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的大街上,有时候会碰上个穿着黄色长袍、拖着长辫子的怪大叔,整天挂在嘴边的是自己是“多尔衮的第十代孙子”。要是你不了解情况,可能还会以为自己走错片场了,误打误撞碰到了古代皇帝在民间溜达呢。但你瞅瞅他平时的行为举止,又感觉他真的是在跟周围人炫耀,自己是皇室血脉的传人。
那么他到底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真的拥有皇室血脉吗?还是说,只是为了吸引大家注意,在街头装神弄鬼呢?
【幼时接受“贵族教育”,坚信其自命不凡】
听说,有个人叫周佑钱。你要是在大街上叫他这个名字,他可能都不会搭理你。为啥?因为他更喜欢别人叫他爱新觉罗·州迪,觉得这个名字更拉风。至于为啥他要用以前皇家的姓,那就得从他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说起了。
州迪记事起,就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跟小伙伴们大不一样。在他家,他不能跟其他小孩那样管亲爹叫“爸爸”或“父亲”,得尊称为“阿玛”。就连家里其他人,也都有一套专门的皇室叫法,这让小时候的他经常搞不清叔伯这些亲戚的称呼。等到该上学的年纪,本该背三字经、弟子规啥的,放学后他爸却非要让他背清朝那十二位皇帝的名儿、谥号,还有生卒年份。州迪那时候叛逆得很,压根不想记这些“老祖宗”的名字,于是常常瞅准爸妈不注意,嗖的一下就溜出书房玩去了。
可他万万没想到,对付他的顽皮,家里还有套专属于“贵族”的规矩。为了管教州迪,老爸精心设计了一套皇室规矩。比如,每天早上得比爸妈还早起床,等他们点头了,才能跪安问好;“吃饭”的时候也得讲规矩,不能狼吞虎咽,也不能边嚼边说。穿衣打扮上,他得像老祖宗那样留条长辫子。所以,州迪先去理发店整了个阴阳头,然后就开始留发,再也没剪过。晚上呢,得等爸妈都睡熟了,他才能上床,说是这样才能显出皇家的好品行······
他家里的装潢跟别家真的很不一样。一推开门,正对着的那面墙上,挂着高祖多尔衮的大画像,特别显眼。画像旁边,贴着一对金黄色的对联,闪闪发亮,看着就庄重有气势。为了显示自己是龙的后代,家里还挂上了大清的八旗。里面的家具全都是仿古的,书架啊、桌椅啊,还有脸盆、水桶这些,摆得那叫一个讲究。
就这样,小时候的州迪特别不喜欢那种生活方式。但日子久了,他也逐渐习惯了那种日子。
【着龙袍大闹车站,扬言将故宫“归还祖产”】
州迪总觉得自己和周围不太一样,但因为老爸管得严,他慢慢就觉得这可能就是真的。所以,他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了,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过了一阵子,他居然开始觉得自己身份“高贵”,挺得意的。这种感觉让他不再觉得自己是普通人,而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于是,他对身边的人也开始摆架子,不把别人和规矩当回事,也因此闹出了不少趣事。
头一次,州迪穿上龙袍打算坐火车去远方,但这身衣服行动起来真不方便,结果在路上磨蹭了好久。等他匆匆忙忙赶到车站,却发现想坐的那班车票早卖光了。火车眼看就要开,这可把“王爷”气坏了,他冲着售票窗口里面的售票员嚷嚷:“你这下人,还不快给我弄张票来!”这一嗓子把周围看热闹的人都吓了一跳,售票员瞧他不像开玩笑,也只能解释说车票得按座位来,没法临时补。
但一直过着优渥生活的爱新觉罗·州迪对此根本不当回事,他径直走到售票台,开始吓唬售票员,看那样子,好像真要把人家拖出去砍了。旁边的人,有的在看热闹,有的觉得很气愤,大家一起动手,把州迪拽进了警卫室。进了警卫室,州迪还是那副德行,不停地用“奴才”这类词骂人。值班的警察可不买他的账,直接掏出手铐,准备把他带走。一看到那闪闪发亮的手铐,自称“大清皇室后代”的州迪立马怂了,加上旁边人的劝说,这事最后也就算解决了。
爱新觉罗·州迪在那事后消停了一阵子,大家伙儿都琢磨着,这位“小皇上”总算是让人放心了。可谁成想,他暗地里把眼光瞄向了更大的地盘——紫禁城。
大家都清楚,故宫啊,以前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从明朝的朱棣皇帝到清朝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总共有二十四位皇上住在那儿。那儿留下了好多宝贝,都是历史的见证和皇家的老物件。州迪他就觉得,这些皇家的东西,那就是他的。国家要是用了他的东西,那就得还给他,得物归原主。
揣着这股子倔强劲儿,第二天一早,州迪就奔故宫去了。可谁承想,本想“串串门儿”的他,却碰上一档子难堪事儿——“我回自己家,他们竟然还要收我钱。”心里不服气的州迪,打算硬闯进去,把自己的东西要回来,结果连故宫的大门边儿都没摸着,就被门口的保安给轰了出来。
