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曾几何时,苏泊尔几乎是国内炊具的代名词。
但如今,它却股价持续下跌,市值蒸发近300亿,消费者投诉不断。
面对这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发问,苏泊尔究竟怎么了?还能重回巅峰吗?
信源:股价重挫,市值蒸发超300亿,国货之光苏泊尔遭遇“中年危机”? 澎湃新闻 2022-08-15
苏泊尔崛起之路
上世纪80年代,苏增福担任玉环县压力锅配件厂厂长期间,敏锐地察觉到压力锅市场的巨大潜力。
他先是与当时行业龙头沈阳双喜合作,为其生产配件,积累了宝贵的生产经验和市场认知。
然而,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代工厂”,他深知,拥有自主品牌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1989年,苏增福顶着压力,自筹资金引进先进生产线,开始生产整锅。
然而,由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苏泊尔的发展举步维艰,只能继续为双喜贴牌生产。
直到1992年,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春风吹来,苏泊尔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苏增福抓住机遇,推出了自主品牌“玉环双喜”,并在市场上迅速站稳脚跟。
但好景不长,1994年,由于新国标的出台和与双喜的合作破裂,他被迫放弃“玉环双喜”品牌,重新创立“苏泊尔”品牌。
这次变故,反而成为了苏泊尔崛起的转折点,苏增福痛定思痛,决心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民族品牌。
他严格遵循新国标,对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并推出“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市场营销策略,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在那个炊具行业乱象丛生的年代,苏泊尔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创新的营销手段,脱颖而出。
1996年,苏泊尔压力锅年销量达400万口之多,市场占有率逾40%,一举超越沈阳双喜,成为新的“锅王”。
2004年,苏泊尔成功上市,成为中国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其营收和净利润都达到了历史新高,一时风头无两。
苏泊尔上市后,并未停下发展的脚步,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苏泊尔也感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压力。
战略的抉择
2002年,韩国最大炊具企业南鲜集团的破产,给苏增福敲响了警钟。
他意识到,小家电行业竞争激烈,技术更新换代快,企业必须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苏增福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将苏泊尔卖给法国SEB集团。
SEB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炊具和小家电制造商,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技术。
苏增福认为,与SEB合作,可以借助其全球销售网络和技术优势,将苏泊尔推向国际市场。
2008年,SEB集团正式控股苏泊尔,在SEB的加持下,苏泊尔的市值一度高达700亿元,产品销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被收购后的苏泊尔,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苏泊尔对SEB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自主创新能力逐渐削弱,SEB作为控股方,对苏泊尔的战略方向和产品研发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这导致苏泊尔的产品研发方向逐渐偏向SEB的全球战略,而对国内市场的需求关注不足。
同时,苏泊尔在研发投入上的力度明显下降,2019年至2023年,苏泊尔的销售费用始终远高于研发费用。
即使在销售费用最低的2021年,其数额依然是研发费用的4.24倍。
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现象,直接导致了苏泊尔产品创新乏力,产品同质化严重。
与同行业的其他品牌相比,苏泊尔的研发投入占比也明显偏低,例如2024年苏泊尔的研发费用占比仅为1.98%,远低于新宝股份的3.54%和小熊电器的4.84%。
最终研发投入的不足,反映在了产品质量上。
信源:吓人!苏泊尔燃气灶突然自爆!大众网 2023-09-28
信任危机
近年来,关于苏泊尔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不断增多。
从不粘锅涂层脱落到热水器爆炸,从电热水壶漏电到售后服务不到位,消费者对苏泊尔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越来越不满意。
2024年年末一个月内,苏泊尔在12345平台的投诉量环比增长高达103.45%,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量更是多达1926条。
曾经,“苏泊尔”三个字代表着品质和信赖,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质疑苏泊尔的产品质量,甚至对这个曾经的“国货之光”产生了失望情绪。
这种信任危机,对苏泊尔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除了内部问题,苏泊尔还面临着外部竞争的巨大压力,随着国内小家电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品牌涌现出来。
这些品牌凭借年轻化的设计、创新的功能和线上营销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对苏泊尔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例如,九阳和美的等品牌,就通过精准的线上营销和不断推出的新品,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
他们更注重用户体验,更善于利用互联网进行品牌推广,更愿意在产品研发上投入资源。
相比之下,苏泊尔在这些方面显得有些迟钝和保守。
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对产品的要求也更高,仅仅依靠过去的品牌积累和线下渠道,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苏泊尔需要积极拥抱新的市场变化,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信源:质量问题多次被点名!“国货之光”苏泊尔,躲不过“中年危机” 新浪财经2023-06-27
笔者认为
苏泊尔的故事,真是一个大写的“可惜”!从当年的行业老大,到现在这样,真是让人唏嘘。
不过话说回来,大家觉得苏泊尔还有救吗?它还能回到以前的辉煌吗?或者你觉得它已经凉凉了?都来聊聊你的看法吧!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203304862@qq.com
本文链接:https://jinnalai.com/jiaodian/729701.html