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L
编辑 | 梦清州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格力“铁娘子”董明珠的一句“我从不用海归”,直接将舆论给点燃了,紧接着新京报就站了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了董明珠的这一观点。
甚至在文章结尾直接给董明珠贴上了 “根深蒂固的偏见” 这样的标签。
另外一边胡锡进也发表文章称:董明珠女士应当作出道歉!
这一来二去,让大家都忍不住好奇,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董明珠语出惊人
董明珠在不少公开场合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她说:“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绝不用海归派,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
这话从董明珠的嘴里说出来,其实也不难理解他的出发点。
格力作为全球空调行业的佼佼者,掌握着不少领先技术,自然成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势力觊觎的对象。
董明珠一直把保护格力的技术安全视为重中之重。
在她看来,海归们在国外生活学习,接触的环境复杂,人际关系网也盘根错节,要想甄别出谁是真心为格力效力,谁可能暗藏不良企图,难度实在太大。
为了保险起见,干脆直接对海归关上大门,这确实是一种比较保守但能最大程度规避风险的做法。
而且格力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走自主培养人才的路线,也已经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
从国内高校招来的学生,从小接受的是本土文化的熏陶,有着土生土长的中国思维,在价值观上和格力的企业文化更合拍,能更好地融入到格力这个大家庭中。
再者说,现在出国留学的门槛确实降低了不少,只要家里经济条件允许,很多孩子都能出国深造。
这其中,也有不少在国内成绩不太理想,家长就把孩子送出国“镀金”的情况。
这些人虽说顶着个“海归”的名头回来了,但实际肚子里有多少真才实学,得打个问号。
董明珠可能也考虑到了这一点,觉得与其花大力气去筛选、培养这些真假难辨的海归,不如把精力都放在国内实实在在培养出来的人才身上。
新京报的仗义执言
对于董明珠的这份言论,新京报第一个站出来明目张胆的反对批评,甚至海专门发了文章,标题直接点名这样的言论背离常识。
新京报也承认,董明珠在用人理念中强调责任心和创造力,这一点是值得认可的。
但对于“不用海归派”这一说法,新京报可就没法苟同了,直言这是“根深蒂固的偏见”。
在新京报看来,董明珠说“海归里面有间谍”,这完全就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所有海归都给“污名化”了。
这种言论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就给海归这个群体强行贴上了负面标签,是对海归人员极大的不公平。
同时,胡锡进也表示自己认同董明珠个人风格和领导方式,但是讲话要有边界感,讲话直率不能当做挡箭牌,在这点上,董明珠应该作出道歉。
现在这个时代,海外人才培养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每年都有大量的高端海外人才选择回国发展,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在这样的情况下,董明珠的这种说法就显得格格不入了,甚至可以说是对海归群体的一种冒犯。
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可能存在的问题,就否定整个全体的价值和贡献。
偏见从何而来
董明珠和新京报这一来一回的交锋,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对人才任用的不同看法,而董明珠这种看似“偏见”的观点,也不是凭空产生的。
董明珠作为格力企业的掌舵人,对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有着绝对的责任,在她的认知里,保护企业核心技术是头等大事,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都要尽可能排除。
海归群体因为其留学背景,确实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董明珠眼中就是潜在的风险,所以她选择采取最直接的方式——不用海归,来规避风险。
这是她对于企业战略和安全考虑做出的决策,虽然有些极端,但也有其合理性。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间谍窃密事件时有发生,这让大家对一些身份特殊、背景复杂的人产生了警惕心理。
董明珠说海归里有间谍,可能也是受到了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不自觉地就对海归群体产生了偏见。
但是她却忽略了一点,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行为,就给整个群体定性,这种一偏概全的做法明显是不合理的。
另外,董明珠的这种观点,可能也和格力长期以来的发展模式有关。
格力一直专注于自主研发,在国内市场深耕细作,和国内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本土人才培养上尝到了甜头。
这种成功的经验让董明珠更加坚信本土人才的价值,而相对忽视了海归人才可能带来的国际化视野和先进理念。
理性对待人才
这场董明珠和新京报之间的争论,其实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人才人用的这件事情上,一定要保持客观和理性。
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能单纯地以地域、学历或者留学背景来划分界限。
海归有海归的优势,他们在国外接触到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有着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思路和活力。
而本土培养的人才,对国内市场和文化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和企业的价值观更容易契合,执行能力也更强。
应当对人才有着更全面的考察,而不是简单的因为一个标签就把某一类人才拒之门外。
结语
海归群体中,绝大多数人都是怀着一腔热忱回国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应该得到认可和尊重。
同样,我们在看待本土人才时,也不能盲目自大,要看到他们在国际化视野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鼓励他们不断学习和提升。
只有合理利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我们的社会和企业才能不断进步,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新京报2025-04-23——“绝不用海归派”,董明珠“间谍言论”背离常识 |新京报快评
界面新闻2025-04-23——“绝不用海归派”,董明珠强势人才理论再惹争议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