【坚定“不娶汉女”,为保血统疑娶满族表妹】
州迪从小接受的是“贵族式培养”,这让他对自己的皇室血脉深信不疑。所以,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自己定了个原则,那就是不娶汉族姑娘为妻,以此来维护他们家族血脉的纯净。
州迪得面对的现实是,找个真正有满清纯正血脉的媳妇可真不是件易事。眼瞅着就要过了适合成家的岁数,实在没法子了,有人给他介绍了位说有纯正满族血统的姑娘。这也算是州迪在车站闹事、故宫被赶之后,为数不多觉得心里舒坦和高兴的事儿了。他觉得吧,最关键的是得把家里那纯正的皇室血脉给传下去。
跟老婆在一起时,爱新觉罗·州迪学着他老爸的老规矩,很自然地定了一些特别的规定:他管老婆叫“福晋”,还自己动手给她挑了件跟她身份挺搭的、金灿灿的长袍,那颜色亮得晃眼。
他老婆的头饰、珠宝都挺复杂,全都是州迪一点儿一点儿挑出来的。所以在公园里溜达的人,老能瞅见他们俩穿着金黄色的袍子,一个喊“王爷”,一个应“福晋”,那情景比电视剧里的还像真的。
不过,关于他夫人的背景,说法挺多的,有的人还说,这位血统纯正的女士其实是州迪的满族远房亲戚。这事儿到底咋样,现在也查不清了,但州迪觉得,不管怎样,保证自己的血脉纯正,那可是最重要的事儿。
【贵族身份遭质疑,同族人竟无一认得】
当有个自称是“多尔衮第十代后人”的州迪开始受到大伙越来越多时,大家对他身份的怀疑也越来越多了。
广州满族研究协会的头儿汪宗猷介绍,长期住在广州的满族朋友,全都是八旗的后代,他们每个家族都有一本详细的家谱。这些家族关系紧密,好多都有血缘联系,所以大伙就一块儿搞了个满族研究协会。
州迪的事儿传得满城风雨,满研会也注意到了。州迪心里琢磨着,自己血统纯正,从小接受的贵族教育也是顶呱呱,肯定能把满族的光彩给传扬出去,让大家对满族高看一眼,心生敬意。但没想到,事情根本不按他想的来。他那一套,周围的人非但不买账,反而觉得他像个异类,心里头对他更加反感了。更逗的是,他本以为能给家族长脸,结果八旗族里愣是一个人都不认识他,这让他这个自认为是多尔衮后代的人,心里头别提多凉快了。
除了满族研究会不承认他的满族血脉,还有两个关键问题始终让州迪的身份难以确认。
根据真实的历史记录,多尔衮是在1612年出生的,然后在1650年去世。他这辈子只有一个女儿,根本没有儿子,所以说“多尔衮有十世孙”这事,根本站不住脚。有人对此表示怀疑,州迪就说,那是他过继了他兄弟的儿子当继承人,还说要拿家谱出来作证。
另外,满研会发现了一张州迪早些年发的卡片,上面有他的名字,原来他叫“毓迪”。在爱新觉罗家,辈分是这样排的:“载、溥、毓、恒”。可州迪以前老说自己是溥仪的堂弟。现在想想,他的辈分在溥仪后面,咋能跟溥仪称兄道弟呢?再说,州迪的汉姓是周,而在广州的爱新觉罗后代大多姓金,州迪的身份真是越来越让人起疑了。
【身穿龙袍至今日,褪去幻想方为真】
直到现在,网上还是时不时冒出州迪的一些新动静。这么多年下来,他那一身黄衣服和长辫子始终没变。现在大家都爱娱乐,一开始看到他还挺惊讶,不明白咋回事,现在也就当个热闹看了。但州迪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谁也猜不透。为了吸引眼球这么干,代价可不小,也许这就是州迪心里头一份纯真的信仰吧。
有网友深挖了州迪的成长故事,尝试解释他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小时候的州迪特别厌学,家里又总给他灌输高人一等的观念,让他觉得学习没用,以后有仆人伺候就行了。这种心态让他早早放弃了学业,光顾着享乐,也没学到啥真本事。虽然小时候他对老爸的教育方式挺不满,但长大后他慢慢发现,没学历没本事的自己,在社会上根本站不住脚。
让他找到一点点家的感觉的方法,就是回到他以前不屑一顾的那个“贵族身份”里。他看起来也慢慢接受了这事,用这种方式来躲开生活中碰上的那些不如意。
说白了,生活里头,咱每个人心底或许都藏着个“避风港”,那是个能让咱把面具摘掉,把重担放下的地儿。这个地方嘛,可能是家,可能是学校,也可能是让咱心里踏实、有归属感的地方。它就像个加油站,让咱能安心追梦,好好发展;可话说回来,它也有两面性。要是老窝在这儿,习惯了这儿的环境,陷得太深,那就容易丢了志向,变得懒散了。
州迪这家伙好像钻进了牛角尖,整天就琢磨着自己那高贵的血脉哪天能变成金山银山,让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就因为这念头,他这么多年一直活在自己编织的美梦里,无法自拔。
可能有一天,他会放下以前的固执,真正走进现实生活;又或者,他会像鲁迅写的孔乙己那样,一直没法放下心里的那份高傲。但最关键的是,这事儿得让大家好好琢磨琢磨,毕竟心里那个再美好的理想世界,也只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抓住现在,实实在在去做,这才是迈向成功该走的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