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日友好医院肖飞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估计原配谷潇雅也没有想到,年仅27岁的董袭莹背后存在的问题,甚至比她老公肖飞还要多。
公开信息显示,董袭莹本科毕业于巴纳德学院,后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4+4”博士培养项目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有鉴于此,关于董袭莹存在的问题,网友们关注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第一,董袭莹的本科院校巴纳德学院是不是“野鸡大学”?
第二,协和医院“4+4”速成医学博士的培养模式到底有没有问题?
医学生集体发声,暗讽董袭莹:我不是4+4,我是5+3+3
关于巴纳德学院,这所学院坐落于美国纽约,是一所私立文理学院,而且只收女生。
巴纳德学院与哥伦比亚大学一墙之隔,虽然纳入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体系,但在哥大的官网上,显示为独立招生的学院。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东南大学与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以及湖北大学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的关系。
因此,有网友说是它“野鸡大学”,相当于国内的三本院校,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似乎有点故意贬低了,至少它在全美211所文理学院的排名是第14名,但不可否认,招生门槛低于哥大主校。
值得一提的是,巴纳德学院毕业生所获学位证书上印着“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字样,并且会得到巴纳德学院校长与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双重签名。
然而,董袭莹毕业的那一年,协和“4+4试点班”的招生要求是,本科必须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学,巴纳德学院显然不在列。可见,董袭莹存在拿巴纳德学院毕业证“碰瓷”哥大的嫌疑,以此获得协和“4+4”的报考资格。
于是,网友们又把关注点放在了协和“4+4”博士培养模式上。
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试点,2019年开始招生,模仿美国医学院培养模式,招收非医学背景的本科生,通过4年医学专业学习最后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据悉,董袭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4+4”项目2019级学生,属于首届“4+4”项目毕业生。
有网友质疑,“4+4”为什么专门招收本科为非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表示,该模式旨在吸纳多学科人才,借助不同专业知识背景,促进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医学创新发展。
乍一看,这个模式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呢?协和“4+4”历年招收的本科生中,有学西班牙语出身的、更有学园林出身的,这两个专业跟医学没有一点关系,通过四年医学专业学习,然后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医学博士?
众所周知,临床医学生是很苦的,光是本科学习就要五年时间,而其他大部分的专业是四年。
况且如今的医学生内卷到你无法想象,甚至在一些县一级的医院招聘要求都是博士起步,本科毕业根本找不到工作,因此,医学生基本上都要考研才有更好的出路。
传统医学生需经历“5+3+3”共11年培养,其中还包括三年的规培,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但协和“4+4”只需要四年时间学习,外加一年规培,就可以成为博士。
本科非医学的学生,只用四年时间就学完人家八年的课程,人家三年规培,你只规培一年,医学生正规军们听了都直呼内行!
于是乎,“4+4”模式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在医学圈内,瞬间就炸开了。
正当大家质疑协和医院医生的专业性时,各大协和医院医生纷纷晒出高考分数、晒“5+3+3”学医历程,满屏透着无奈的“自证清白”,只为打消患者的挂号疑虑,让人看了心酸。
相比于“5+3+3”,还有的医生更厉害,是“5+5+2+5”,甚至暗讽董袭莹说博士论文虽然只有65000字、总共85页,但也比董小姐的多,而且都是自己写的。
笔者不禁感慨:“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天才!”尤其是医学生,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过来的。相比于董袭莹的“4+4”,这些选择“自证清白”的传统医学生才是大家需要敬佩的。
可以预见的是,“4+4”模式可能会影响到今后高考生对于医学类专业填报的热情,因此,协和必须妥善处理好此事,给公众尤其是传统医学生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无论是“4+4”模式的争议,还是传统医学生的自证,都在提醒大家,医学并非速成学科,医者也不应是流水线产物!
对此,大家又是怎么看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www.jinnalai.com/jiaodian/746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