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社会焦点

哪吒从清秀的小英雄,变成狰狞的小妖怪,全民进入审丑的时代了?

文|灰狼

还记得1979年上影厂的《哪吒闹海》吗?

这部戛纳参展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真是火遍全国,拿了一大堆奖,当年我们脑海里的哪吒,就是这版最有代表性。

头上戴着乾坤圈,身上披着混天绫,手里拿着火尖枪,脚下蹬着风火轮,这个清秀倔强的男孩每次亮相都帅得不行。

龙王为非作歹、欺压百姓,哪吒二话不说就冲出去跟他斗,一点不带怵的。

无论是他清秀的面容,还是一身威风凛凛的装束,或是对抗恶势力时的勇敢决绝,都让观众印象深刻,成了大家心中永远的英雄符号。

那么,最近颠覆传统的哪吒形象究竟是如何诞生的?

形象的颠覆

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里的哪吒形象,和以前大家熟悉的那个哪吒真是天差地别。

眼睛底下挂着重重的黑眼圈,就跟连续熬了好几天通宵一样,那口牙也是东一颗西一颗参差不齐的,笑起来嘴还歪着,一脸痞气,哪还有半点当年那个俊秀少年的影子。

这个反差太大了,和我们从小看到的那个干净利落、侠义心肠的哪吒判若两人。

但偏偏这么个“丑化”的形象,在市场上却红得发紫,票房口碑双丰收。

可这事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说这是在故意丑化传统形象,是在带坏审美,也有人说这是在迎合当下的“丑萌”审美。

大家都在担心,现在的审美是不是在往回走,特别是对传统形象的这种颠覆性创新,会不会带偏了年轻人的审美观。

问题是这种改变到底是在推动创新还是在迎合低俗,对下一代的审美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

哪吒形象的演变背后又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文化密码和社会变迁因素?

哪吒形象的历史演变

哪吒的形象从古至今一直在变化,说到这个前前后后还真挺有意思的。

据说,最开始他是印度佛教里的那罗鸠婆,一个千手千臂的威严护法神,后来跟着佛教传到中国,就被本土文化给改造了。

到了唐朝,他摇身一变成了毗沙门天王的第三个儿子,那个高高在上的神仙范儿也淡了,变得接地气多了。

宋朝时期更有意思,给他加了个“剔骨还父、析肉还母”的戏码,一下子就成了个叛逆少年的代表。

元明两代算是给哪吒的形象定了型,元代戏曲里把他演成叛逆小子,《西游记》里又给他加了三头六臂的设定。

《封神演义》更是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机灵又勇敢、特别有正义感的少年英雄。

到了清朝,民间艺术家们把他越画越萌,越来越像个调皮的孩子。

现代这些年更有意思,1979年那个《哪吒闹海》简直成了经典,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敢于反抗、不畏强权的英雄形象。

前两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又把他玩出了新花样,搞了个“魔丸转世”的设定,长得丑萌丑萌的,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劲儿。

从最早那个威严的护法神,到现在这个叛逆又可爱的魔童,哪吒的形象变化还真不小。

不过仔细想想也挺正常,毕竟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英雄形象。

审丑潮流

这些年亚文化圈子越来越多,哪吒也成了他们的宠儿。

当年那个天真可爱、乖巧听话的三太子早就变了样,现在是又帅又叛逆的形象,反差萌十足。

年轻人就喜欢这调调,走个性风,就是要跟传统的来个反着干。

说到审丑文化,背后也是有原因的。

现在大家压力都不小,工作生活节奏快,需要点新鲜刺激来减压,网络这么发达,一个搞怪视频分分钟传遍全网,那些网红们自然也赶这个潮流,越奇葩越吸睛。

比如某短视频上那些故意扮丑卖萌的,虽然看着尴尬,但播放量和评论就是蹭蹭往上涨。

不过这事儿对年轻人的影响还真不小,现在的00后、10后,正是价值观还没定型的年纪,天天被这些“丑萌”文化轰炸,久而久之审美也容易跑偏。

有些孩子,模仿起网红来比谁更怪异,完全忘了提升自己内在修养才是正经事。

这种风气确实挺让人担心的,毕竟一个人的审美和品味,往往也反映出他的价值取向。

这种审丑之风究竟还会蔓延到何种程度?又将如何收场?

审丑时代

你看现在的网络平台,为了博眼球圈流量,什么招都使出来了。

哪吒这个经典形象被毁得不成样子就算了,更离谱的是好多网红在那疯狂炒作,跟猪抢饭吃、跳进铁锅当食材,甚至还有专门扮丑搞怪的,怎么丑怎么来,比谁更土味奇葩。

这些内容爆了后,马上就掀起一波网红跟风,把审丑当成了一种潮流。

有的时候真是服了这帮人,为了几个点击量什么下限都不要了,传统的东西全给糟蹋完了。

最倒霉的还是那些未成年人,看多了这些怪异的东西,都不知道美丑标准在哪了。

前两天还看到几个小孩在那学网红自拍,夸张的表情,搞怪的动作,一看就是沉迷于这些内容。

这么下去,都不敢想象这些孩子以后的审美会成什么样。

原本那些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经典形象,现在却被玩坏了,被狗尾续貂一样的山寨内容取代。

当代小孩的三观要是被带歪了,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个问题真的值得重视。

这种变化会对我们的文化传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文化的变迁

这几年哪吒形象的演变,反映出当下人们审美观的转变。

从《哪吒之魔童降世》到“国风哪吒”再到近期的“大眼萌哪吒”,形象变化很大。

有人欣赏,也有人吐槽,但关键是哪吒身上的勇敢无惧、正义担当的精神不能丢。

现在的审美很浮躁,追求眼球效应。

像某短视频上动不动就美颜滤镜拉满,整容脸千人一面。这种肤浅的审美观点一度影响了哪吒的新形象塑造。

但其实哪吒的魅力不在外表,而在于他敢于担当、勇于反抗的精神品格。

哪吒新形象可以创新,但得有底线。

比如通过展现他的成长经历、内心挣扎来塑造角色,用现代审美表达传统精神。

而不是一味迎合网红脸审美,把哪吒变成网红玩偶。

现在的社会,大家都该提高点审美素养。不能盲目跟风,今天说谁好看就追捧谁。

媒体要多宣传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观,学校家庭也要加强美育教育,让孩子从小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欣赏真善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3075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