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这样一类视频很火,被全网群嘲:
“跟着领导出来应酬,满满的商务菜系里,出现了一盘我点的炼乳小馒头。”
“这个菜一上来,领导就说,谁点的小孩菜?我默默地举起了手。”
小馒头和小酥肉火了之后,又出现了其他版本:
炸薯条、炼乳大包、芒果绵绵冰......
都是为了彰显:懵懵懂懂的我参加大佬们的商业饭局,领导把自己当成小孩一样看待的“特殊宠爱”。
很多人都沾沾自喜地发文:“和领导一起吃饭,领导跟我说:小孩都爱喝可乐,你快再喝一杯,多吃点肉,还长个子呢。”
“领导说:今天咱们有小女同志在,点几个糖醋排骨小酥肉炸馒头红糖糍粑可乐鸡翅什么的吧。”
“他们西装革履,谈吐不凡,端着精英风范,我则在旁边问服务员有拔丝地瓜和炸牛奶吗?”
发这类视频和文案的人,也许以为会被大家夸:
“哇好可爱啊,好不谙世事的小孩好清纯小白花呀,要当总裁夫人了呢。”
没想到评论区的网友们,小嘴都跟淬了毒似的:
“怪不得领的是宝宝工资。”
“你能出现的饭局应该也没有很商务吧。”
“所以呢?领导是不是还要摸摸你的头给你亲亲抱抱举高高?”
后来,甚至衍生出了一个专门的词汇:
“娇牛马文学”,也可以说是“职场奶嗝文学”、“嗲员工文学”。
意思就是像“娇妻文学”一样,喜欢矮化、幼化、弱化自己,读来令人不适的文学。
02
你会发现当下时代,这种集体追求“像小孩”、“幼龄化”的现象,是愈演愈烈了。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送女朋友上班”系列:
一些看上去二十多岁,穿着幼态、戴着可爱毛绒帽子的女生要去上班。
男朋友像叮嘱要去上幼儿园的女儿一样唠唠叨叨:
“去吧,这班啊,上明白就上,上不明白就睡觉。
上厕所跟领导讲啊,别拉工位上知道不?”
接着拿出装满了葡萄味饮料的水壶给女朋友背上,再拿出一大袋的零食让她分给同事。
让她“别跟同事干仗,别拿头顶人家。”
之后又絮絮叨叨地交待个不停:“帽子衣服热了记得脱啊,别捂出汗来,背打直了,好好走路。”
回家吧孩子,二十好几的人了整这出咱不嫌幼稚吗?哪个成年人会拉工位上啊?
你不觉得被冒犯,还挺开心自己被像小孩一样宠着是吧?
可怕的是这类视频还越来越火,无数情侣博主都在跟风模仿拍《像送孩子去幼儿园一样送女朋友上班》。
后面甚至衍生出了:“送老婆上健身课”系列:
“能练就练,练不了就让你朋友别练了。”
一样的给老婆带上水和小零食,老婆则像小宝宝一样恋恋不舍地说:
“我下课了你要第一个来接我啊。”
“送女朋友打麻将”系列:
“待会能赢就赢,输了也不要不开心哦。茶楼里的茶多喝点,付过钱的。”
同样的给女朋友带了零食、外套,给迷迷糊糊走错路的女友指路。
这种把女朋友当成智力发育不全、生活无法自理的小宝宝的行为,没想到受众还异常多。
评论区里一堆人又吻了上去:“好爱这种爹系男友”。
03
再比如,“宝宝冰淇淋”系列,其实就是“宝宝碗”的变种。
很多女生炫耀地晒出,自己在生理期想吃冰淇淋又不敢多吃,男朋友就给自己做了一个迷你的“宝宝冰淇淋”。
有的男朋友甚至会因为女友喝了口冰水,就直接上国粹,女友瞬间觉得自己被爱了。
更逆天的,还有晒出自己在家里,被老公像打小孩一样打的视频:
“小时候被爸爸打屁股,长大了被老公打屁股,还竟然用的都是衣架子打。”
最荒诞的是,在各大社会新闻底下的评论区,出现的“幼化狂欢”:
一个10岁的小女孩被检查出怀孕,有人发出她的彩超照,不去关注她为什么会这么小就怀孕,而是高高在上地指责:
“10后想干嘛,还有一点学生样子吗?”
评论区里几乎都是在装可爱的:“出去玩还要给妈妈报备的00后跟我走。”
“00后,买了35块的酸奶,只敢说19.9。”
心理学上就有这样一个词:“自我幼化(infantilization of self)”,指的是:
成年人在亲密关系或社会互动中,呈现出过度依赖、寻求照顾、回避责任等类似儿童的行为模式,希望借此换取爱与关注。
但现实往往是,这种方式很难真正得到想要的爱,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在职场上,“幼态形象”会削弱一个人的权威感,甚至会成为被领导、同事、合作伙伴轻视的理由;
在亲密关系里,则会被塑造成“依赖者”,而非平等伴侣,从而让渡本应拥有的成人话语权。
看过这样一句话说得很好:“用幼稚换来的爱,就像儿童餐,吃不饱但能让你习惯被喂食。”
追求幼态,只会让你显得容易被驾驭、操纵、掌控,跟真正的尊重根本沾不上边。
04
永远不要幼化自己,你会看到智慧、锋利、充满野心、追求成熟的女性,都活成了怎样闪闪发光的模样:
比如年仅34岁的王虹教授,在纽约大学的教室给大家讲解她的理论,四块黑板密密麻麻写满了她的论证。
她就是那个用127页论文证明数学界百年难题“挂谷猜想”的女性,成为下一届菲尔兹奖的热门候选人。
小小的教室被挤得水泄不通,全场都屏息凝听,讲座结束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位优秀的女性,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打破了所谓“女生学不好数学”的刻板偏见。
再比如“最美飞行员”徐枫灿,入伍仅仅6年就晋升空军中尉;
21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陆军首批女飞行员中第一个单飞的女飞行员,并满分通过考核;
年仅23岁,她就驾驶大国重器直-20战机,并当选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在异常艰苦的训练中,她从未轻言放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从她们身上,我们也许可以学会:
不要再执着于当个被保护、被宠爱着的“宝宝”,用成年人的方式去直面挑战、关爱自己,才能变得成熟。
要知道,那些让你“变轻”的力量,往往都伪装成蜜糖味的枕头,让你不知不觉间沉沦。
而真正让我们扎根生长的,从来都是拿到自我主动性、努力强化自我的过程。
共勉。
作者:小椰子,个人成长领域作家,全网粉丝量破200万。关注我,用独特视角解读社会事件,陪你一起每天认知升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