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余承东喊出“开车睡觉”,“到站叫醒”!比亚迪智驾被逼到墙角?


余承东一句"开车睡觉",彻底点燃了L3智驾的狂欢。华为乾崑智驾ADS 4.0的落地,让"到站叫醒"不再是科幻桥段,而是即将上路的现实。但在这片欢呼声中,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却显得异常沉默。同样是智驾第一梯队,比亚迪为何不接招?


华为的L3底气,来自技术堆料与数据沉淀。192线激光雷达、端到端大模型、日均千万公里的训练数据,让余承东敢喊出"睡觉自由"。反观比亚迪的"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84TOPS算力,仅支持高速NOA,城市领航还得加钱选装。这种"分级营销"被业内调侃为"高阶智驾,低配体验"。


比亚迪的杀手锏是成本,而非技术高度。凭借年销427万辆的规模效应,比亚迪能把智驾硬件压到3000元一套,让10万级车型也能蹭上"智驾"标签。但安全冗余的妥协显而易见——暴雨天摄像头失灵、静态障碍识别率跳水,这些纯视觉方案的硬伤,比亚迪至今没给出完美解决方案。


行业共识正在分裂。华为走的是"安全冗余优先"的精英路线,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堆出L3;比亚迪则选择"成本优先"的普惠策略,用数据迭代弥补硬件短板。两种路线本无对错,但当余承东抛出"睡觉自由"的诱饵时,消费者对智驾的期待已被拔高到新维度。


更残酷的现实是法规落差。 华为L3已通过认证,事故责任明确归属车企;比亚迪的"天神之眼"仍属L2++,出事还得车主背锅。这种本质区别,让"全民智驾"的口号显得苍白——如果连责任都不敢承担,何谈技术平权?


市场用脚投票的时代来了。 2025年NOA渗透率预计突破20%,但消费者要的不是营销话术,而是实打实的"放手"体验。比亚迪若继续用低配方案打高端概念,迟早会被看穿底牌。毕竟,智驾的终极目标不是"人人能用",而是"人人敢用"。


留给比亚迪的时间不多了。 当华为把L3装进百万级尊界,小鹏、长安的准L3也在虎视眈眈,比亚迪的"数据霸权"故事还能讲多久?或许王传福该学学余承东,少谈些"平权",多秀点真功夫。


你更倾向华为的"高精尖"路线,还是比亚迪的"低成本普惠"?

敢在比亚迪智驾车里睡觉的,评论区举个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286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