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什么叫曾剃头?(曾国藩为什么叫曾剃头)
现在很多人研究曾国藩,认为曾国藩治学、理家、当官都有一套学问,甚至把曾国藩看成是继王阳明之后又一个“圣人大儒”,暂且不说曾国藩学问有多高,但曾国藩并非完人,他在灭太平天国时很血腥,这些在史料中都清楚记载。而且曾国藩还有一个外号叫“曾剃头”,
现在很多人研究曾国藩,认为曾国藩治学、理家、当官都有一套学问,甚至把曾国藩看成是继王阳明之后又一个“圣人大儒”,暂且不说曾国藩学问有多高,但曾国藩并非完人,他在灭太平天国时很血腥,这些在史料中都清楚记载。而且曾国藩还有一个外号叫“曾剃头”,此绰号因何而来,让我们通过史料还原这一绰号的由来。
因狠毒得来绰号
一个人的绰号并非无缘无故而起,同样曾国藩的“曾剃头”之名也是“实至名归”。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后,一度动摇了清朝的根基,此时曾国藩开始登场了,他为清朝开始剿灭太平军。据史料记载,曾国藩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他指挥三路大军对太平天国围剿。一路是其弟弟曾国荃率领的湘军,一路是左宗棠率领的湘军,第三路是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及英国人戈登指挥的洋人队伍。
太平天国由于内部发生争斗,导致天京之乱,石达开出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实力减弱。后来李秀成在天京保卫战中也失败,曾国荃率领湘军大举攻入天京。不要把曾国藩想象成圣人般的仁慈。他下令曾国荃进入天京城后不要手软,大开杀戒。
曾国藩当时制定了两个屠杀的方法:
一是把人口稠密的苏南一带变成无民之境。这一招够狠,实际就是屠杀民众。
二是实行焦土策略,把沃野千里变成不耕之地。
可见曾国藩屠杀策略有多狠,因此被人称为“曾剃头”,这一绰号送给他并不过分。湘军进入天京城后开始了疯狂的烧、杀、抢、掠、淫,可说无恶不作,其罪行令人发指。
湘军进入天京城,以“烧”作为重要手段,进城后到处放火,攻到哪里火就放到哪里,无论王府还是民宅,天天放火烧,据说大火烧了十余天。南京这座古城几乎成了一座废墟。遍地碎石乱瓦,甚至连棵树都很难找到。
据史料记载,湘军进入天京城后,进行了残忍的大屠杀,杀死的人中既有太平军,还有无辜的百姓,既有老人妇女,还有孩子。屠杀十多天,遍地都是尸体,天京城内尸横遍野。
湘军占领天京后,还不忘大肆抢掠,抢王府、抢民宅,凡是能抢的都抢,甚至挖坟盗墓。进入城中的湘军大肆抢掠,城外老弱湘军也进入城内抢。曾国荃的手下搜刮的财物堆积成山。有时湘军之间还为了抢发生火拼事件。
因其弟得来绰号
曾国荃带领湘军在天京犯下罪行太多了,他们不仅大肆抢掠,而且还还对天京城内的妇女施暴。据史料记载,曾国荃手下有个叫李典臣的人,因为抢夺妇女无数,导致染病死亡,死时只有27岁。但这个贪色之徒却是清朝的功臣。
曾国荃及他的湘军把大肆抢来的财物,日夜不停地运往湖南老家,一些湘军发财,在老家置房置地,所用银两都是从太平天国手里抢来的。
后来李鸿章署理两江,曾国荃曾对他说,天京没有百年很难恢复过来。可见当时湘军在天京破坏有多严重。
据《太平天国》一书统计,其屠杀手段野蛮残暴,江浙一带,不到三四年光景,人口减少很多。这种国人之间相斗连英军人都看不下去了,有一个英国军人看到了此次湘军的屠杀,他曾记载:“这批俘虏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刚出世的婴儿,到八十岁的蹒跚老翁,从怀孕的女人,到十多目前的姑娘,无所不有。清军把这些人交给一群流氓……(关于这次记载太血腥,在这里就不描述,可从网络中搜索)。”
曾国荃攻天安庆后,不到半天时间就杀了一万多太平军俘虏。连曾国荃都害怕了,他怕将来杀人太多死后得到报应,他写信给哥哥曾国藩,向他流露出后悔之意。但曾国藩说了一句话:“你现已带兵,就要以杀贼为志,何从后悔杀人多?”可见曾国藩的内心残忍比曾国荃还要厉害。
其绰号让人深思
现在人们推崇曾国藩家书,又是曾国藩当官秘诀,甚至称赞他吏治用人,治学修身,甚至致力洋务运动,认为这是曾国藩的德行。但要是与曾国藩残忍联系到一起,又如何看待曾国藩呢?
对于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一场反对清朝起义,虽然太平天国也存在很多问题。但作为统治者,清朝当然不会让太平天国存在。而曾国藩作为封建王朝的官员,他也不希望被太平天国取代。因此当时维护清朝成为一种主流,把太平天国妖魔化、丑化,成为清朝一种导向。
但清朝到咸丰皇帝时,已经到了内忧外患之时,清朝并没有意识到,比太平天国还厉害的是虎视眈眈的外国列强,他们已经不断蚕食中国。曾国藩既然作为清朝重要人物,他致力于维护清朝统治,是否想到这种国人之间内斗,谁得到利益?当然是外国列强,因为清朝剿灭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衰弱的过程,即使此后创办洋务运动,也是一种不成熟的封建体制行动,根本没有改变清朝的体制。
研究那段历史,一直不明白,这种国人之间的内斗,为什么就没有一个高人看到太平天国的根源在哪,也没有一个高人能用怀柔或者招安等方式,结束太平天国起义,然后一致对外,把洋人拒之于国门之外呢?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26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