛变投敌。
天宝十五年十月,雎阳沦陷,张巡及部将36人殉国。
睢阳士卒以不足一万的军力杀敌十二万,屏障了江淮地区十月之久。
这是安史之乱中一场最为著名的攻坚战,也是大唐军民守护国土,舍身为国的一个缩影。
张巡等人如此拼死守城,是因为,彼时,江淮地区是唐军恢复山河的希望所在。
安史之乱期间,由于处于战争大后方,江淮地区并未遭受叛军的直接破坏。
南方原本富庶的物产和繁荣的经济,使得其在安史之乱期间成为整个王朝最为重要的物资供应源地。
江淮地区支援抗战的情景,刘长卿的诗歌中有着清晰的记录。
在其往返于京口、长洲时,他曾亲睹江南人民奔赴国难的场境。
“绣衣从此来,汗马宣王言。忧愤激忠勇,悲欢动黎元。南徐争赴难,发卒如云屯。”
当朝廷使者辛苦赶来,宣读皇帝诏令及安抚民情时,江南百姓义愤填膺,积极响应朝廷号召,亲身参加抗敌斗争。
在北方战场消耗大量兵力后,唐廷一方面在江南等地区募兵入军,另一方面依靠江淮富足的财富得以维持经济,故而能与叛军进行长期的战斗和对峙,并最终取得胜利。
是朝野上下、君臣百姓竭尽心力的挽留,才保住了唐朝的国祚。
安史之乱,对于唐王朝是一场空前的劫难,即使是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这也是一场空前的浩劫。
它打没了国家四分之三的人口,打空了唐王朝自贞观至开元积累的所有财富,打毁了东西两都和大唐元气,但最终,唐王朝延续了下去,延续了144年。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也许,检验一个国家是否足够强大,并不在于她顺境时取得了如何庞大的经济效益、建设出如何伟大的历史成就。
而在于,在面对空前的浩劫时,她是否有凝聚人心的力量,有抵御风险的能力。
大唐盛世和安史兵火都已远去,但那个昂扬向上的时代,那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韧性,却成为了中华民族不断追逐的梦想和绝处逢生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双怀. 再论郭子仪的历史功绩[J]. 唐都学刊,1996,(04):39-43.
[2]田小飞. 蕃部与“安史之乱”的平定[D].西北民族大学,2012.
[3]王效锋. 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张明. 唐人对安史之乱的书写[D].中央民族大学,2013.
[5]张念. 中唐诗歌的安史之乱书写[D].陕西师范大学,2019.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3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