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清楚,国内科技那是越打压越发展,越是极限打压,反而会逼着我们不断的突破,实现国产替代。
所以,在科技自主可控成为发展关键的当下,国产替代浪潮席卷核心科技产业链,特别比较受大家关注的CPU、GPU、Soc这三大块。
CPU指的是电脑用的芯片,以前主要使用intel、AMD的,但如今国产已经有了较强的声音。
之前国内有6大国产CPU,分别是龙芯、兆芯、申威、飞腾、鲲鹏、申威、海光。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有2个品牌已经是脱颖而出了,一个是龙芯,一个是海光。
龙芯使用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使用国产工艺,其性能已经只落后intel、AMD的CPU两年左右了,并且是真正自主可控的。
海光采用的是基于X86的C86指令集,能安装windows系统,性能也只落后intel芯片2年左右水准,所以说海光、龙芯就该是当前表现最突出的两大的国产CPU了。
再看GPU方面,这里又分为两块,一个是普通渲染类GPU,一个是AI加速卡。
普通渲染类GPU,比较厉害的是摩尔线程,毕竟摩尔线程之前的MUSA 架构、MTT S80显卡相当厉害了,达到了RTX 3060的水平。
而在AI加速卡方面,最厉害的肯定是华为昇腾了,当然还有寒武纪的AI芯片,海光的DCU,这三大厂商的表现,都是相当不错的,份额相对也较高,在很多场景替代了NVIDIDA.
再看Soc这一块,这里主要指的是手机芯片。
国内目前有三大家Soc厂商,分别是紫光展锐、小米、华为海思。以前肯定是华为海思最牛,麒麟芯片是能够与高通、苹果去PK的。
但后来的事故大家也懂,如今麒麟芯片受限的工艺,确实会落后一些,毕竟最强的麒麟9020什么样,大家都懂的。
如今性能最强的,就该是小米的玄戒系列了,再是麒麟,再是紫光展锐。
当然,除了CPU、GPU、Soc等芯片,国内一直在进行国产替代,比如自动驾驶芯片、座舱芯片5G射频芯片等等领域。
不过说实话,虽然芯片替代很重要,但芯片替代,不仅仅只是替代,更会是一种产业生态的重构。从硬件到软件,从单一产品到全链条布局,也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摆脱对依赖。
目前在CPU、GPU、Soc上其实就是如此,国产芯片发展,带动了国产系统、国产AI生态等的发展,最终形成自己的生态,这个才是美国最害怕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7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