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是什么原因(女人盗汗吃什么好得快)
很多人晚上睡觉会流汗,尤其是小孩子特别多。严重的能湿透枕头,这其实是不正常的。盗汗,你应该了解中医有个词叫盗汗,就是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异常,醒了一看,浑身是汗。盗有偷偷的意思,就是趁你睡着,偷偷地发
很多人晚上睡觉会流汗,尤其是小孩子特别多。
严重的能湿透枕头,这其实是不正常的。
盗汗,你应该了解
中医有个词叫盗汗,就是说晚上睡觉的时候出汗异常,醒了一看,浑身是汗。
盗有偷偷的意思,就是趁你睡着,偷偷地发生的一种汗。
盗汗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叫做寝汗,就是睡觉的时候出的汗,到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里,开始称为盗汗。
在中医看来,睡觉是阳入阴的过程,阳入阴得藏,就不会发生出汗,但是如果个人体质是偏阴虚的,阳入阴而不能藏,就会外泄,发生出汗的情况。
盗汗小孩子发生的比较多,这是因为小孩的躯体稚嫩,腠理易开,遇到温度过高,就容易盗汗,严格地说,小孩的盗汗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就应该看作是生理性的,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自愈。
哪些疾病会出现盗汗?
刚才讲到了,盗汗的原因是阴虚有热,所以在临床上看来有阴虚倾向的人,更会出现盗汗,例如结核病人,干瘦的老年人等。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调节体温中枢,如下丘脑出现病变,或者交感神经兴奋,都会引起盗汗。
对于继发性盗汗,首先应该明确盗汗原因,治疗原发病,对于交感神经紊乱引起的盗汗,首选中药治疗。
牡蛎散可用于夜间盗汗
治疗盗汗的方子很多,今天要跟大家推荐的是牡蛎散。
黄芪 麻黄根 牡蛎
黄芪
黄芪
黄芪是豆科植物,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升阳固表的作用。
盗汗有表虚的一面。中医认为,表虚不固就会出现流汗,有些感冒病人表虚,我们统称为营卫不和,就有出汗不止的症状,这时候可以考虑应用黄芪来固表止汗。
《丹溪心法》里面的玉屏风就是用来治疗感冒的方子,组成是黄芪、防风、甘草,该方可用于表虚出汗的感冒,这个方名起得很形象,人的皮肤就想一个屏风一样,起到保护作用,一旦这个保护作用弱了,就会感冒,玉屏风就是增强这种保护作用的。
所以黄芪在这里用来实表,止汗。
麻黄根
大家知道,麻黄是用来发汗的,但是麻黄的根却是止汗的,中药的奇妙就在此,同样是一种植物,不同的部分却有完全相反的功效。
《本草纲目》记载:“麻黄根节止汗”,“当归六黄汤加麻黄根,治盗汗尤捷。”
李时珍认为,麻黄根是止汗药,对阴汗、盗汗、虚汗、自汗、产后出汗都适用。
牡蛎
牡蛎
中药的牡蛎,就是海产品牡蛎的外壳,味咸、涩,性微寒,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软坚散结。
牡蛎的药性与所含的钙离子有密切的关系。
人体钙离子偏低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肌肉兴奋性增强,也就是说植物神经兴奋,所以会出现盗汗。
牡蛎中所含的钙离子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植物神经兴奋,所以能治疗盗汗。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n/11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