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小米3死事故后续:省公安厅表态,龙门架摄像头或拍下关键细节

“智驾应该强调的是辅助二字,而不是对智能二字吹得天花乱坠”对此有专家称一些车企在宣传车辆智驾方面的时候存在很大的误区。宣传车辆的时候应该着重强调车辆的安全性,而不是去强调车辆的外观、座椅、智驾等等噱头。

澎湃新闻4月3日报道,从安徽省公安厅交管总队了解到,关于“小米汽车高速发生事故三人死亡”的事件,省公安厅交管总队正在指导地方公安机关进行事故调查,目前事故还在处理中。

事故发生在安徽铜陵的高速公路上,铜陵公安已经着手调查这起事故。中国蓝新闻也提醒大家,在弄清真相之前,希望大家不要随便猜测事故原因。

已有媒体对事发前三分钟的路段进行了回访。从凤凰网公布的细节看,当时的女司机可能没有意识到前方的危险。

小米公布的行车数据显示,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智能驾驶系统曾多次发出提醒,但驾驶员似乎没怎么注意路况,等到快要撞上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凤凰网的记者实地重走了事故发生的那段高速,发现了一些线索。

从他们拍摄的视频里可以看到,事故地点前三公里有个龙门架,上面挂着一个大电子屏,上面写着“前方施工,半幅双向通行”的提示。

再往前开一点,路两旁还有减速的标识。但不清楚为什么当时车辆在智驾模式下没能及时识别这些信息,具体原因还得等调查结果出来才能明确。

从记者公布的视频中我们能看到,不仅有个大电子屏幕提示前方施工,道路两旁还有阶梯式的减速限速标志。有细心的网友注意到了一个细节——一个龙门架上的摄像头。

这个摄像头本来是用来抓拍和监控高速路上的车况的。网友们在想,事发前那辆事故车曾经经过这个摄像头,那么摄像头的拍摄清晰度应该能记录下驾驶员当时的一些关键行为。如果真的记录下来了,这些画面对正在进行的调查肯定会有帮助。

小米公布的行车数据里显示,事故发生前车主是开启了智驾模式的。很多网友觉得智驾系统已经尽力了,系统中有多次提醒驾驶员注意集中驾驶,还有手脱方向盘的预警。

至于遇难者家属在网上质疑为什么车门打不开,实际上在最终的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还真说不清楚。不过,有现场救援者表示,在他帮助救出后座女孩时,是用工具砸碎挡风玻璃才把人救出来的。现在网络上的讨论热烈极了,各种消息飞来飞去的,这次车祸可能是史上关注度最高的一次了。

龙门架上的监控摄像头意外地成了关键线索。这个本来用来抓拍超速的设备,可能记录下了车辆通过时驾驶员的状态。网友们推测,如果摄像头拍到了驾驶员是不是在握方向盘,中控屏是不是亮着的等细节,这些都可能直接影响到事故责任的判定。

车祸中主驾驶的女孩子在社交媒体上曾经点赞过不少智能汽车的测评视频,她的职业也和科技行业相关。而副驾驶的遇难者和她的男友恋爱七年,原本计划年底订婚。这些零散的生活片段,因为这场事故突然中断,也反映出公众对智能驾驶技术的复杂感受——既期待能够解放双手,又害怕失去控制的风险。

对此,小米公司表示,虽然事故具体原因还不清楚,但公司没有逃避责任。小米创始人雷军亲自发声,承诺将全力配合警方的调查,并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同时,事故中一名遇难者的母亲在社交媒体上删掉了所有与事故相关的帖子,并把自己的账号设为私密,这种做法让人感到复杂而深思。而另一名遇难者的男友选择了对媒体保持沉默,他表示现在只想把女友的遗体带回家,不想再和其他人有任何争执。

大众对智能驾驶系统的看法还是挺谨慎的,大家普遍认为,车还是得自己开,把方向盘握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全。

驾驶员女孩的妈妈曾经提到,她女儿非常推崇智驾系统,她也劝过女儿不要太依赖智驾。但女儿那时候还反驳她,觉得智驾很可靠。

但实际上,像小米SU7这种车在国家自动化驾驶分级标准中只是L2级别,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也是这个级别,这属于组合驾驶辅助。也就是说,智驾系统更多的是起到一个辅助的角色,真正重要的还是人要亲自操作驾驶。

所以,大家还是不要过分依赖智驾,要把它当做是一种辅助工具,用来提升驾驶体验,但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

事故中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专家严肃地澄清了一点:智能驾驶系统只是一种辅助驾驶技术,并不是真正的全自动驾驶。当汽车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时,驾驶员必须随时保持警觉,以便随时可以接手控制车辆。专家指出,目前的技术还没达到完全自动化的水平,驾驶员还是需要对自己的驾驶行为负责,不能把责任全推给技术。

至于车辆起火的原因,有些网友猜测可能是电池自燃。但专家表示,火灾是由车辆撞上护栏后引发的外部火源,而非电池自燃。

甚至还要查一下,在事故发生前的最后一分钟,驾驶员是否在忙于聊天。如果驾驶员在开车时分心聊天,这可能就是导致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小米SU7车里装了一个摄像头,主要用来监控驾驶员开车时是否专心。小米之前也保证过,不会处理或传播这摄像头拍到的内容。

但为了这次事故调查,这个摄像头记录的视频也会被作为证据提交给调查组。通过这段视频,调查人员能够确认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有没有因为回微信而双手离开方向盘。

其实雷军早在发布视频时就已经提到过,智能驾驶只是辅助驾驶,驾驶员的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要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导致因为依赖智驾系统而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

2025年4月5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国家应急管理部就小米SU7事故发布声明,强调驾驶员必须一直握住方向盘。

小米SU7事故导致三名年轻女生不幸去世,我们为这场悲剧感到非常难过,同时也需要反思一下,公众对车辆智能驾驶功能的理解存在偏差。

去年问界M7追尾洒水车导致三个人死亡,这个更离谱的是车竟然没能识别到洒水车。正前方都没法触发刹车吗?所以现在来说,任何一款车都不完美,都可能会有问题……关键还是人开车,而不是车完全自动驾驶。大家开车时还是不要太依赖智能驾驶。

[免责声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4128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