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非必要不出行!华北将现罕见大风,强度或可吹翻路边电动车

4月10日,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较强冷空气影响,11日至12日我国中东部将出现强风、沙尘、降温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南都记者注意到,9日,北京召开大风天气防范应对部署会议,“确保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全国大风预报图。

中央气象台表示,11日至12日,西北地区、内蒙古、华北、黄淮、江汉、江淮、东北地区南部、江南东北部及东部海域将有5-7级偏北风,阵风8-10级,其中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华北、黄淮东部、东部海域阵风风力可达9-11级,局地12-13级,华北、黄淮东部局地风力将突破4月历史同期极值。13日,内蒙古中东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仍有5-7级偏北风,阵风8-10级,局地11-12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提示,此次大风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风力强、致灾风险高等特点,需加强防范。

13级的阵风是什么概念?马学款举例称,可以吹断直径达到30cm左右的树木,吹倒一些广告牌、简易的搭建物,路边的电动车、自行车等一些轻型的车辆也有可能会被吹翻。他也指出,并不是说华北地区普遍会出现12级到13级的极端大风,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像山区等一些具有狭管效应的区域或山口。

为何今年春季大风天气如此频繁?马学款解释称,事实上,我国一年四季都会受到大风天气影响,其中,春季出现大风的概率最高。风是空气从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的,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春季是大气环流调整的季节,冷暖空气激烈对峙,产生很强的气压梯度,从而极易产生大风。在一些山口以及城市楼宇之间受“狭管效应”影响,致灾性比较强。

南都记者注意到,9日下午,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主持召开大风天气防范应对部署会议。他强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防范意识,压紧压实各方责任链条,全力抓好此次大风天气应对防范工作,确保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平稳有序。

殷勇强调,要着重抓好气象形势研判和预报预警,密切跟踪本轮大风天气过程,提升天气服务及时、准确能力,不断动态滚动更新天气预报和提示信息,尽早提前发布预警信号。要根据预警信号级别,对照应急预案,主动提前响应,充分考虑本地区本行业各类极端场景情况,做足防范应对准备,把森林防火、城市运行、房屋安全、交通出行、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有效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10日,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停止户外有组织的体育或集会活动,中小学、幼儿园、相关培训机构停止户外活动。公众避免露天活动,严禁一切室外用火行为。非必要不出行,车辆和人员不在高大建筑物、广告牌、临时搭建物或大树的下方停留。停止一切室外施工作业和游乐活动。

采写:南都记者周敏萱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20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