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空很蓝"成为踩踏他人百万豪车的理由,当"不想被欺负"变成拒绝赔偿的借口,这场荒诞纠纷揭开当代青年教育的深层隐痛...
在安徽某高校附近,四名00后大学生为拍摄"天空之境"主题照片,竟将一辆停放在路边的豪华轿车当作拍摄道具。监控视频显示,四人轮番爬上引擎盖和车顶,摆出各种造型持续拍摄近半小时。经专业机构检测,车顶覆盖件严重变形,漆面大面积划伤,最终定损金额高达9505元!
车主王先生(化名)向记者展示行车记录仪画面时仍难掩愤怒:"车顶凹陷得像被陨石砸过,这些孩子居然说只是'轻轻踩了一下'"。更令人震惊的是,涉事学生在派出所竟称:"我们不是任人欺负的软柿子!"
对话实录
学生代表:"我们追求艺术创作有错吗?当时晚霞特别美,车顶是最佳取景角度..."
民警:"所以你们就选择损害他人财产来实现艺术?"
学生突然激动:"凭什么要赔近万元?这明显是讹诈!我们学生党哪来这么多钱?"
车主冷笑:"我的行车记录仪显示,你们四个人总共踩踏了23次,其中两人还穿着带铆钉的鞋子"
荒诞金句盘点
"天空蓝得让人忍不住想创作"
"车漆划痕说不定是之前就有的"
"大学生就该被社会欺负吗?"
"车主开豪车还在乎这点小钱?"
他们踩中的是刑法雷区,《刑法》275条三连暴击,损失超5000元即构成"数额较大"(本案9505元已翻倍),3人以上共同作案(精准踩中4人团伙要件),公共场合实施(路边停车位属公共场所)。车主若启动保险代位追偿,涉事学生将面临:保险公司全额索赔9505元、民事诉讼记录永久存档、可能追加20%滞纳金、影响未来贷款、考公、留学。
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涉事车辆市场价超80万元,若触发豪车特殊赔偿条款,损失可能翻倍;车顶结构损伤可能影响整车安全性,存在后续索赔风险;学生手机相册存有数百张踩车照片,成关键电子证据。
在调解现场,车主王先生透露心路历程:"看着他们稚嫩的脸,想到自己刚毕业的儿子"。但学生方态度激化矛盾:拒绝签署分期赔偿协议、在社交媒体发帖"曝光黑心车主"、声称要联系媒体"揭露行业潜规则"。
网友神评论集锦:"天空:这锅我不背!"/"建议开设《基础物理课》,教教车顶承重知识"/"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建议赔偿金换算成食堂饭卡充值"。
教育专家指出三大病灶,物权意识缺失:63%大学生不清楚"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责任转嫁思维:涉事学生经典话术"要不是...我们也不会..."。维权认知错乱:将合理索赔等同于"欺负弱势群体"。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近三年"大学生毁损财物案"年均增长47%,86%的案件起因于"拍摄社交平台素材",71%的涉事学生家庭存在过度溺爱现象。
"社交媒体时代,很多年轻人患上了'场景饥渴症'——为获取关注度不择手段制造拍摄场景,这种行为正在演变为新型社会公害",例如:南京情侣为拍婚纱照划伤兰博基尼,赔偿26万元、成都网红团队强闯私人宅院拍摄,被警犬追击跌落水池、西安大学生为毕设偷拆古建筑砖块,面临文物犯罪指控。
“那么谁来为青春的任性买单呢?”,这不得不引起反思,据不完全统计,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仍在使用2001年版案例,74%的大学生法律通识课由非专业教师兼任,"校园普法宣传"预算年均不足5000元/校。
这场价值9500元的荒唐剧,撕开了多个维度的社会真相:当文艺情怀逾越法律边界,当个性张扬变成损人利己,当高等教育难塑基本素养——我们不得不思考,究竟是谁在纵容这些"穿着学士服的巨婴"?
车主王先生最终选择再给一周和解期,但强调:"宽容不是纵容,如果继续逃避责任,我将启动法律程序"。而四位主角的最新动态显示,他们仍在社交媒体分享着其他"创意大片"...
如果你是车主会怎么做?[给机会改过自新] [坚决法律维权] [要求公开道歉+赔偿]
"该不该为大学生设置法律素养学分?"你怎么认为,欢迎评论区热议!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39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