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叶海燕
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显示,近日,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J公司”)在美国注册的饺子外观专利,获准通过。
对此,律师表示,若中国在美国销售的饺子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可能触发美国关于专利权的规定。还有专业人士表示,CJ公司的饺子外观专利申请,想借此营销的成分更大。“有实力的商家可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专利无效,企业如果不想陷入侵权纠纷,最好还是规避使用这类形状”。
韩国CJ公司在美申请饺子外形专利
必品阁饺子属公司旗下品牌
4月16日,记者查询相关文件发现,饺子外观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23年2月24日,下证日期为2025年4月8日,注册人是CJCHEILJEDANGCORPORATION,Scau(KR)(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专利保护期限是15年。记者查阅发现,其申请的饺子外形,和我国的饺子高度相似。
公开信息显示,CJ公司是韩国的一家食品和生物企业,旗下有一款饺子品牌bibigo(必品阁),在我国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均有销售。
青枫(广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营企业海外的知识产权代理申请,16日封面新闻采访了市场总监钟健龙,他表示,从公示文件中可以看到,在美国申请饺子的外观专利时,是引用了韩国的专利优先权,即先在自己国家申请专利,再到国外申请专利。“CJ公司分别在日本、韩国、美国及世界产权组织都注册了名为‘饺子’的外观专利。”
该公司在多国注册饺子外观专利
律师提醒出海企业需规避侵权纠纷
饺子,又称为“扁食”“饺耳”“角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据考证,饺子的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滕国地区(今山东省滕州市境内),考古学家在该地区的墓葬中发现了可能是最早的饺子实物证据。在重庆市忠县的一处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古墓中,出土的庖厨俑清楚描绘了古代厨师精心制作花边饺子的情景。
饺子外观该专利的申请引发了国内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表示该韩国企业用法律手段,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占为己有”。还有人提问“在美国开中餐馆卖饺子算不算侵权?”“我国食品企业出口饺子到美国算不算侵权呢?”
对此,封面新闻记者咨询了钟健龙和四川分忧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仁根律师。
王仁根:韩国企业在美国获得的饺子外观设计专利,其权利要求书明确限定了14—16道顺时针螺旋褶皱、底部平坦、顶部隆起的半圆形面皮等核心特征,并附以毫米级精度的3D建模图。从法律形式上看,若中国在美国销售的饺子完全符合上述特征,可能触发美国关于专利权的规定。
钟健龙:CJ公司的饺子外观专利申请,更多的属于营销噱头,实际广告效应远超设计的价值。“侵权风险较小,美国专利强调新颖性和创造性,这两者他都不兼备。我们几千年的文化,能捏出的饺子形状无穷无尽,只要提供早一年的在先证据,就可以无效掉对方的专利。”
钟健龙提醒:由于美国诉讼处理成本较高,一旦陷入侵权纠纷,律师费成本可能要数万美金。“有实力的商家可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他的专利无效。小企业若不想陷入侵权纠纷,最好还是避免使用这类形状。”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出海企业如何规避陷入知识产权纠纷?
钟健龙建议,出口企业要保留好自己的产品设计底稿,使用证据等。“有条件的可以登记个中国版权,费用成本也不会太高。同时需要注意,目前国外有很多品牌针对外贸、跨境电商商家进行围剿诉讼,索取高额赔偿。企业主们出海之前最好还是做好知产检索,避免陷入这类纠纷。”
王仁根律师表示:“面对这一类的文化掠夺,我们需要提高警惕。韩国饺子专利事件暴露了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在应对传统文化保护时的严重缺陷。中国企业需以‘法律精准防御+文化主动输出’应对挑战,同时推动全球规则重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3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