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国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沃伦·白求恩与妻子带着两个学龄前孩子来到了中国。作为加拿大白求恩家族代表、加拿大—中国友好协会多伦多分会主席,沃伦·白求恩陆续参加了一些抗战纪念活动。
对他的姓氏,中国人并不陌生:他是诺尔曼·白求恩医生的远亲,白求恩医生不远万里到中国支持抗战,并在1939年以身殉职。毛泽东撰文号召人们学习白求恩医生的精神:“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8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求恩医生的亲属沃伦·白求恩(左三)在观看白求恩生前照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国/摄
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沃伦·白求恩说,传承白求恩精神非常重要。中国通过学校教育和一些纪念活动,始终在传播白求恩的精神,让人们理解白求恩为人民“挺身而出”的原因。
白求恩医生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沃伦·白求恩对此并不惊讶。他的妻子是华人,妻子的妹妹是一位教师,他知道白求恩的故事一直在中国的课堂中讲述。一位中国医生曾经告诉他,自己的母亲没有受过教育,都知道白求恩的故事。
沃伦·白求恩说,对中国人民而言,“白求恩”代表着无私的奉献。他来到中国时,中国正遭受日本侵略,他帮助组建医疗队,在抗战前线建立必要的医疗机构。有的人追求金钱或权力,白求恩有不同的追求。不过,他从未要求别人效仿,人们是通过他的行动看到了他的无私精神并去追随,尤其是“模范病室”的建立。从过去的照片能够看到病室里人们并肩工作的场景,那并不是白求恩独自在引领潮流,而是众人同心协力的成果。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做得又快又好。
沃伦·白求恩说,世上的发明层出不穷,但真正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多。白求恩所发明的医疗技术,百年后的今天仍在拯救生命。不过,这是技术层面的。为什么人们爱戴白求恩?他不仅自己为人做手术,还培养了抗战前线的赤脚医生们。晚上,他不去餐馆消磨时间,而是骑马去为无法行动的老人、孩子和其他难以就医的人看诊。他一点也没有傲慢的态度,主动去为大家服务,士兵们才被真正激励,他也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当士兵们说“白求恩医生在这里”时,他们知道,即使自己中弹负伤,也会有白求恩医生来救治。这种信念让他们士气更高。
在沃伦·白求恩看来,对一些困惑于自己人生动力来源的年轻人来说,这是白求恩值得学习之处。“无论你自认为目标多么崇高,唯有付诸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调动你的资源去行动,远比空谈热爱和平、发展与正义更有意义。”
“这一切很简单:我认为该做,就去实现。”沃伦·白求恩说,人们如果是被要求做事,最多付出七八分力;但如果发自内心认同,就会百分百投入。这不仅适用于青年,也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人——只是在他看来,2025年的年轻人尤其需要解决动力问题。年轻人拥有激情,但如果不是完全相信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就不会有坚韧的力量。
沃伦·白求恩还表示,毛泽东当年为白求恩所写的悼文,不仅是表达哀悼或欣赏,更是告诉中国人民,“像白求恩那样,我们才能胜利”。今天的年轻人需要明白,他们也有机会为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出默默的贡献,前提是,像当年的白求恩医生那样,带着无私奉献的激情投身其中。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73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