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三轮谈判,双方达成最大的共识,就是没有共识;最大的谈判成果,或许就是“继续战斗”!前段时间,曾被美国禁运的英伟达H20芯片突然“解封”,中企纷纷下单抢购,不料网信办突然发声:H20芯片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随后网信办紧急约谈英伟达,要求提交相关材料证明安全性,但英伟达仅轻飘飘回复“不会给任何人留后门”,既无书面保证,也无技术证明。人民日报直接喊话:“英伟达,怎么让我信你?”
根据曝光信息,H20从中国境内获取的数据会回传到新加坡服务器,而美方随时可以查阅。这意味着,一旦美方盯上目标,轻则企业核心数据泄露,重则智能驾驶系统失控。想象一下,若智能汽车的导航数据被篡改,后果不堪设想。
但很多人没意识到,在网络安全领域,还有一个比英伟达H20更严重的“定时炸弹”,正潜伏在亿万国人的电脑里,那就是我们每天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
近日,央视新闻再次敲响警钟:微软Windows系统被曝重大漏洞,美国情报机构利用Windows的Exchange服务器软件漏洞,精准攻击我国军工企业,窃取高层邮件。
这里要划重点:Exchange不是个人软件,而是部署在学校、企业、政府机构的“数据中枢”,一旦邮件服务器被攻破,影响的是成千上万的大型组织。更让人警惕的是,美情报机构此次直接瞄准军工企业,这可不是普通的商业窃密,而是关乎国防安全的“精准打击”,危险系数堪称“顶级”。
事实上,美国利用Windows漏洞或后门攻击中国,早已不是第一次。
今年4月,我国就披露了美国攻击哈尔滨亚运会的细节:通过微软预留的“特定后门”,向指定电脑发送加密唤醒命令,悄无声息窃取赛事筹备数据。即便国内有360等网络安全企业筑起防线,但底层技术握在别人手里,就像自家大门的钥匙由邻居保管,安全等级完全由对方说了算。
微软虽然是全球企业,但也是美国企业,在国家利益面前,所谓的“技术中立”不过是空谈。
就在无数人担忧“断供”“后门”风险时,再回头看任正非10年前的布局,才明白什么叫“远见卓识”。
2012年,当所有人还在追捧Windows和英特尔的“Wintel联盟”时,任正非拍板启动两大“备胎计划”:一是芯片,二是操作系统。如今,这两个“备胎”正在变成“主力”。
在AI芯片领域,华为昇腾芯片已追平英伟达H20水平,最新发布的昇腾384更是被称为“算力核弹”,技术实力直逼英伟达旗舰产品。更关键的是,昇腾芯片的底层架构完全自主可控,数据处理全程在国内完成,从根本上杜绝“数据回传”风险。
而在操作系统战场,鸿蒙的崛起堪称“逆袭神话”。从2012年秘密研发到2019年正式发布,鸿蒙用多年的精心打磨,设备装机量已经突破了11亿;更重要的是,鸿蒙正在加速向PC等关键领域渗透。此前华为发布的MateBook系列笔记本,已开始支持原生鸿蒙系统,还能与手机、平板无缝协同,真正实现“中国系统”的自主替代。
有人可能会说:“换系统太麻烦,Windows用惯了怎么办?”但看看俄罗斯的教训就知道,当美国切断Windows授权时,大量企业被迫停摆,而中国若不提前布局,后果只会更严重。现在,华为昇腾+鸿蒙的“组合拳”,正在帮助中企实现从芯片到系统的“全自主生态”。
从英伟达H20的数据后门到Windows的漏洞攻击,一次次事件敲响警钟: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唯有自己掌握,才能把安全牢牢抓在手里。
如今,华为昇腾等国产AI芯片让我们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鸿蒙系统为PC生态撕开一道口子,这不仅是企业的突围,更是国家科技安全的“护城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66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