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小米是组装厂,而不说 OPPO/vivo 是组装厂?网上很多人一提到小米就说组装厂没技术,为什么就没啥人说ov这两家?一样用的是高通芯片,安卓系统,索尼传感器,三星屏幕。这些所谓组装厂用的东西,ov不也是一样用吗?虽然ov专利比小米多,但是小米也不少。ov有自研影像芯片,小米也有,12pro还搭载了自研充电芯片。雷军说未来5年研发投1000亿还有股权激励,我觉得这在国内民企也一点不低。肯定不比ov这两家研发差太多,但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说小米就是一组装厂?是不是因为刻板印象啊?
可能是因为OPPO和vivo的营销路线和小米走的不一样,早期的OPPO和vivo主要做线下营销、广告营销、明星代言、综艺赞助。也没有突出的IP人物,两位老板都比较低调!但小米一直来对于技术宣传比较多,而且也喜欢对比华为和苹果的技术,也喜欢PK!
不过OPPO和vivo一直来好像并没有太在乎,但到在乎的时候,vivo和OPPO都已经从内在补课完成了,已经有了很强的技术了!
所以等到OPPO和vivo开始宣传技术的时候,相关的技术能力已经跟上了,而且宣传的还是自家的技术,自家联合相机厂商、芯片厂商、自研系统、自研电池等方面的技术!
但小米不一样,小米早期喜欢给自己手机堆料,小米对于高通、三星、索尼、联发科的宣传是尽心尽力的,而且还用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PK过苹果、PK过麒麟芯片!因为小米这个野生销售员,让高通的旗舰芯片、索尼的影像、三星的屏幕在中国很有名气!
这就让大家印象里面就感觉,他们是这些企业的组装公司,何况听说小米和高通还存在投资和被投资关系,这就一下子容易让大家觉得是组装厂!
不过这几年小米在自研方面也很强,联合研发影像、研发电池、研发芯片、研发汽车。还自建工厂。也逐渐开始弱化对于高通骁龙芯片的宣传,在影像、屏幕等方面都开始在拥抱中国产业,宣传国产屏、国产镜头。也起到了很强的带动性!
早期有很多人会说OPPO和vivo高价低配,有钱广告多,喜欢找代言,三四线县城下沉市场非常厉害,在门店喜欢送礼物等标签印象。也不怎么喜欢开发布会,很多时候就是发新品。也就是后来这几年他们才开始召开发布会!
所以大家也不会有想法去攻击他们是组装厂,因为没有必要,因为他们早期也没有强调自研。也没有和一些有技术实力的企业进行PK,所以没有树敌,也没有引起网友热议,自然就很平稳了!
小米早期喜欢高调开打技术牌产生的因素,小米从十年前就开始喊"自研芯片",2017年澎湃S1芯片发布时声势浩大,但实际用起来效果一般。后来每次发布会都在强调"首发高通骁龙""三星顶级屏幕",虽然能快速吸引眼球,但也给人留下了"靠供应商技术撑场面"的印象。就像班里有个同学天天炫耀自己买了最新款文具,但考试分数却和用普通文具的同学差不多。
而OPPO、vivo:闷声干大事,OV两家早年根本不提"自研",广告上全是明星代言和"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其实他们早就在东莞盖研究院、和索尼三星搞联合实验室,偷偷研发快充、拍照算法这些实用技术。等2019年华为被制裁后,突然掏出马里亚纳芯片、微云台防抖这些"黑科技",给人一种"原来你深藏不露"的惊喜感。
小米:把供应商当广告牌,小米喜欢把"高通骁龙8Gen3""索尼IMX989传感器"这些零件名直接写在手机脑门上,好处是让消费者觉得"用料扎实",副作用就是大家记住的全是别人家的技术。就像拼乐高时把每个零件包装袋都展示出来,反而让人忽略了拼装的手艺。
OV:和供应商搞"深度合作",OV和索尼定制IMX766传感器、和哈苏联合调教相机色彩,对外宣传时重点说"我们共同研发了XX技术"。这招既保证了零件供应,又把功劳算在自己头上。相当于和学霸组队做项目,最后汇报时说"这是我们团队的研究成果"。
最关键的是小米撞上"技术敏感期",2018年华为被制裁后,全民开始关注"核心技术自主"。这时候小米还在宣传"美国高通芯片+德国徕卡镜头",虽然用了自研充电芯片和系统优化,但大家更在意的是"芯片是不是自己的"。就像疫情期间大家都在囤菜,你家冰箱里却摆满进口食品,难免被人说"不支持本地菜农"。
而OV抓住"体验为王"的转折点,当大家看腻了参数比拼,OV开始宣传"拍视频像电影大片""充电5分钟刷剧3小时"这些实际体验。把120W快充说成"刷牙时间充满电",把自研芯片包装成"拍娃不模糊神器",让技术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这种打法既避开了"组装厂"的争议,又迎合了普通人"别和我讲参数,直接说有啥用"的心理。
小米:极客圈的反噬,早期"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培养了一群懂参数的粉丝,结果大家发现跑分数据靠的是高通芯片,拍照效果依赖索尼传感器,自然觉得"原来你也是靠外援"。就像追星时以为偶像全靠实力,后来发现是百万调音师的功劳,难免有落差。
OV:从"厂妹机"逆袭,过去OV被吐槽"高价低配",反而没人用"组装厂"骂他们——因为大家默认他们就是卖外观和广告的。等他们突然掏出真技术时,舆论反而觉得"原来你这么努力"。好比学渣默默复习三年,高考突然考进985,立刻变身励志典型。
未来怎么破局?小米要兑现"千亿研发"的承诺,光说投入1000亿不够,得拿出像华为麒麟芯片、苹果A系列那样让人服气的技术。比如澎湃芯片能真正和高通扳手腕,或是搞出米家生态的独家标准。否则再多的"联合研发",在大家眼里还是"高级组装"。OV警惕"技术拼盘"陷阱。现在马里亚纳芯片、哈苏影像、蔡司镜头单看都不错,但得让消费者觉得"这些技术组合起来只有OV能做到"。否则可能变成"火锅店既卖寿司又做披萨",花样多却记不住招牌菜。
说到底,手机行业的竞争早已不是比谁零件堆得狠,而是看谁能把技术变成用户离不开的体验。就像做菜一样,顶级食材很重要,但最终让人记住的,还是厨师独有的味道。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